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使用普拉克索来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总结其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的帕金森病患者103例,经过科学分配,最终把51例划分为普拉克索治疗组,其余52例为非普拉克索治疗组,在用药方面进行区分,进而分析在不同治疗方案下非运动症状是否有变化。结果通过实例分析和用药研究,发现在普拉克索治疗组的患者,出现抑郁、排尿困难、下肢痉挛等综合征的概率大大降低,并且远远低于非普拉克索治疗组(P<0.05),但是,使用普拉克索治疗的患者,反而更加容易出现口干、体位性低血压、嗜睡等副作用。结论总之,针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科学合理的应用普拉克索可以有效降低非运动症状出现的概率,但是,同时也要预防患者出现疾病症状加重的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4例采用手术治疗,48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比较俩组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手术组优17例,良14例,差3例,优良率91.17%;手术组优27例,良17例,差4例,优良率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平均骨骼愈合时间52天,非手术组平均骨骼愈合时间37天,俩者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俩种治疗方式对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均可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手术治疗骨折的愈合时间更长,因此我们需要正确判断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合理选用早期康复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为治疗新鲜新鲜肩关节脱位提供一点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间,我院治疗的43例新鲜肩关节脱位。初次损伤的肩关节脱位34例,其中合并大结节骨折者8例;下脱位者6例;习惯性脱位者9例,其中根据病史回顾有6位初次可能为下脱位者;还有4例为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并且皆为脱位后在别处粗暴复位造成肱骨外科颈骨折。结果除了4例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转入手术治疗外,余39例包括9例习惯性脱位与肱骨大结节骨折者,采用手法顺势复位,均满意复位结果。并且对30例初次脱位者在以后随访的过程中未出现二次脱位。结论对于新鲜肩关节脱位的治疗,在非麻醉下用顺势复位手法是可以达到无痛复位的,并且疗效较为可靠,安全性较高,顺势复位手法对预防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有一定预防作用。
简介:摘要脑部是肺癌患者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时间小于1年。目前的治疗策略包括姑息放疗及全身治疗(包括全身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目前肺癌脑转移瘤的治疗仍存在争议。最近,分子靶向药物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厄罗替尼、吉非替尼和阿法替尼在脑转移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效果.本文重点讨论肺癌脑转移治疗策略的证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本组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411例,其中合并瓣膜疾病26例,高血压80例,糖尿病121例,慢阻肺75例,心律失常21例,脑血管意外14例。411例全部采胸骨正中切口,使用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为桥血管,连续缝合桥血管共1623支,平均(3.9±0.8)支。结果400例患者于术后8~20小时顺利拔出气管插管,早期死亡(术后30天)13例,早期心梗1例,低心排综合征6例,脑血栓形成2例,2次开胸止血3例,房颤3例,消化道出血1例,刀口愈合不良2例。术后398例患者随访3~24个月,心绞痛症状消失。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预后效果满意。但其影响因素很多,有待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4例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医学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22例患者。观察组在术前24~72小时持续为进行静脉泵入替罗非班,术前以及术后每天均需要服用300mg的阿司匹林以及75mg的氯吡格雷,并且术前需要皮下注射5000U低分子肝素钙(1次/12h),适当用β受体阻断剂、ACEI以及他汀类调脂药物。对照组患者则除不用替罗非班外,其余药物均与观察组相同。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刺穿处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心绞痛以及二次心肌梗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9.09%,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36.36%,两个小组的最终数据产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TVH)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非脱垂子宫(TVH)120例(TVH组),与同期开展的经腹子宫切除术130例(TAH)的临床应用情况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TVH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TAH组(均P<0.05),TVH组患者术后疼痛明显轻于TAH组。TVH组共发生并发症10例,TAH组共发生并发症9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H组术后发生出血与脏器损伤5例,明显高于TAH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H具有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TVH、TAH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但TVH发生脏器损伤及术后出血的概率较TAH高,其与患者的选择及术者的经验有关,应高度重视,认真防范。
简介:摘要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是普外科的常见及多发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为消化道溃疡,随着现代护理科学的发展,在有效的持续胃肠减压和抗生素的应用下,配合有效的抑酸药物和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加以胃粘膜保护,穿孔可以自行闭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0年8月收治宫外孕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4例,采用甲氨蝶呤肌肉注射,20mg/次,1次/d,隔天使用5~6次;试验组2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50mg/次,2次/d,连续使用3d。疗程结束后对比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24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8%;试验组23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腹痛包块及阴道流血消失时间以及β-HCG指标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指标消失及恢复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