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通过对北京玉器世家梁家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的描写,重点塑造了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等人物形象,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又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与追求,鞭挞了反人道的陈规陋习和价值观念,形象地说明了穆斯林的某些传统信仰已成为其自身前进的障碍和束缚,穆斯林只有挣脱信仰的绝对束缚,才能更好地发展,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多变,歌颂了纯洁、真挚、美好的爱情及"人最可贵的自由本质";小说明暗双线并进而又主次分明,结构严谨而浑然一体,"京味"浓,民族色彩强;同时,小说也存在着对穆斯林生活礼仪的有些描写有点生硬、韩子奇的性格发展前后之间"跨度"太大等缺憾。
简介:《孟子》七篇未尝有一语提及《易》,亦未见有对《周易》经传之引用,故后儒对于孟子是否知《易》看法各异。赵岐认为孟子"通五经",程颐言"知《易》者莫如孟子",朱熹却持相反意见。程朱二说可视为汉唐经学向两宋理学转型时理学家尊崇"四书"的不同表述,与赵岐在五经独尊的学术背景下言孟子"通五经"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语境截然不同,但其出发点皆为推重孟子其人其书。明末黄道周以其象数《易》学思维阐释《孟子》与《易》之关系,而刘宗周则从其心性学视阈论述之,为认识此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清儒焦循认为"孟子深于《易》",其《孟子正义》在对《孟子》语句、篇章之意蕴及赵岐传意之解读中多处以《易》解《孟》,但因其对宋明理学家解《孟》之成果一概不收,故也失去了对"《孟子》知《易》"这一学术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的可能。围绕《孟子》知《易》展开的各种讨论其实正是各个时代思潮与学者治学个性的综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