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美国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GarySnyder)于1958年在美国《常春藤评论》杂志上发表了译著《寒山诗二十四首》,数量虽小,但影响深远,使在中国文学史上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的唐代诗人寒山和他的诗篇在美国大放异彩,成为中国文化外译中的经典案例,并一度成为美国年轻一代追捧的精神偶像。寒山及其诗作在美国广为流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以拉斐尔的改写理论为基础,以斯奈德的寒山诗英译为研究对象,从诗学、意识形态、赞助人等因素出发,阐述翻译过程中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和操控,以便探析寒山热的深层原因。
简介:诗歌的语言是一个诗人表达感情的基础,优秀的诗歌的语言往往是极富有张力的,而诗歌语言是否富有张力也成为衡量一个诗人创作能力的重要标准。作为美国'垮掉派'代表人物之一——加里·斯奈德其诗歌作品就极其富有自然的语言张力。他远离大都市生活的喧嚣,将创作对象指向自然万物,他将自己的沉思蕴含在各种大自然的意象中,他用诗歌文学中最接近事物本真的东西对抗整个社会的失衡。他的诗歌中的语言张力主要体现在审关内涵、自然形象、诗歌语义和画面意蕴四个方面,只有深入理解加里·斯奈德的诗歌,才能体会他诗歌中的自然语言张力。
简介:
简介:摘要中国唐朝诗人寒山子虽在国内鲜为人知,在海外却得到了广泛传播,引起了一阵阵的“寒山热”,成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型代表。美国著名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深受寒山影响,从行为、创作到精神上都师仰寒山。本文拟从诗学创作风格和生态哲学观两大方面论证寒山对加里?斯奈德的影响,并对加里?斯奈德受本土意识制约而对寒山这一异质文化的“自我化”、“美国化”这一现象作出阐释。
简介:"争奈"始见于唐诗中,属于跨层结构,是"争奈X何"的省略式。晚唐五代以后这种省略式扩展到了非韵文中,开始了词汇化,到元代彻底完成。省略和重新分析是"争奈"词汇化的重要机制。在词汇化过程中,"争奈"逐渐丧失了反诘语气,同时逐渐获得了转折连词的关联功能。
简介:法国著名画家爱德华·马奈(1832~1883)被认为是第一位现代画家,他的画风给予了印象派很多灵感。马奈对生活的直观视角令人耳目一新,他在画中对所见事物的诠释自然而非凡,因此印象派画家将他奉为无冕领袖。
简介:本文旨在梳理俄罗斯评论界近期内对作家布宁研究的新状况,如对其创作主题的哲学诗学界定,对其生平研究方法的出新,对其作品的全面出版等.布宁研究的新状况,反映了俄罗斯文学理论界当下的价值取向.
简介:“塔布”或“塔怖”是“taboo”一词的音译,具体地说“塔布适用于实物、动植物、人、地方、言语和名字,或者行为。”
简介:临猗方言中的结构助词很不发达,仅有的两个结构助词"奈"与"哩"在功能上处于互补分布状态."奈"可以出现在定中关系和"的"字结构中,"哩"只出现在"的"字结构中.在"的"字结构中,"奈"仅限于领属关系,"哩"仅限于非领属关系."奈"与"哩"都应是远指代词"那"向结构助词功能扩展的结果.是"那"处于不同弱化阶段的语音形式,用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简介: 如果教师需要选择一种生存姿态,我以为应该是"诗意地栖居". 他对真理永远怀有赤子般的虔诚.他追索,他冥思,他叩问,他喜欢将自己简朴的蜗居搭建在离真理最近的地方.他是校园中最善于学习的人,他把新知视作生命的给养,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吸纳着,不知疲倦.……
简介:文章从鼻音韵尾的音值变化和鼻尾韵类的分合关系两个方面考察了兰银官话鼻尾韵的演化。发现兰银官话的鼻尾韵根据中古阳声韵韵摄的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鼻尾弱化和脱落的现象;同时,中占不同的阳声韵韵类、阳声韵和阴声韵韵类之间有合并现象。
简介:文章对汉语方言中894个鼻尾增生语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声母、韵母、声调对鼻尾增生的影响,发现高元音最容易增生鼻尾,低元音增生鼻尾需要有声母条件(声母为鼻音或高气流辅音),声调与鼻尾增生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从音节角度看,汉语方言中C鼻音V高音节的鼻尾增生不仅数量最多,而且地域分布也最广。鼻尾增生是听觉感知所引发的音变。
简介: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中的标志性概念,也是其解构索绪尔符号学的重要工具。认知语言学对象似性的研究可以回溯到雅克布森基于皮尔斯的符号学阐发。然而,本研究发现雅克布森依据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分析和阐发超出了索绪尔对能指与所指之间具有任意性的论述,其对任意性原则的反制是不具有说服力的。本文对皮尔斯符号学理论进行简要回顾,并在此基础上证伪雅克布森的论证,以期廓清象似性和任意性的一些基本问题。
简介:6.铁路交通在联邦德国旅行,最经济和舒适的莫过于乘坐火车了.联邦德国的铁路交通非常发达,全国共有28000公里的铁路线,其中约有11200公里已经实现了电气化。连接各大城市的火车随时都能把您从这个城市送往另一个城市。至于上下班的人们从郊区进城或从城里回家,也都可以搭乘“工作班车”(Berufsverkehr)。
从改写理论视角看斯奈德寒山诗英译
加里·斯奈德诗歌中的自然语言张力
《诗镜论》的三摩地诗德(二)
“墙内开花墙外香”——论寒山对加里·斯奈德的影响
论《诗镜论》的“三摩地”诗德(一)
论索德纳木拉布坦关于文学“主题”概念的独特见解
连词“争奈”探源
理查德·克莱德曼
[法]爱德华·马奈:《娜娜》
布宁研究新述
巴·布林贝赫生平
汉语塔布性质综论——以胶东言语社区塔布为例
贡布嘉与他的《 》
临猗方言的结构助词“奈”与“哩”
诗意地栖居
漫谈代词德译汉
兰银官话鼻尾韵的演化
汉语方言中的鼻尾增生现象
雅克布森对索绪尔的误判
旅德生活常识种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