简介:本文追溯未成年人刑责减免观念与制度的历史、当代实践、困境及化解之道。首先,自周代已降中国一贯采取"德主刑辅"的社会控制。其中,青少年刑罚减免原则便是教化为主刑罚为辅的表现之一。传统时代青少年越轨者虽可减免国之罚,但不免于乡治之"礼法"。其次,当前中国处于转型期,一方面,基层空心化甚至暴力化导致价值失范与教化缺位,另一方面,提前身体成熟的青少年往往不得教养而趋暴力化。若不顾当前价值失范期教化缺失的实情,却继续听任青少年犯罪者仅凭年幼而几近无条件免于处罚,无异于养虎遗患。当然,也需谨防不教而诛。最后,化解之道在于:从人性流品不齐与教化重建看,宜教与罚并行不悖;差异对待,先教而后罚,加强家庭、学校的教化与社区纠错功能等;不迷信教化万能,对不可教化者待之以刑。
简介:潘光旦认为,对于治理而言人才比物质、制度等更重要。近代以来乡治的最主要问题在于农村大学生外溢所致的地方人才匮乏。这与现代教育所致的农村人才外溢到城市有关:一方面,现代教育在内容上一反传统儒家的基于孝而维系家族或乡村的宗旨,这表现为儒家知识式微及地方性知识退场,另一面是教育的城市中心主义,表现为教育个人主义或国家主义。在资源与制度城市中心格局下,现代教育的接受者作为国家的人或自由个人而日益流向城市,以至乡村人才流失,现代知识分子对于乡村具有极强外生性,因其缺乏地方治理的德与才,故乡村日趋瘫痪。改善乡治要培育治人,需要乡村教育在地化,适度加强儒家知识与乡村知识,还宜限制教育的过分离乡化等。
简介:今年5月3日,第十五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在众人瞩目中揭晓,由北京市团市委推荐的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林教授众望所归地荣获了这项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成为254,i获奖者中唯一一位来自民办高校的掌门人。这位“民办第一校”的掌舵者究竟有着怎样的奋斗历程?本期《北京青年工作研究》带您走近刘林,看看被众多荣誉光环笼罩下的“全国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到底经历几多风雨才见到绚烂的彩虹。初见刘林,相对于年轻有为的大学校长来说,他更多的是一位儒雅的学者,稳重而又健谈,言语间流露的谦虚随和让你不知不觉忘了这是一位曾经荣获北京市五四奖章、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的教授,这是一位是从教育界秦斗顾明远教授的教育学博士,这是一位有着28000名在校生、1.3亿总资产优秀本科学校的年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