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重度肺气肿由于肺过度充气,导致缺氧症状甚至呼吸衰竭,是不可逆转的进行性发展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药物治疗效果差。经过不断探索,外科肺减容术和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支气管镜活瓣置入肺减容术是目前唯一可逆的、并达到临床应用证据水平的内科肺减容术,具有与外科肺减容术相同的获益,但侵入性更小、并发症和病死率更低,已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指南、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推荐作为重度肺气肿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支气管内活瓣可致靶肺叶不张,降低肺过度充气,最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手术的成功取决于精准的患者选择、靶肺叶确定以及靶肺叶和临近肺叶间无侧支通气。现已证明,无论异质型或均质型肺气肿均可获益,对术后并发症的预知和积极管理可最大程度减少手术相关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患者内镜复查依从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普查方式,通过问卷调查联合电话回访采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院行ESD治疗的患者资料,问卷调查时间从2019-05-01开始,截至2020-07-31。整理分析患者内镜复查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患者复查的原因,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找影响内镜复查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到413例患者的调查问卷,其中331例(80.1%)内镜复查依从性好,82例(19.9%)内镜复查依从性差。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构成(χ2=4.68,P=0.034)、病变性质构成(χ2=10.10,P=0.002)、文化程度构成(χ2=4.00,P=0.049)、可支配收入构成(χ2=7.00,P=0.009)、工作状况构成(χ2=11.29,P=0.004)、医疗保险种类构成(χ2=13.59,P=0.001)影响患者内镜复查依从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种类的医疗保险下,黏膜下病变患者比黏膜病变患者达到依从性好的可能性更低(P<0.001,OR=0.383,95%CI:0.227~0.644);在相同的病变性质下,城镇医疗保险患者比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患者达到依从性好的可能性更高(P<0.001,OR=2.938,95%CI:1.696~5.090)。结论ESD术后患者内镜复查的依从性与病变性质、医疗保险种类和对疾病认知密切相关。黏膜下病变患者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患者更有可能依从性不佳,应多加重视;同时,加强患者疾病认知教育,对提高复查依从性非常必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术中、术后并发出血、穿孔的内镜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行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598例,并发出血11例,其中早发性出血(术中至术后24小时内)4例,迟发性出血7例(术后24小时以上至1周),术中并发穿孔1例,均通过肠镜进行止血、肠修补处理。结果12例均通过肠镜成功进行止血及修补,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对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并发出血、穿孔,于肠镜下进行止血和肠修补是可行、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超声内镜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并评价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中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早期胃癌患者43例,分别应用超声内镜和CT诊断方案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评价两种诊断方案的准确性。在明确患者病症后,采用内镜下微创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评价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完全康复,未见复发患者;并且实验结果中,超声内镜诊断方案较CT诊断方案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内镜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单纯应用CT诊断方案的效果更好。而内镜下微创手术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微创手术,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类癌是一类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近60%类癌发生在消化道,直肠类癌发病率约占消化道类癌20%~55%,占类癌总发病率10%~17%[1-3]。直肠类癌组织分化与良性肿瘤相似,病理组织学表现却与恶性肿瘤相似,具有强烈恶变倾向及容易复发和发生转移等特点,加之发病缓慢、起病隐匿,在临床上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4]。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直肠类癌的检出率有所提高[5],尤其是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内镜技术的兴起,直肠类癌的内镜下治疗逐步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我们通过对2016年4月~2018年4月于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通过超声内镜诊断并经ESD治疗的类癌患者23例进行临床分析,进一步评价超声内镜联合ESD治疗在直肠类癌诊疗中应用价值,并评价其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