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考察了在法律责任加重前后,客户重要性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以我国证券市场2002和2003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后,研究发现在法律责任加重以后:1、随着客户重要性的增加,审计师会更加谨慎,进而会抑制公司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2、相对于规模较大的事务所而言,在规模较小的事务所,客户重要性对审计师的影响仍然存在,即小事务昕的审计师为了寻租会允许客户存在一定的盈余管理空间;但是,客户重要性对小事务所的影响还是小于小事务所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表明事务所审计质量普遍有所提高。3、本研究也发现,审计师允许客户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方向是不对称的,审计师能够注意管理当局进行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却不能控制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的行为,可能出现了与围外盈余管理不一致的特有现象。
简介:本文从盈余管理抑制、巨额亏损确认的及时性和价值相关性三个方面比较了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2006-2007年实施前后的会计质量。研究发现,新准则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质量在收益平滑限制、巨额亏损确认及时性、价值相关性方面有了显著提高,而特殊目的盈余管理在实施前后没有显著差别。新准则会计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对巨额亏损的确认上和价值相关性的改善上。资产负债表的信息价值相关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以公允价值和资产负债表观为重要特征的新准则在实施一年后达到了目的。公允价值的系统引入确实有助于提供价值更相关的信息、更及时地确认损失。经验证据还发现,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新准则实施前后,我国的盈余管理水平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巨额亏损确认的及时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实施新准则后,价格相关性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好消息”和“坏消息”股票回报对盈余的解释力的改善程度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简介:会计师的个体特征尤其是人力资本特征对审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但以往研究大都从事务所层面来进行研究。本文则利用上市公司年报的签字会计师取得注册会计师考试全科合格证的细节信息来衡量其人力资本,检验了签字会计师的人力资本是否对审计质量存在影响。结果发现,通过多年考试才获得全科合格证的签字会计师之审计质量要高于一次性通过考试的会计师;签字会计师获得全科合格证时的年龄越大,审计质量越高;而这些影响更可能存在于本科及以上学历和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签字会计师群体中。本文的结果表明签字会计师的人力资本对其审计质量存在影响。本文的结论拓展了审计师个体特征对审计质量影响的文献,对签字会计师资质监管以及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也具有启示作用。
简介:审计师在证券市场上被誉为公共利益的守护神。然而,由于证券市场上的利益相关各方无从直接识别审计报告的质量,因而审计市场便具有了"柠糠市场"的特征。当交易双方处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时,声誉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机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使用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0—2002年度年报审计费用数据,应用信号传递理论,研究了共2520个样本的审计师声誉溢价现象。研究发现:中国本地前五(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对于本地其他所,其溢价幅度为7.57%;国际"五(四)大"会计公司在中国内地设立的国际合作所,相对于中国本地除前"五(四)大"以外的事务所而言,其声誉溢价的幅度更高,达到23.12%。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合作所、国内大、小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在审计收费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即存在审计师声誉溢价现象。这说明审计师声誉作为审计质量的显示信号,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同。本文的研究初步验证了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促使本地事务所合并、以便做大做强来提升本地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和市场竞争力的政策已经取得成效,中国本地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机制正在形成。
简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主要是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值规律,审计也不例外。对此,滦县审计局以领导决策和经济改革、发展的需求为上限,以提高审计作业质量、规避审计风险为下限,扎扎实实开展审计质量年活动。主要是严把“三关”,穿插搞好“三个反促”。一、严把审前风险预防关。做到“三不进点”:即不制订好详细的审计方案不进点、不掌握好被审单位财务运行规律不进点、不准备好相关法律法规不进点。对上级下达的每项指令性审计任务,实施审计前都由局主要领导组织主管领导、审计组成员,对审计方案严格把握“四道环节”。第一环节:提炼中心词,搞好“三个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