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及时对患者心理特点作出临床判断,并及时给予心理矫正及对脑卒中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16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Hopkin's症状清单进行心理问题调查,根据评定结果,分为心理问题组(A组)与心理活动正常组(B组)两组均对入院时及30天时采用ADL评定、欧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ESS)及病残程度分级,对两组的恢复转归进行比较.结果5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且心理问题为多样性,与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相关性.结论Hopkin's症状清单是对脑卒中后心理障碍的一个可靠的辅助诊断手段,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医疗指导意义.并且有效的心理治疗,对脑卒中的预后有明显改善意义.

  • 标签: 心理障碍 脑卒中 Hopkin's症状 心理问题 精神活动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误诊的原因.方法分为误诊组和确诊组,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及诊断资料,并通过统计学分析筛选出造成误诊的危险因素.结果t检验及x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病例在住院次数、病史收集详细程度、临床检查全面程度、重视纵向病程特点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检查不够全面深入是造成误诊的危险因素,住院次数是误诊的保护因素.结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应全面收集病史、全面深入地进行临床检查、诊断时重视病程特点以及对出院患者应加强跟踪随访,这样才可以减少误诊率.

  • 标签: 精神科住院患者 误诊
  • 简介:目的:研究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封建科34年死亡病历回顾性分析。结果:自杀是精神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占53.66%,其中精神分裂症占77.27%,身体疾病导致死亡占46.34%,其中漏诊躯体疾病致抢救不及时的占73.68%。结论:落实干部制度,随时收拣危险物品,按时巡视病房是防自杀的重要措施,认真进行体检,重视实验室检查是防止漏诊躯体疾病的关键。

  • 标签: 住院 精神病 自杀 精神分裂症 漏诊 死亡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标准化健康教育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住我院五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选择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精神科标准健康教育,对照组釆用随机健康教育。研究过程为六个月,研究前后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及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主动参与性明显增加,依从性增强,NOSIE及BPRS研究结束时的评定,经统计学处理,两者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精神科标准健康教育对长期住院患者医院内社会功能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住院患者 社会功能康复 精神分裂症 护理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风险管理预防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的实践及效果。方法:2010年1-12月住院患者采用常规预防跌倒/坠床管理方法,2011年1-12月住院患者采用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管理。比较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结果: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前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为0.88‰,实施后为0.4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风险管理 住院患者 跌倒 坠床
  • 简介:目的分析天津市安定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总院及分院共687例分裂症患者日医嘱微机查询.结果(1)在687例分裂症患者中药物使用频率依次为奋乃静、舒必利、氯氮平、氯丙嗪、维思通、奎地平,换算为氯丙嗪等效剂量后,治疗剂量为13.5~4012mg/d,平均(367±250)mg/d.(2)687例患者中516(75.11%)例患者使用经典抗精神病药,185例(26.92%)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432例(62.88%)为单一用药者,255例(37.11%)患者配合使用2种抗精神病药物,而3种或3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物配用为0例,总计53例(0.08%)患者合并使用抗抑郁剂,106例(15.43%)合并心境稳定剂.(3)合并心境稳定剂频率依次为锂盐46例,丙戊酸钠30例,卡马西平30例.结论目前天津市安定医院处方方式仍以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主,考虑与患者病程较长,大部分患者仍沿用原老医嘱,且长期住院患者受医保及经济负担影响有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处方 用药方式 精神卫生
  • 简介:目的观察住院急性卒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情况;研究卒中后合并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与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连续住院的203例急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以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作为营养学指标,观察其变化趋势。以血清前白蛋白〈200mg/L作为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研究基线资料、主要合并症、神经功能等因素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结果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不同时间点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有下降趋势(P〈0.05)。有110例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住院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4.2%。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合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男性、年龄、合并消化道出血、腹泻、发热、感染、认知功能障碍、卒中后抑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吞咽障碍以及禁食和(或)胃肠减压、胃肠营养等治疗措施与营养不良发生均有相关性(P〈0.05)。年龄(OR=1.725,95%C/2.204~15.4g8)、卒中后抑郁(DR=4.604,g5%CI1.g52~10.860)、NIHSS(OR=1.15g,95%CI1.020~1.316)是卒中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卒中住院患者合并营养不良有较高的发生半。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合并营养不良的发生半逐渐增加。年龄,卒中后抑郁、NIHSS评分是卒中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卒中 营养不良 横断面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病人院内感染情况.方法对自1984年2月~2003年10月住进我院的长期住院精神病人,在胃肠道感染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分析.结果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8.21%,胃肠道的平均期间患病率为26.87%,其感染率高.结论应结合精神病院的特点,对精神病患者特别是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院内感染进一步的监测和防治.

  • 标签: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 院内感染
  • 简介:目的为了解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了105例住院精神病人临床资料。结果105例自杀行为患者中自杀死亡6例,其中男性1例(17%),女性5例(83%),自杀死亡率为5.7%。结论自杀死亡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所以做好女病人的心理疏导,预防自杀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住院病人 精神病 自杀行为 预防措施
  • 简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58例为2001年6月~2002年9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者.人组标准:(1)首次住院;(2)年龄15~60岁;(3)符合CCMD-2-R或CCMD-3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有严重躯体疾病;(2)有原发性癫痫病史;(3)酒精、药物滥用或依赖者;(4)情感障碍或分裂情感障碍.

  • 标签: 首次住院 精神分裂症 临床特点 性别差异 精神科
  • 简介: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护理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5.22±1.24)分,优于对照组的(7.61±1.3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53,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无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现象;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还存在睡眠障碍患者4例,占比为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P﹤05)。结论:护理干预3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睡眠质量可产生积极影响,促进患者及时恢复出院,故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不同健康教育形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自200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口头健康教育结合书面的健康教育形式(A组)及仅予口头健康教育形式(B组),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当时及第七天对入选患者进行脑梗死基本知识的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各抽取部分患者于半年后进行是否坚持服药二级预防的调查。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当时脑梗死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后A组回答的正确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半年后A组坚持服药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宜采用口头教育结合书面的健康教育形式,此比单纯的口头教育使患者对脑梗死二级预防知识的掌握更好及对医嘱的依从性更好。

  • 标签: 脑梗死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焦虑、抑郁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在患者入院及住院第4周时追行两次测评。结果首次SAS,SDS测评显示,所有亲属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01);第二次测评显示,父母SAS及配偶SAS、SDS得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SAS及SDS减分率依次为:其他亲属〉父母〉配偶。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及药物干预。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亲属 SAS SDS 住院精神分裂症 患者亲属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睡眠综合征护理干预对哮喘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泉州市第一医院东街院区ICU病房收治的住院治疗时间较长的哮喘患者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在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中,观察组在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哮喘患者实施睡眠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高护理效率。

  • 标签: 睡眠综合护理干预 哮喘 睡眠质量 满意度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在改善老年呼吸科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呼吸科住院患者188例,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模式的情况,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分别给予患者分阶段护理和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睡眠情况以及生命质量情况进行评分后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及时性、护理整体性、护理连续性、护理舒适性等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效率、嗜睡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护理能够改善老年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情况,是临床实施护理实践的理想方式之一。

  • 标签: 分阶段护理 呼吸科 住院患者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建立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对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预警、监控及干预,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网络对新入院患者住院期间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录入,系统进行自动筛选并对达到或超过阈值的高风险人群进行预警提示,护理单元根据风险类别实施干预措施并进行风险监控传报,实行院-科-护理单元三级实时跟踪监控,对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前瞻管理。结果: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实施1年来,住院患者护理风险监控上报阳性情况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之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提高了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及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了护理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住院患者 护理风险 评估预警 监控传报 护理安全
  • 简介:目的:提高住院患者急诊血标本传送合格率,保证临床治疗护理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对住院患者急诊血标本传送环节进行改善。结果:住院患者急诊血标本传送合格率由21.20%提高到8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充分发挥人员积极性,规范工作行为,改善工作质量,提高住院患者急诊血标本传送合格率。

  • 标签: 品管圈 急诊 血标本 传送 合格率
  • 简介:卒中患者急性期治疗阶段是治疗的关键时期。卒中医疗的统一的、模式化的方法目的是预防卒中进展、卒中复发、卒中并发症及规范卒中后治疗等。指南采用的证据类别及等级的定义如下:

  • 标签: 阿尔伯塔 加拿大 卒中 指南
  • 简介:目的:观察强化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与治疗效能感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辽宁省军区丹东第一干休所卫生所收治的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按照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睡眠情况(AIS评分)及治疗效能感(GSES评分)。结果:护理前2组的AIS评分及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的评分持续改善,且观察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与治疗效能感的影响相对更好,在本类老年患者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强化心理护理 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 睡眠障碍 治疗效能感
  • 简介:目的对比开放病房管理与封闭病房管理对精神分裂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对以阴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院内康复治疗训练。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治疗3,6,9,12个月后对疗效评定及分析。结果开放病房与封闭病房比较,康复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开放病房治疗从6个月开始,社会功能、卫生能力、生活能力提高及社交能力均有改善。结论开放病房治疗对慢性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改善有明显的促进。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 治疗结果 开放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