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数字表随机原则均分为A组(奥氮平)与B组(利培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疗3个疗程后神经递质、精神分裂症状、个人和社会功能、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9.38%)均优于B组(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均为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优于利培酮。

  • 标签: 利培酮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对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症状和精神情况,提高其对护理的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焦虑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两组服药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等均高于参照组,焦虑状态评分低于参照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 低于参照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提高其服药依从性,促使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值得推荐。

  • 标签: 心理护理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 应用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回归社会程式化训练对部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集中收住的106例部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对照组45例,试验组42例完成试验。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回归社会程式化训练。两组均于入组时、训练第8、26周末,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andnegativesyndrome,PANSS)、护士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scaleforinpatientevaluation,NOSIE)、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ocialdysfunctionscale,SDSS)对两组进行康复状态评估。结果试验组训练第8、26周末PANSS、NOSIE、SDSS量表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训练第26周末各量表评分均较入组时改善,对照组训练第26周末除NOSIE量表中社会能力、个人卫生、精神病性症状和激惹因子外,其余量表各因子均较入组时改善(P〈0.01)。结论回归社会程式化训练能改善部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军事人员 精神分裂症 心理疗法 社会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除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外,认知障碍为其另一核心症状。研究显示约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障碍,事件相关电位P300异常可反映其大脑认知功能的改变,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P300靶刺激P3波幅下降、潜伏期延长。但对于P3异常是精神分裂症的素质性指标,还是状态性指标,目前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

  • 标签: 事件相关电位 P_3 认知障碍 潜伏期延长 核心症状 素质性
  • 简介:目的:探析心理护理模式对神经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神分裂症患者参与本次试验,收治时间段在2015年6月-2016年8月间,以抽签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干预,而实验组实行心理干预;对比两组HAMA评分、BPRS评分。结果:实验组的HAMA评分、BPR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护理模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暴力行为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在流浪精神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4月至 2019年 5月收治的流浪精神病患者中 70例有暴力行为的患者 , 随机均分两组各35例,对照组 入组前后均采用 GQOI-74 暴力行为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 采用常规护理; 研究组采用暴力行为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均住院 4 个月 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暴力风险评估分值无差异,干预后两组暴力风险评估分值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护理效果 94.29%优于对照组 74.29%。 结论:暴力行为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在流浪精神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明显,通过结合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症状,减少暴力行为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暴力行为 风险评估 护理干预 流浪精神病人
  • 简介:目的:探讨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氨磺必利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我院2012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与研究组(64)。均给予两组常规的生命体征检查与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口服利培酮片;给予研究组口服氨磺必利片。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与抑郁量表分值,记录所有不良反应发生事件。结果:在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的一般病理分减分、阳性量表分减分、总分减分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但研究组在阴性量表与抑郁量表的减分均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0.05)。在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比较不具有统计学价值(>0.05)。通过分析可知,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在血清泌乳素升高、静坐不能、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和体质量增加等方面,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偏低,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0.05)。结论:氨磺必利在治疗抑郁症状方面效果更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因本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其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尚未完全表现出来,需采用更多的样本进行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 标签: 氨磺必利 青少年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状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价 精神病患者监护管理中 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整体价值,从而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安全性与管理效果。 方法: 选择社区 2017 年 6 月 -2018 年 6 月期间的精神病患者,取 80 例。采取 1:1 比例法,进行精神病患者分组。对照组 40 例精神病患者采取常规抗精神药物对症治疗,试验组 40 例精神病患者加行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比 2 组精神病患者 1 年内肇事率以及精神病症状、生活能力变化情况。 结果: 试验组精神病患者 1 年内肇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精神病症状、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 精神病患者监护管理中的应用成功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促进了患者症状与生活能力改善。

  • 标签: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精神病 监护管理 干预效果 肇事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方法及施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情绪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抑郁情绪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69.44%(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方法更加科学,护理效果明显提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 焦虑抑郁情绪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哌罗匹隆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成哌罗匹隆组和喹硫平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Cohen-Mansfied激越问卷(CMAI)、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哌罗匹隆组有效率为82.0%,喹硫平组有效率为8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哌罗匹隆治疗12周后BEHAVE-AD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下降,其中在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3个因子的得分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MMSE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哌罗匹隆的不良反应较喹硫平轻,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喹硫平相比,哌罗匹隆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哌罗匹隆 喹硫平 老年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心理护理,进一步改善抑郁症状,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实验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90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心理护理,分析护理疗效。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抑郁情绪HAMD评分为(10.36±0.99)分,对照组为(18.63±1.52)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睡眠质量PSQI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为(10.28±2.4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为(13.52±3.6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理护理,不仅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病症改善,还可以提升生活质量,改善睡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状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比较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给予观察组氨磺必利治疗,给予对照组奥氮平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种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嗜睡、月经改变与泌乳、体重增加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氨磺必利不良反应少于奥氮平,且疗效略优于奥氮平。

  • 标签: 氨磺必利 奥氮平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奥氮平、利培酮药物干预,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86位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好,仅在第6个月时利培酮组有1位患者失访。治疗后1、3和6个月时奥氮平组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均P<0.05);利培酮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3.75%,奥氮平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2.65%,2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9);奥氮平组发生体质量增加、嗜睡、头痛头晕、心动过速、锥体外系反应和便秘的次数显著高于利培酮组(均P<0.05)。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上的疗效相当,但是奥氮平的体质量增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更高,有待后续大样本和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利培酮 疗效
  • 简介:临床药师参与了1例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分析了患者癫痫症状复发原因,通过查阅文献对神经精神性狼疮治疗方案及甲氨蝶呤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汇总梳理,建议治疗组选用甲氨蝶呤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的替代治疗方案并进行相关用药监护。患者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及地塞米松后,无严重不良反应,未再发癫痫,病情好转出院。临床药师参与医疗团队,协助治疗组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并进行药物监护,对临床合理用药起到了一定作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神经精神性狼疮 鞘内注射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采取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从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临床治疗效果,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接受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对照组40例,接受传统护理模式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精神病评定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精神病评定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69、3.059,P

  • 标签: 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 慢性精神分裂症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针对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自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两年期间中收治的75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以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8)以及参照组(n=37),参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精神分裂症控制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精神分裂症控制情况显著好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具备显著差异性(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精神分裂症 高血压 应用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暴力行为精神病女性患者护理期间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选取90例暴力行为精神病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几率低于对照组;经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暴力行为 精神病 心预见性护理 护患纠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