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大肠菌群是总大肠菌群的—部分。为了区别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大肠菌群和存在于温血动物肠道内的大肠菌群,刊各温度提高到44.5℃±0.2℃,在此条件下生长的菌群被称为粪大肠菌群。通过对“粪陆大肠菌群”的检测可以直接了解水质污染的途径是来自于粪便而不是其它的污染渠道。所以粪大肠菌群的检测更具有它的现实意义和必要

  • 标签: 粪性大肠菌群 检测 饮用水 应用 水质污染 总大肠菌群
  • 简介:近来CD4^+CD25^+调节T细胞对肿瘤免疫调节的抑制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都存在CD4^+CD25^+调节T细胞比例上调,机体抗肿瘤免疫力下降。大肠癌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其发病分子机制已为熟知,免疫机制研究不多,国内尚未见大肠癌与该类细胞关系的报道,现对CD4^+CD25^+调节T细胞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治疗中的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大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大肠癌不同化疗方案的有效和安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肿瘤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大肠癌晚期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取雷替曲塞静脉滴注化疗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化疗;对照组采取雷替曲塞和顺铂静脉滴注化疗方案。治疗4周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56.67%,对照组总有效率16.67%,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率36.67%,对照组不良反应率63.33%,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雷替曲塞静脉化疗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化疗方案治疗大肠癌晚期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可以在临床治疗中使用。

  • 标签: 雷替曲塞 顺铂 大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肠湿热型溃疡结肠炎应用肠宁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大肠湿热型溃疡结肠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则加用肠宁方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与症状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并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与症状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肠宁方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结肠炎,可以更好地提高症状疗效与临床疗效,且安全好,值得应用。

  • 标签: 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肠溶片 肠宁方 症状疗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梗阻大肠癌的疗效和预后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到2010年6月65例梗阻大肠癌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急诊手术患者。分析手术方式和观察预后结果。结果65例梗阻大肠癌患者行根治切除41例(63.08%),姑息切除术17例(26.15%),剖腹探查后行永久结肠造口7例(10.77%),总切除率为58(89.23%),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2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切口感染、1例切口裂开经处理后,均痊愈。结论手术是治疗老年急性梗阻大肠癌最有效的方法,能够切除的梗阻大肠癌急诊手术仍应争取I期切除肠吻合术,但掌握适应症,强调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

  • 标签: 大肠癌肠梗阻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肠癌患者行姑息手术之后实施切口并发症专项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大肠癌手术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一般护理,观察组针对术后切口并发症专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主要以切口并发症为主,包括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指标。结果:经过对比,明显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切口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结论:针对大肠癌姑息手术患者采取切口并发症专项护理,有助于降低切口感染的概率,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切口裂开或吻合口瘘发生的可能,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大肠癌 切口感染 并发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提高大肠癌筛查阳性人群肠镜依从措施。方法:时间: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200例大肠癌筛查阳性者。操作方式:将2021.1-2021.12未实施干预措施和2021.1-2021.12实施干预措施的大肠癌筛查为阳性者肠镜依从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人群肠镜依从(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人群肠镜知识知晓率(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大肠癌筛查阳性人群肠镜依从尤为重要,需要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 标签: 大肠癌 肠镜 依从性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功能消化不良患者,讨论实施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作用,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功能消化不良门诊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20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于临床实施常规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于临床实施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功能消化不良患者,实施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后,能够帮助患者迅速缓解症状。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将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功能消化不良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推广应用。

  • 标签: 消化不良 功能性 幽门螺杆菌 根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根除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以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消化不良患者的80例患者为例,按随机数法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应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比两组其最终效果。结果:经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实验组的症状积分(2.5±0.8),经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的症状积分(8.1±2.2),差异明显(P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功能性 消化不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对非酒精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酒精脂肪肝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内科保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2g,po,tid,连用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安全。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ALT、AST、GGT、血清hs-CRP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非酒精脂肪肝能明显降低血清hs-CRP水平,抑制肝内炎症及免疫损伤,改善肝功能,且安全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消化的不良患者68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病例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个体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以及总积分变化情况。结果经过各自治疗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餐后饱胀不适感以及上腹部灼烧感等症状均有所改善,相比而言,研究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且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其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功能性消化不良 根治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消化不良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消化不良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幽门螺杆菌根除。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阳性转阴时间、总有效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阳性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确切,可促使幽门螺杆菌转阴和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联合穴位贴敷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胃肠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90例,男49例,女41例,年龄(58±13)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90例大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化疗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托烷司琼5 mg,肌肉注射胃复安10 mg。中医组化疗前3 d开始服用健脾益气方,每天1剂,直至化疗结束后3 d;同时贴敷穴位,每天1次,每次持续12 h,直至化疗结束后3 d。中西结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化疗前3 d开始服用健脾益气方,同时进行穴位贴敷,直至化疗结束后3 d。比较3组患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与功能状况的评分的变化及防治效果。采用方差分析与卡方检验。结果化疗后,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的恶心评分分别为1.00(2.00)分、1.00(2.00)分、1.00(1.00)分,呕吐评分分别为1.00(2.00)分、1.00(2.00)分、1.00(1.00)分,腹泻腹痛评分分别为1.00(2.00)分、0.00(1.00)分、0.00(1.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功能状态评分分别为(91.0±8.4)分、(96.0±6.2)分、(95.7±5.7)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43,P=0.009)。化疗后,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恶心、呕吐的防治有效率分别为80.00%(24/30)、73.33%(22/30)、96.67%(29/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0,P=0.044)。化疗后,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腹泻腹痛的防治有效率分别为80.00%(24/30)、96.67%(29/30)、96.67%(29/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0,P=0.032)。与对照组比较,中医组、中西结合组的恶心、呕吐评分显著降低,中医组的腹泻腹痛评分显著降低,中医组、中西结合组化疗后功能状态评分显著提高。结论在常规运用西药止吐药的基础上,采用健脾益气方联合穴位贴敷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胃肠反应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大肠癌 化疗性胃肠反应 健脾益气方 穴位贴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清除幽门螺杆菌对胃窦部黏膜病理的改变影响与萎缩胃炎的影响,了解幽门螺杆菌对炎症程度、腺体萎缩与肠上皮化生的影响。方法选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7例萎缩胃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清除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清除治疗,分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并跟踪随访患者一年时间,了解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成功治疗64例,失败43例;与治疗前相对比,治疗成功患者的炎症、活动、萎缩程度与肠上皮化生均明显改善,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治疗成功患者的炎症、活动、萎缩程度与肠上皮化生程度相对治疗开始改善效果较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萎缩胃炎患者,采用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法进行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胃黏膜的炎症程度与活动度,因此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该种方法治疗萎缩胃炎。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萎缩性胃炎 影响
  • 简介:摘要pks基因岛是编码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聚酮合成酶(PKS)和NRPS/PKS杂合酶的基因组岛。pks基因岛主要存在于肠杆菌科细菌中,最常存在于B2群大肠埃希菌中,并常与其他毒力因子共存。pks+大肠埃希菌能合成基因毒素colibactin,诱导细胞中的DNA双链断裂和染色体不稳定,导致细胞衰老或死亡。因此,pks+大肠埃希菌与结直肠肿瘤、脑膜炎、败血症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了pks+大肠埃希菌与多种疾病相关。除了基因毒性外,pks+大肠埃希菌也具有抗炎、镇痛和抗菌等积极作用。因此,pks+大肠埃希菌具有复杂的生物学作用。然而,pks+大肠埃希菌致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晰。本文描述了pks基因岛的概况及其在肠杆菌科细菌中的流行情况,并对pks+大肠埃希菌的生物学作用进行了概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聚酮合成酶类 肠杆菌科 结直肠肿瘤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源性肺炎克雷伯杆菌眼内炎(EKPE)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EKPE 9例(1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经验抗感染治疗,并查找原发灶。入院后均急诊行玻璃体内抗生素注射术,8眼行玻璃体切除术。收集术眼的房水及玻璃体进行微生物培养。随访1个月~2年,进行效果观察。结果末次随访时,5眼保留了视力,5眼行眼内容摘除术。首诊眼科的5例(5眼),4眼行眼内容摘除术。结论首诊眼科的EKPE预后差,眼科应早诊断,早治疗,以保住眼球及残余视力。

  • 标签: 眼内炎,内源性 肺炎,克雷伯杆菌性 脓肿,肝 分析,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