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预后影响。方法:90例符合要求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为例,开展分组实验, 2022年6月-2023年3月为研究期限,采用均衡可比原则进行组间划分,每组(n=45);1组实施常规护理策略,2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策略,实施比对。结果:通过评估数据可知:在并发症发生率、穿刺肿胀度、住院时间、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两组优劣差异显著,2组更优(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而言,综合康复护理策略开展实施,即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又可切实改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卓越,值得引用。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冠心病介入术后 深静脉血栓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两不同针柄固定法与患者疼痛程度之间关系.方法:选择住院静脉输液患者120例,采用自身对照比较研究方法.将患者左右手随机分组,连续两天在患者左、右手手背静脉对称部位各穿刺1次,天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针柄为对照组,天采用翻转针柄后固定法固定针柄为实验组.采用线性模拟评分标尺来衡量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疼痛率为24.17%,无痛率为75.83%;而对照组疼痛率为45.83%,无痛率为54.17%,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翻转针柄后固定针柄法明显优于常规固定针柄法,其不仅可以增加药液滴注速度,还可以减少药液对血管壁刺激,减轻患者局部疼痛.

  • 标签: 静脉输液 疼痛 针柄固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静脉高营养患者PICC置管护理工作应用价值,对其降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护理优势进行了验证。方法: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对符合要求患者进行筛选,最终将50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当中,在平分原则基础上采取小组对比分析法,其中2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其余25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并以护理方式为小组命名。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得知,相较于常规组,综合组上肢静脉血液流速更快;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比情况来看,综合组预防护理价值显然更大。结论:对于静脉高营养患者来说,在行PICC过程,要想最大限度降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必须要将综合护理模式渗透到实际护理工作当中,这样才能全面满足患者实际需求。

  • 标签: 综合护理 静脉高营养 PICC 上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在预防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方法:以我院实施子宫切除术患者 90例为研究主体,患者入选时间段为 2018年 6月至 2020年 2月,依据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术后标准护理,观察组患者以此为标准,采用综合护理。分析综合护理在预防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以及患者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综合护理运用下,观察组患者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P< 0.05,值得推广。结论:在子宫切除术患者护理予以综合护理,综合患者手术治疗特点为患者制定了针对护理干预计划,满足了患者临床护理需求,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而为患者获得了更好预后。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子宫切除术 凝血指标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又称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是最常见疾病,由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病因很复杂。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动脉狭窄、闭塞和破裂,以及机体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可引起或永久脑功能障碍。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包括语言功能障碍、意识障碍、偏瘫等。,而偏瘫是最常见后遗症,通常是单侧肢体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随着医疗水平进步,脑卒中病死率有所下降,而致残率有所升高,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相当大负担,常规药物治疗虽然可以改善脑血管循环部分症状,但偏瘫患者运动平衡能力和生活能力较为低下,需持续进行康复训练维持和提高正常活动能力。为了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本院应用针对训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 脑卒中偏瘫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用在肺癌患者癌疼痛效果。方法:从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抽取在本院接受治疗肺癌患者抽取40例进行研究,回顾病例,是否开展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将患者按1:1比例分为两组。20例对照组患者取得常规护理,基于此,20例观察组患者取得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比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不良心理。结果:疼痛程度、睡眠质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心理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了减轻在肺癌患者疼痛,特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改善睡眠质量,又能缓解不良心理,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干预措施 肺癌 癌性疼痛 疼痛程度 睡眠质量 不良心理
  • 简介: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本文探讨了在手术室护理实施预防抗凝策略对降低DVT发生率影响。希望为老年患者术后护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性抗凝
  • 简介:静脉输液(IntravenousInfusion)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原理,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技术。是最常用有效治疗疾病手段和方法。

  • 标签: 静脉输液 静脉炎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妇科疼痛是女性常见症状之,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不适和困扰。因此,对妇科疼痛进行有效评估和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妇科疼痛护理疼痛评估方法、个体化疼痛管理实施及其结果和结论。方法:根据患者疼痛程度、文化背景、心理状态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疼痛管理方案。个体化疼痛管理目的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本文通过对妇科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个体化疼痛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 疼痛程度降低:经过个体化疼痛管理,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其中80%患者疼痛程度降低超过50%。2. 生活质量提高:经过个体化疼痛管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如睡眠质量、食欲等。3. 满意度提高:经过个体化疼痛管理,患者满意度达到90%,认为疼痛管理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结论:本文探讨了妇科疼痛护理疼痛评估方法和个体化疼痛管理实施。结果表明,个体化疼痛管理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因此,在妇科疼痛护理,应重视疼痛评估和个体化疼痛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疼痛管理 妇科 疼痛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干预配合腕裸针治疗对混合痔手术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23年12月-24年2月收治44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取疼痛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腕裸针治疗。结果:护理后1d、3d、6d试验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63.64%)(P<0.05)。结论:对于混合痔手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配合腕裸针治疗,可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混合痔 腕裸针治疗 疼痛护理干预 VAS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脑卒中重症病人在治疗展开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深静脉血栓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方式展开研究,所选入患者为 60例,在本科 2019年 2月至 12月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方式,取 30例,常规方式护理,即对照组,余下 30例则将早期护理加以运用,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血气指标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 P<0.05。结论 在对脑卒中重症病人进行护理过程中将早期护理干预加以运用,可实现对深静脉血栓有效预防,帮助患者恢复。

  • 标签: 早期护理 脑卒中 深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方法选择接受妇科手术患者500例,手术前对年龄、体重指数、内科合并症、肿瘤性质、恶性肿瘤家族史和血栓栓塞疾病家族史等风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20%;年龄(OR=1.066)和肿瘤性质(OR=10.788)是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结论手术前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量化评估,有助于早期认识疾病高危因素,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妇科盆腔手术 风险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经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抑制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0月截止至202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开展胃癌根治术治疗并护理患者,共计80例,根据随机自动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2/40(5.00%),护理满意度:37/40(92.50%);对照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8/40(20.00%),护理满意度:30/40(75.00%)。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经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且提高临床护理安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 临床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首先通过查找、翻阅文献,了解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以及危险因素。年龄、制动、术中止血带、严重创伤、麻醉因素、手术时间延长等均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为防止骨科手术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对此,本文整理了预防以及护理措施重点,旨在为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与护理研究提高参考依据。

  • 标签: 骨科 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高危孕产妇60例为对象,按护理方法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各组30例。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发生几率,观察组发生几率为3.33%;对照组发生几率为20.00%,组间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患者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危孕产妇 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 预防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探究骨科病房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策略。方法 将60例骨科病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骨科病房患者,采取系列措施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起到非常好效果。实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降低住院费用。因此,推荐在骨科病房中广泛开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工作。

  • 标签: 骨科病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策略 护理干预 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泌尿外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6月—2023年10月收治18例经泌尿外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对所有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和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下肢疼痛、肿胀改善情况,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并分析护理对策。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主要为血小板水平异常、下肢深静脉迂曲、血管内膜损伤、下肢静脉局部充血和其他方面。结论:分析泌尿外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护理对策,对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泌尿外科 术后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