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B超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临床探讨。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主体,在取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允许下进行本次的临床研究。60例患者所患疾病分别为乳腺癌、乳腺炎、纤维腺瘤以及巨大纤维瘤,由本院经验丰富的医生在不清楚患者患病情况下进行B超检查,判断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之后与患者的病理检查进行对比,得出B超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性。结果通过观察对比B超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各项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B超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性较高,准确率达到了86.36%,其判断可疑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66.67%,而假阴性率仅为3.85%。结论B超用于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率较高,临床价值较高,而且假阴性率也较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miRNA-210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来院就诊与治疗的患有乳腺癌疾病的患者2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8月-2018年8月,对患者的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乳腺癌细胞MDA-MB-231以及正常乳腺细胞等组织采取real-timePCR检测,观察miR-210的表达情况。同时将miR-210inhibitor转染至MDA-MB-231细胞中,采取Lipofectamine2000,对miR-210采用荧光显微镜进行检测,检测转染效率。对细胞采取Transwell法来检测其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MDA-MB-231细胞与癌旁组织、正常乳腺细胞等组织中的miR-210表达水平差异较大,前者的表达水平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10inhibitor转染效率为(88.28±2.99)%,经过转染后,其细胞的增殖能力较转染前显著下降,且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结论miRNA-210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较大,可以明显减弱其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Ⅱ、Ⅲ期乳腺癌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我科住院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70例,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根治性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乳腺外形及接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数据比较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乳腺外形优良率高达87.5%;外观接受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两种方案治疗Ⅱ、Ⅲ期乳腺癌,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能更好保持乳腺外形,患者对治疗后外观接受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肺癌及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医院在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针对于肺癌患者与乳腺癌患者进行选取研究。并选取其中的83例,设置为肺癌组。同样的时间段上,选取92例的健康体检者,设置为肺癌对照组。选取其中的47例,设置为乳腺癌组。同样的时间段上,选取78例的健康体检者,设置为乳腺癌对照组。对比肺癌患者和乳腺癌患者病理参数。结果肺癌组和腺癌组的血清VEGF水平与各自的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高,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肺癌及乳腺癌的相关性是存在的,VEGF检测属于主要的参考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采用胸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76例2017年1月-2018年8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患者。随机分组,全身麻醉组对就诊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取全麻插管麻醉,胸神经阻滞组对就诊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取胸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操作全程时间、术后苏醒的时间;不同时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值;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胸神经阻滞组麻醉优良率、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操作全程时间、术后苏醒的时间、视觉模拟评分值相比较全身麻醉组更好,P<0.05。胸神经阻滞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全身麻醉组,P<0.05。结论胸神经阻滞麻醉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术后苏醒的时间,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导管相关血栓(catheter-relatedthrombosis,CRT)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CRT的危险因素,并为临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取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212名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CRT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效果。结果入组的212例患者,在诊断乳腺癌早期(3个月内)发生血栓的例数为193例,发生率为6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c2=8.502;P<0.05)及体重指数(c2=5.909;P<0.1)与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CRT有关。而预防性抗凝、入院的全身炎症水平及是否行乳腺癌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显示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CRT的发生率较高,年龄和肥胖为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CRT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所有患者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并无明显获益。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穴位敷贴辅助治疗乳腺癌化疗 后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在恶心呕吐问题的改善上,帮助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成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 乳腺癌化疗 人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48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西医治疗措施,观察组则为 穴位敷贴辅助治疗。 结果: 从 病情改善 上看,观察组 治疗总有效率 为 87.5% ( 21/24 ) ,对照组为 70.8% ( 17/24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治疗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1.7% ( 22/24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79.2% ( 19/24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方案更佳。 结论: 采用穴位敷贴辅助治疗乳腺癌 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其效果更为明显,在应对恶心呕吐问题上更为积极,患者反馈良好,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钼靶X线与彩超影像诊断对比。方法针对我院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患者开展临床研究,结合其影像学资料,分别给予不同类型的诊断方式,才用分组计法,钼靶X线检测为对照组,彩超多普勒超声为观察组,通过对比两组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性及影像学特点,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97.5%,对照组为80.0%,组间对比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患者,予以钼靶X线与彩超影像诊断方式均有显著效果,相较之下,彩超影像诊断方式更具优势,诊断符合率更好,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信息,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研究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到2019年4月这个时间段作为取材区间,纳入乳腺癌患者总计8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入院较早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接受常规护理,入院较晚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其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以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综合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内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患者所需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较少(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到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治疗中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适宜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43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应用人性化护理,其余43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应用常规护理,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为72.09%,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SAS、SDS评分干预前比较,基本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21.90±1.88)分、(22.71±2.1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4.86±2.50)分、(31.36±2.54)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