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住院患者的日间护理。方法:选取我院精神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9例精神类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住院常规护理,但研究组增加日间护理内容,对两组精神疾病患者护理后各项功能指标进行评分和对比 。结果:对选取的69例精神住院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统计,研究组社会功能评分为(2.67±1.01)低于对照组的(3.88±1.62),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对发生风险事件统计,研究组为2.8%,对照组为14.7%,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日间护理内容,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各项社会功能评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适合在精神病房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科 住院患者 日间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住院患者的日间护理。方法:选取我院精神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9例精神类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住院常规护理,但研究组增加日间护理内容,对两组精神疾病患者护理后各项功能指标进行评分和对比 。结果:对选取的69例精神住院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统计,研究组社会功能评分为(2.67±1.01)低于对照组的(3.88±1.62),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对发生风险事件统计,研究组为2.8%,对照组为14.7%,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日间护理内容,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各项社会功能评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适合在精神病房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科 住院患者 日间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住院患者误诊的原因.方法分为误诊组和确诊组,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及诊断资料,并通过统计学分析筛选出造成误诊的危险因素.结果t检验及x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病例在住院次数、病史收集详细程度、临床检查全面程度、重视纵向病程特点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检查不够全面深入是造成误诊的危险因素,住院次数是误诊的保护因素.结论对精神住院患者应全面收集病史、全面深入地进行临床检查、诊断时重视病程特点以及对出院患者应加强跟踪随访,这样才可以减少误诊率.

  • 标签: 精神科住院患者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住院患者猝死的特点,以便降低精神住院患者的猝死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1995年至2010年在我院住院期间发生猝死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与研究组同性别、相同或相近年龄、入院时间及在猝死者当日仍住院的非死亡病例作为对照组,11匹配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共有24例住院精神患者发生猝死,猝死发生率为1.66‰,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合并躯体疾病及心电图异常的情况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猝死患者中伴有躯体疾病及心电图异常者较多,对此类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应格外注意。

  • 标签: 精神科 猝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23例精神疾病并发肠梗阻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6月—2018年6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患者,在并发肠梗阻后,对其进行保守治疗和护理,能够促使患者有效康复。结论对在精神住院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出现肠梗阻的概率,并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精神科肠梗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的风险管理。方法通过对精神住院患者静脉输液风险因素的评估,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改进静脉输液架的设置,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能力。结论对精神住院患者加强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静脉输液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住院精神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实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促进疾病康复,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谈,总结出影响睡眠的因素,并给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问卷了我院96个住院病人中入睡困难50例,早醒31例,不能熟睡11例,睡眠时间缩短4例,失眠与精神症状、环境、心里社会因素、个人问题、家庭问题等因素有关。结论提高住院精神患者的睡眠质量,可稳定患者情绪,促进疾病康复,可见睡眠对精神病人尤为重要。

  • 标签: 精神病住院患者 失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精神患者住院药物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收50例老年精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患者使用的抗精神药物主要为利培酮、奥氮平、奋乃静、喹硫平。老年患者身体同时存在其他疾病均给予相应的降压降糖降脂治疗,50例患者的其他药物使用情况为降糖药以二甲双胍、格列本脲为主;降压药以卡托普利、心可舒为主;保肝利胆药物为肝泰乐和消炎利胆片。结论我院老年精神患者以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同时使用小剂量其他药物注重身体疾病的治疗。

  • 标签: 老年精神科患者 药物治疗 方法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患者住院期间所使用的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16年住院超过90例老年住院精神患者进行精神药物及内科药物应用状况调查,其中,男性49例,女性41例。结果90例患者精神疾病药物应用情况为以奥氮平为主43.3%;其次为查硫平,占36.7%,然后是阿立呱哇及氟西汀等;76例患者为单一用药,14例患者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90例患者的其他药物应用情况为降糖药以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为主,分别占32.2%,36.%;降压药以卡托普利、心可舒为主,分别占13.3%、23.3%。结论我院住院老年精神患者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合理,无明显滥用现象,并重视躯体疾病的诊疗。

  • 标签: 老年性精神病 抗精神病药物 探讨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改革深入开展,在对老年精神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过程,需要结合老年精神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住院药物治疗方案研究,制定更加高效的治疗体系,提高老年精神患者治愈水平。通过进一步分析,结合老年精神患者临床特征,提出了具体的药物治疗方法,并总结了提高治疗水平的建议,旨在加强实践研究水平,从而为医院开展老年精神患者治疗工作提供有效建议。

  • 标签: 老年 精神科患者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通过对住院精神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实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促进疾病康复,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谈,总结出影响睡眠的因素,并给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问卷了我院96个住院病人中入睡困难50例,早醒31例,不能熟睡11例,睡眠时间缩短4例,失眠与精神症状、环境、心里社会因素、个人问题、家庭问题等因素有关。结论:提高住院精神患者的睡眠质量,可稳定患者情绪,促进疾病康复,可见睡眠对精神病人尤为重要。

  • 标签: 精神病住院患者 失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精神会诊特点。方法选取93例住院患者精神会诊情况进行分析,包含会诊原因、会诊科室、诊断结果以及人口学资料等。结果存在精神障碍史与老年患者是会诊的主要对象;会诊科室主要有内科、外科、急诊、重症监护室,其中内科主要来源于神经内科、心内科以及老年内科,外科患者主要来自骨科、普外科。患者多因存在焦虑、抑郁或精神病发病、睡眠问题、物质应用障碍等原因会诊;会诊结果主要有焦虑障碍、抑郁障碍、认知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相关疾病、睡眠障碍以及物质应用障碍。结论为提高治疗效果,综合医院应加强与精神的联络服务。

  • 标签: 综合医院 精神科 住院患者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住院患者意外事件原因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精神住院并发生意外事件的患者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住院患者共4132例,发生意外事件70例,发生率为1.69%,其中发生意外事件的原发疾病中精神病为主(81.4%),主要意外事件类型为他伤,外逃,摔伤等,意外事件结果死亡4例,右股骨骨折2例,有肱骨骨折2例,他伤,自伤,摔伤导致的清创缝合32例。结论对于精神住院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看护,提高责任心,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以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精神科 意外事件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神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根因分析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上报的45例跌倒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中午、下午、傍晚为跌倒发生的薄弱时段,病房是跌倒发生的主要地点,健康因素为跌倒发生原因,安定的使用较其他药物跌倒的风险高;两联或三联用药跌倒风险高于单一用药;有陪护跌倒发生率低于无陪护患者。结论患者跌倒有一定的共性,识别与全面评估是预防跌倒的重中之重,其次就是针对重点时段、薄弱环节制定可行的护理措施,是避免跌倒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精神科住院患者 跌倒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作者从糖尿病疾病特点以及精神患者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糖尿病预防,药物治疗,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方面,阐述了住院精神患者的糖尿病护理重点。

  • 标签: 精神科 糖尿病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前精神患者住院时约束率占29.31%,约束对住院精神患者可带来不同程度的身心及社会影响。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法律方面的争论,从优质护理服务来看,对约束措施的不同态度,激发着精神医护人员不得不采取减少约束使用率,以增加患者的满意率。

  • 标签: 精神科患者 约束使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精神护理管理中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我院精神收治的 6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对其展开交叉分组,命名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并为其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命名另一组为研究组并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两种护理服务的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评分与患者家属护理满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优质护理服务下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安全及感染控制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服务下( 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所接受护理措施的满意度,从根本上提升精神整体护理工作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精神科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目前,我国大部分精神病医院仍是封闭和半封闭的管理模式。然而由于疾病的性质,需住院时间较长,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对家庭、社会的了解较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精神病人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受重视,对于急性期患者不宜探视,病情稳定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应争取家属适当探视有利于疾病康复。这个时期亲属探视是对疾病恢复的重要环节,现对亲属探视精神住院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时机、作用、临床观察显示如下。

  • 标签: 精神患者 探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患者住院期间的探视干预方法,探视时机,探视作用和探视需要。方法选择60例住院精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期患者不宜探视,缓解期应争取家属适当探视有利于疾病康复。结论掌握适当的探视时机,是促进精神患者疾病康复的重要环节。

  • 标签: 精神患者 探视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