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情况与意义。方法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本院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IL和hs-CRP表达检测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6与hs-CRP含量分别为(122.34±14.24)ng/L和(7.82±2.84)mg/L,而对照组分别为(61.92±10.33)ng/L和(1.29±1.33)mg/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14.92±2.19)分,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和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08,0.394,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IL和hs-CRP都呈现高表达状况,且与神经缺损功能状况明显相关,可作为评估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10例骨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每组各55例患者,两组患者住院后,根据分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各自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方式展开常规检查、用药护理等等程序,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展开安全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汇集整个护理过程中的详细资料,进行总结。结果对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1.8%,远低于观察组的96.4%;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8%,远低于对照组的12.7%。结论安全护理对于骨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后期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饮食调护效果。方法择取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进行骨质疏松症治疗的老年病患76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所有病患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病患38名,对本组病患施行常规的治疗方案;实验组病患38名,对本组病患施行中医饮食调护治疗结合常规的治疗方案。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相关参考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病患的骨密度和骨痛评分都没有明显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常规组病患的骨密度和骨痛评分分别为0.611±0.214、2.61±0.84;实验组病患的骨密度和骨痛评分分别为0.794±0.211、1.54±0.76。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发现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方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来说,中医饮食调护效果更好,不仅可以增加病患的骨密度,而且能够降低其骨痛评分,最大程度的降低病患的疼痛,从而帮助病患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心理康复对老年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心理康复,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采用MES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析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MES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3.5%,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脑卒中老年患者采取早期心理康复,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能力,消除紧张、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综合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与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指标为患者接受治疗后皮肤瘙痒症状减轻程度及皮肤抓伤程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人数47例,无效人数13例,总有效率70.0%;观察组总有效人数53例,无效人数7例,总有效率9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主要针对治疗全过程中对于患者病情变化、样本采集、装置检查、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护理,达到了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