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因早期症状不明显,症状发现后已是中晚期,大多数病人已失去手术机会而选择非手术治疗[1]。临床有80%左右的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介入治疗,是常被采用的手段,现如今已成为治疗肝癌不可或缺的手段,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介入疗法成了患者的救命稻草。以往的介入术后通常采用手工压迫法达到止血目的,需制动24小时,患者经常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渗血,为预防以上并发症发生,血管压迫器在股动脉止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一种简易器械辅助下,医用胶粘合进行细小血管吻合操作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实验用新西兰大白兔12只,麻醉后切断双侧股动脉,随机选取一侧股动脉应用传统显微线缝合法吻合,作为对照侧;应用医用胶吻合另一侧股动脉,应用螺旋针内部支撑辅助下外涂医用胶粘合法吻合血管,作为实验侧。结果对照比较两种吻合方法所用时间长度以及吻合血管血流状态的变化。应用传统缝合法吻合股动脉组平均耗时13.5min,而应用螺旋针支撑辅以医用胶外涂法吻合组吻合股动脉平均用时8.4min,两者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而两组之间术后3d以至4w吻合血管血流状态的变化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该实验可以证明应用螺旋针内部支撑牵引法辅助医用胶粘合血管可缩短手术耗时,降低对吻合技术的要求,同时对于血管吻合的通畅率和血流速度均不亚于传统的显微缝合吻合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手术治疗髂股动脉闭塞症的早期临床效果与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采用复合手术治疗的21例髂股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病例年龄(69.7±8.9)岁(范围:61~82岁),TASC Ⅱ C级3例,D级18例。所有患者行股动脉内膜剥脱联合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收集并分析患者手术前后ABI、支架类型、围术期及中期随访结果等资料。结果21例患者(21条患肢)均获得手术成功(100%),手术时间(248.8±104.6)min,失血量(134.6±127.3)ml。共植入46枚支架(自膨式裸支架32枚,球扩支架8枚,覆膜支架6枚)。术后ABI(0.59±0.20)较术前(0.31±0.13)增高(P<0.001)。围术期无死亡病例,全身并发症3例,局部并发症4例。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1~58个月),总生存率为95%,一期通畅率为84.2%,辅助一期通畅率为89.5%,二期通畅率为100%。结论复合手术治疗髂股动脉闭塞症安全、有效,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症状,中期通畅率较高。
简介: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AngioJe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42例急性(病程≤14天)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AngioJet吸栓治疗的临床资料。通过静脉造影计算血栓清除率来评价即时疗效,通过1、6个月随访多普勒超声检查深静脉通畅率来评价早期疗效。结果患者平均血栓清除率为(86.4±29.7)%,成功溶解(血栓清除率≥50%)37例(88.1%)。1、6个月深静脉通畅率分别为97.6%及80.6%。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使用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即时及早期疗效显著而且安全。
简介:患者男,79岁.因发现左大腿后侧赘生性包块72年伴红肿热痛皮肤溃破十余天于2011年2月入院.患者6岁时发现大腿后侧长出一小赘生物,约花生米大小,缓慢生长,遂未作任何处治.近年来因包块长大后遂行中草药外敷治疗,敷后出现包块溃破并伴周围皮肤红肿热痛及行走困难来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左股下段后侧腘窝上见长径约8cm鸡蛋形有蒂的赘生性包块(图1),周围见中草药残渣,包块顶端溃破并形成直径约为3cm的圆形溃疡,溃疡底见脂肪样组织外露,溃疡周围包括肿块的表皮完整,但包块及蒂周红肿热痛炎性症状明显,包块触之质软有弹性.外院及我院超声示:左腘窝上突出性包块,血管瘤可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外侧肌肉注射法在疫苗接种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966例婴幼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83例采用股外侧股肉注射法接种;对照组483例采用三角肌注射法接种,观察两组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和家长满意度。观察0-7天,结果观察组仅有9例注射部位出现红肿,3例低烧。经局部热敷或多饮水等处理2至3天全部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有21例注射部位出现红肿,12例发烧,其中1例出现炎症,高烧,需要消炎降温处理。观察组家长满意度96.81%,高于对照组的92.44%。结论股外侧肌肉注射法接种安全、可靠,家长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