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80例,患者平均年龄36.7岁。术前Lysholm评分为(32.2±9.2)分,IKDC评分为(38.3±8.6)分s。结果:术后切口均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诊时间平均26.83个月。术后患者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膝关节不稳定症状消失,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术后Lysholm评分为(86.4±7.6)分,IKDC评分为(84.6±8.2)分,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膝关节镜下行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实施膝关节镜下行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80例病人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是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病人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感受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膝关节镜下实施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中,对其行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恢复情况,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关节镜下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康复护理 后交叉韧带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究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护理的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展开系统的康复护理。对2组患者的术后一般情况以及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各方面情况都优于对照组。结论: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应尽早的展开功能康复护理锻炼,能够将患者的恢复速度加快。

  • 标签: 膝关节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与探究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系统康复护理的成效。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展开系统的康复护理。对2组患者的术后一般情况以及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各方面情况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应尽早的展开功能康复护理锻炼,能够将患者的恢复速度加快。

  • 标签: 膝关节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系统功能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了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之间在我院骨科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形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功能康复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发现,试验组患者在术后的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系统功能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者膝关节受损严重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采取早期康复(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抽签法将我院40例患者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康复,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快速康复)。结果:经不同康复治疗实施,观察组的住院指标;患肢肌力表现指标;Lysholm评分指标;VAS疼痛指标;康复疗效指标表现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常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早期康复(快速康复)实施效果更好,有较大研究价值。

  • 标签: 早期康复(快速康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住院指标 患肢肌力表现指标 Lysholm评分指标 VAS疼痛指标 康复疗效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施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借助信封随机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68例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施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运动功能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2)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7.06%)高于对照组(79.41%),P<0.05。结论 对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施行循证护理切实可行,效果较佳。

  • 标签: 膝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循证护理 运动功能
  • 作者: 童晓1 陈佳2 次彩哲3 于铁强4 孙明宏5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21-08-03
  • 出处:《药物与人》 2021年第5期
  • 机构:1唐山市第二医院 关节三科 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省人民医院 骨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心内一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51;4唐山市第二医院 小儿骨科 河北 唐山 063000;5唐山市第二医院 关节三科 河北 唐山 063000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究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于治疗方式中各种交叉韧带保留型的有效运用。方法:我院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份在我院临床首次收治的进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84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治疗对象,对其采取电脑随机分组,针对不同组别分别采取不同治疗干预措施,分别将其设定为常规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每组拥有42例参与患者。针对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两组参与患者得到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不同组别得到的实际治疗效果均存在不同,可发现实验对照组参与患者所得到的实际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对照组得到的实际治疗效果,且上述差异均具有重要统计学事实意义(p

  • 标签: 后交叉韧带保留 治疗效果 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疗效观察。方法:选取102例在我院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于2019.05-2020.06。参与本次调查病人均在术后早起行康复治疗。分析病人治疗结果。结果:参与调查102例病人在治疗的半年,经统计结果证实病人膝关节并无肿胀、疼痛情况,在进行下蹲、上楼梯、下楼梯时并未出现困难。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行早期康复治疗效果优异,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 标签: 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到2021年5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5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等速肌力训练对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疗效,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系统性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0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等速肌力训练。结果:康复训练,实验组Lysholm评分、屈伸肌比(H/Q值)明显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等速肌力训练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与常规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脂肪抑制(FS)-T2WI和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比较,探讨多采集可变共振成像组合-层面选择技术(MAVRIC-SL)反转恢复(IR)序列图像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中植入金属固定物的患者术后复查中减少金属伪影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6至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7例行ACLR金属内固定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FSE序列FS-T2WI、PDWI和MAVRIC-SL IR序列扫描。选取伪影最大层面,勾画ROI,记录植入物的伪影面积,记录伪影影响层数,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同时对图像的伪影程度(门型钉伪影程度及其对周围结构诊断的影响)、可测量性(门型钉上缘与移植物胫骨入口下缘距离的可测量性)及其他伪影程度(扫描范围内,除门型钉外是否存在影响结构观察的其他金属伪影)进行评分。采用Friedman M检验比较定量数据和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FS-T2WI、PDWI和MAVRIC-SL IR序列图像间伪影面积、伪影层数和SN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成对比较结果显示MAVRIC-SL IR图像的金属植入物伪影面积和层数均小于、SNR高于FS-T2WI和PDWI(校正后P均<0.05)。FS-T2WI、PDWI和MAVRIC-SL IR序列图像间3项内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成对比较结果显示MAVRIC-SL IR序列的伪影程度评分低于、可测量性和其他伪影程度评分高于FS-T2WI和PDWI(校正后P均<0.05)。结论在有金属植入物的ACLR患者术后MRI中,MAVRIC-SL IR序列可有效减少金属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可辅助常规FSE序列FS-T2WI和PDWI进行诊断。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去金属伪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循证方法构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实证研究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循证确定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锻炼方案,选择2019年1—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运动医学与成人重建外科收治的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给予循证建立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分别记录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对检索的1 535条文献进行筛选和排除,基于循证方法最终确定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制订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锻炼方案。干预组术后12、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1(0~2)、1(1~3)分,对照组分别为2(1~3)、3(1~3)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4.955、6.489,均P<0.001)。干预组患者术后2、4、6、12周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61.6 ± 5.1)°、(85.3 ± 6.6)°、(114.6 ± 5.2)°、(127.6 ± 3.4)°,对照组分别为(54.9 ± 4.6)°、(71.0 ± 8.8)°、(105.1 ± 5.9)°、(115.8 ± 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209~14.138,均P<0.001)。干预组患者术后6、8、12周膝关节Lysholm评分分别为(58.8 ± 3.7)、(71.1 ± 3.1)、(84.3 ± 3.7)分,对照组分别为(56.0 ± 3.4)、(65.4 ± 4.3)、(75.6 ± 3.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511、6.867、11.439,均P<0.001)。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构建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能够减轻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和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循证 方案构建 康复锻炼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循证方法构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实证研究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循证确定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锻炼方案,选择2019年1—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运动医学与成人重建外科收治的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给予循证建立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分别记录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对检索的1 535条文献进行筛选和排除,基于循证方法最终确定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制订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锻炼方案。干预组术后12、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1(0~2)、1(1~3)分,对照组分别为2(1~3)、3(1~3)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4.955、6.489,均P<0.001)。干预组患者术后2、4、6、12周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61.6 ± 5.1)°、(85.3 ± 6.6)°、(114.6 ± 5.2)°、(127.6 ± 3.4)°,对照组分别为(54.9 ± 4.6)°、(71.0 ± 8.8)°、(105.1 ± 5.9)°、(115.8 ± 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209~14.138,均P<0.001)。干预组患者术后6、8、12周膝关节Lysholm评分分别为(58.8 ± 3.7)、(71.1 ± 3.1)、(84.3 ± 3.7)分,对照组分别为(56.0 ± 3.4)、(65.4 ± 4.3)、(75.6 ± 3.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511、6.867、11.439,均P<0.001)。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构建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能够减轻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和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循证 方案构建 康复锻炼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腕踝针针刺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 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干预方法分别为常规干预、腕踝针针刺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1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头晕、恶心、嗜睡)。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间的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腕踝针针刺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术后疼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多发伤患者的增多,前交叉韧带的损伤也比较常见。目前,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治疗此类患者最常用的方法。鉴于此,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前述几方面进行综合阐述,为进一步优化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奠定基础。

  • 标签: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韧带重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下肢运动控制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康复科接受康复治疗的65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3),两组患者重建术后均进行常规运动康复训练。术后第4周起,对照组继续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另外接受强化本体感觉训练治疗,20min/次,1次/日,5日/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4周、第6周和第8周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Holden步行功能评分及动态平衡仪本体感觉评分的差异。结果术后第4周和第6周随访,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周随访,治疗组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Holden步行功能评分及动态平衡仪本体感觉评分分别为67.99±9.23、4.22±0.79、0.21±0.07,对照组分别为62.88±9.68、3.82±0.77、0.25±0.07,两组患者各项评分与第4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本体感觉训练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下肢运动控制能力;且随治疗时间延长,其疗效更为明显。

  • 标签: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本体感觉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 常规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振动结合运动训练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ACL重建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ACL重建术后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每次30~40 min,每日1次,每周5 d,疗程10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从术后第2周开始,每次增加8~10 min的全身振动训练,振动频率从10 Hz开始逐渐增加至30Hz。术前及术后10周,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PC708静态平衡评定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术前,两组患者LK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睁眼、闭眼状态下静态平衡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术前比较,两组患者LKS评分均增高(P<0.05)。与对照组术后10周比较,治疗组LKS评分[(75.51±7.27)分]较高(P<0.05)。与组内术前比较,对照组术后10周睁眼状态下压力中心X轴、覆盖90%椭圆区域面积、LFS指数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术后10周睁眼状态下、两组患者术后10周闭眼状态下各项静态平衡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术后10周比较,治疗组术后10周睁眼及闭眼状态下各项静态平衡指标均较为优异(P<0.05)。结论ACL重建术后,早期进行全身振动结合运动训练可以改善ACL重建术后患者的静态稳定性和关节功能。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全身振动 运动治疗 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采用早期康复康训练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1年1-8月期间收诊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共计148例,按随机字母表分组法分为早期组(n=74)和参照组(n=74),在参照组患者中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在早期组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康训练,比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结果:早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采用早期康复康训练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理想,具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早期康复康训练 膝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