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90例符合要求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为例,开展分组实验, 2022年6月-2023年3月为研究期限,采用均衡可比原则进行组间划分,每组(n=45);1组实施常规护理策略,2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策略,实施比对。结果:通过评估数据可知:在并发症发生率、穿刺肿胀度、住院时间、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两组优劣差异显著,2组更优(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而言,综合康复护理策略的开展实施,即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又可切实改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卓越,值得引用。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两种不同针柄固定法与患者疼痛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静脉输液患者120例,采用自身对照比较的研究方法.将患者的左右手随机分组,连续两天在患者左、右手手背静脉对称部位各穿刺1次,一天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针柄为对照组,一天采用翻转针柄后固定法固定针柄为实验组.采用线性模拟评分标尺来衡量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疼痛率为24.17%,无痛率为75.83%;而对照组疼痛率为45.83%,无痛率为54.17%,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翻转针柄后固定针柄法明显优于常规固定针柄法,其不仅可以增加药液滴注速度,还可以减少药液对血管壁的刺激,减轻患者的局部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静脉高营养患者PICC置管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对其降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的护理优势进行了验证。方法: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对符合要求的患者进行筛选,最终将50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当中,在平分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小组对比分析法,其中2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其余25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并以护理方式为小组命名。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得知,相较于常规组,综合组的上肢静脉血液流速更快;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情况来看,综合组的预防性护理价值显然更大。结论:对于静脉高营养患者来说,在行PICC的过程中,要想最大限度的降低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几率,必须要将综合护理模式渗透到实际护理工作当中,这样才能全面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性护理在预防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方法:以我院实施子宫切除术患者 90例为研究主体,患者入选时间段为 2018年 6月至 2020年 2月,依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术后标准护理,观察组患者以此为标准,采用综合性护理。分析综合性护理在预防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以及患者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综合性护理的运用下,观察组患者的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P< 0.05,值得推广。结论:在子宫切除术患者护理中予以综合性护理,综合患者手术治疗特点为患者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计划,满足了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而为患者获得了更好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又称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是最常见的疾病,由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病因很复杂。各种诱发因素引起的脑动脉狭窄、闭塞和破裂,以及机体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可引起一次性或永久性的脑功能障碍。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语言功能障碍、意识障碍、偏瘫等。,而偏瘫是最常见的后遗症,通常是单侧肢体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脑卒中的病死率有所下降,而致残率有所升高,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相当大的负担,常规药物治疗虽然可以改善脑血管循环及部分症状,但偏瘫患者的运动平衡能力和生活能力较为低下,需持续进行康复训练以维持和提高正常活动的能力。为了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本院应用针对性训练,现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用在肺癌患者癌性疼痛中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抽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中抽取40例进行研究,回顾病例,是否开展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将患者按1:1比例分为两组。20例对照组患者取得常规护理,基于此,20例观察组患者取得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比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不良心理。结果:疼痛程度、睡眠质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及抑郁心理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了减轻在肺癌患者的癌性疼痛,特采用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改善睡眠质量,又能缓解不良心理,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妇科疼痛是女性常见的症状之一,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和困扰。因此,对妇科疼痛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妇科疼痛护理中疼痛评估的方法、个体化疼痛管理的实施及其结果和结论。方法: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文化背景、心理状态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个体化疼痛管理的目的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本文通过对妇科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个体化疼痛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 疼痛程度降低:经过个体化疼痛管理,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其中80%的患者疼痛程度降低超过50%。2. 生活质量提高:经过个体化疼痛管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如睡眠质量、食欲等。3. 满意度提高:经过个体化疼痛管理,患者的满意度达到90%,认为疼痛管理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结论:本文探讨了妇科疼痛护理中疼痛评估的方法和个体化疼痛管理的实施。结果表明,个体化疼痛管理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因此,在妇科疼痛护理中,应重视疼痛评估和个体化疼痛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 [摘要 ]优质护理用于骨科患者中,对预防及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LEDVT)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经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抑制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截止至202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开展胃癌根治术治疗并护理的患者,共计80例,根据随机自动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2/40(5.00%),护理满意度:37/40(92.50%);对照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8/40(20.00%),护理满意度:30/40(75.00%)。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经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且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探究骨科病房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策略。方法 将60例骨科病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骨科病房患者,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实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降低住院费用。因此,推荐在骨科病房中广泛开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