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引起不良反应的报告屡屡见诸一些专业学术刊物,媒体也时有相关报道.2005年甚至有“取消中药注射剂”的强势呼吁。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3年1月~2005年6月接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就有1006例。这不但给广大患者也给许多临床医生带来疑虑:中药注射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良反应?都有哪些不良反应?还应不应该使用中药注射剂?该怎样使用更安全?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 临床医生 学术刊物 监测中心
  • 简介:现代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首先发现氮芥类药物,目的是杀死肿瘤细胞,但缺乏选择性,50年代末根据设想合成了环磷酰胺和氟尿嘧啶,70年代蒽环类和铂类药物进入临床实践,都是抗肿瘤药物发展的里程碑。以后,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新的衍生物,新的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癌植物药等相继出现,包括20年前上市的紫杉类药物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但选择性仍不够。

  • 标签: 分子靶向治疗 不良反应 免疫抑制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76岁,因咳嗽、咳痰,于2001年3月28日在齐鲁医院就诊,经CT检查示:右肾癌并双肺转移,为进一步治疗于2001年6月18日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既往对白蛋白过敏,住院第一天即给予生物治疗:NS500ml+TNF180万"ivdrip,4-5小时缓慢静滴.用药5分钟左右,患者出现胸闷、憋气、寒颤.测体温38.6℃,即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2升/分,肌肉注射安定10mg,地塞米松5mg,非那根25mg,同时口服消炎痛25mg,并停止输液,半小时后缓解.

  • 标签: 药物过敏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 INF 药物治疗 肾癌
  • 简介: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骨髓功能、肝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52例),在化疗同时予以GSH。对照组(50例),单纯化疗。同时观察两组在骨髓抑制(白细胞)、肝功能损害(谷丙转氨酶)上的差异。结果:预防组和对照组白细胞下降分别是46.15%(24/52)和72.00%(36/50);Ⅰ度-Ⅳ度白细胞减少分比分别为40.98%(84/205)和67.55%(102/151);影响化疗分别为5.37%(11/205)和17.22%(26/151),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化疗后ALT异常预防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4.55%(19/55)和74%(37/50);ALT异常分别为20%(41/205)和65.56%(99/151);影响化疗分别为3.41%(7/205)和19.21%(29/151),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GSH用于缓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毒副反应疗效显著,在保证化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化疗 毒副反应
  • 简介: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常牵涉到许多基因异常及信号传导异常,因此抗肿瘤药物也会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伤,引起多种毒副作用,尤其是心血管不良反应。严重的心血管毒性可危及患者生命甚至造成死亡。对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认识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时有效地做出处理。

  • 标签: 靶向治疗 心血管不良反应
  • 简介:手术、放化疗作为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虽有一定疗效,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中医药疗法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的方法,对放化疗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本文总结中医药疗法在癌症放化疗不良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 标签: 放疗 化疗 中医药疗法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CRP与其病理特点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2001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105例Ⅲ和Ⅳ期未手术肺癌患者,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4周左右,同时检测血清CRP和CEA,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肺鳞癌基线血清CRP为24.57±33.38,高于肺腺癌10.11±18.35和小细胞肺癌8.12±10.32;治疗前、后血清CRP变化与生存相关(P〈0.05),治疗前、后血清CRP和CEA联合检测结果与生存情况密切相关(P〈0.01)。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治疗后CRP变化和化疗次数与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血清CRP可以作为肺癌诊断分型和判断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 标签: 肺癌 血清CRP CEA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定能否有效调控肝癌患者手术的应激反应。方法:选择肝癌手术患者60例,年龄30-60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D组和C组。一组注射器内放入200μg的右旋美托咪定,一组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配制和标记均由不参与本实验的麻醉医生完成。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前15min内给予试验药物负荷剂量0.4μg/kg,并随后以0.2μg·kg^-1·h^-1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记录患者麻醉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即刻(T3)、术中探查(T4)、拔管即刻(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在T0、T2、T4、T5时刻抽取静脉血标本,检测血糖、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30min(T6)和术后60min(T7)的Aldrete评分;记录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和术后要求镇痛的人数。结果:C组T2、T5时HR、MAP较T0有明显升高,而D组仅轻度升高,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所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增高,但C组显著增高(P〈0.05);血糖水平T4、T5时刻D组比C组低(P〈0.05);D组术后发生躁动和要求镇痛的人数少于C组(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能有效控制肝癌手术术中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并有效调控机体儿茶酚胺和血糖水平,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并且不影响术后苏醒时间,提高肝癌患者术后的舒适度。

  • 标签: 右旋美托咪定 应激反应 肝癌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致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其预防和处理对策。方法:对6例奥沙利铂过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例患者自第2周期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无其他不适,1例患者在第10周期出现发热症状,并于第15周期出现Ⅱ度过敏反应,2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身瘙痒、皮疹,1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1例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结论:奥沙利铂过敏临床并不罕见,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个体差异性较大,部分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临床上需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奥沙利铂 发热 过敏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阿瑞匹坦预防胃癌术后患者行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所致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2周期的胃癌术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化疗第一周期使用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二联方案预防呕吐,第二周期使用阿瑞匹坦+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三联方案预防呕吐。记录患者化疗开始后7天的恶心呕吐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化疗第一周期后有67.6%患者呕吐达到完全缓解,化疗第二周期后有85.3%的患者呕吐达到完全缓解(P〈0.01)。在延迟性呕吐预防效果的比较中,二联方案呕吐控制率为70.6%,加入阿瑞匹坦后提高到92.6%(P〈0.01)。第二周期化疗后VAS评分(92.3)明显高于第一周期化疗后的89.2(P〈0.01)。结论胃癌术后患者使用阿瑞匹坦+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预防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良好,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阿瑞匹坦 奥沙利铂 胃癌 术后化疗 呕吐 化疗反应
  • 简介:背景与目的:替莫唑胺越来越广泛地用于胶质瘤的治疗,其不良反应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探讨替莫唑胺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后果、影响因素、防治原则。方法: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使用替莫唑胺治疗的胶质瘤患者的资料,包括肿瘤级别,是否行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替莫唑胺化疗期间血常规、血生化检查,不良反应等。依据药物毒副反应判定标准NCI-CTC3.0对不良反应进行判定。结果:共有123例患者使用替莫唑胺,年龄23~81岁,中位年龄46岁,男性65例,女性58例。高级别胶质瘤81例,其中术后行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32例,单用替莫唑胺辅助治疗49例,低级别胶质瘤42例使用替莫唑胺单纯辅助治疗。血液学毒性发生16例(13.0%),胃肠道反应共54例(44.3%),疲乏46例(37.4%),皮肤病变6例(4.9%),一过性视物模糊8例(6.5%)。除3例血液学毒性3-4级外,其余毒性均为1-2级。其中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术后行替莫唑胺同步放疗的患者高于单纯替莫唑胺化疗者。肿瘤级别对不良反应无影响。结论:替莫唑胺不良反应相对轻微,偶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密切监测。女性患者、进行过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如何控制其不良反应,仍值得探讨。

  • 标签: 替莫唑胺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同步放化疗
  • 简介:目的观察奈西雅预防宫预癌化疗所致胃肠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格拉司琼比较。方法对收治的宫预癌32例,随机分为奈西雅组和格拉司琼组(A组和B组),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化疗后0~6h,奈西雅对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控制率与格拉司琼相似,但在0~24h,奈西雅组对食欲不振的改善率为68.8%,明显优于格拉司琼对食欲不振的改善率(43.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主要为头痛。结论奈西雅能有效预防化疗药物所致胃肠反应,作用时间长,是良好的化疗止吐药。

  • 标签: 奈西雅 格拉司琼 食欲不振 癌化 化疗 预防
  • 简介:目的通过监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价其对妊娠期子宫肌瘤退行性变的诊疗价值.方法选择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有临床症状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退行性变患者22例作为研究组,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但无退行性变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C反应蛋白值情况.结果研究组CRP值为(22.06±10.96)mg/L,对照组CRP值为(3.79±1.58)mg/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CRP对早期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退行性变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反应蛋白 妊娠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退行性变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ONS)在减少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我科在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60例胃癌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患者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进行胃癌根治术后第7天,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和治疗的基础,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服营养补充。比较两组患者第4次、第8次化疗后的营养状态(PG-SGA评分)和化疗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第4次化疗和第8次化疗,试验组PG-SG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ONS可以改善胃癌术后行辅助化疗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化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 标签: 口服营养补充 胃癌 术后化疗
  • 简介:背景与目的: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影响肿瘤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PS-341作为第-个经研究证实并被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可以通过JNK通路诱导体外胶质瘤细胞凋亡。然而,PS-341在诱导细胞凋亡的同时,还将促进热休克蛋白(HSPs)的表达。HSPs有保护细胞对抗应激的作用。本研究中,我们将探索HSPs是否能保护胶质瘤细胞对抗PS-341诱导的细胞凋亡,以及抑制HSPs表达是否能够增强PS-341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方法:通过使用热休克蛋白抑制剂、亚致死热处理的方法调节胶质瘤细胞中HSPs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技术、台盼蓝排斥实验和Westernblotting等方法检测PS-341诱导的细胞损害。结果:胶质瘤细胞经PS-341处理后,HSPs的表达上调。抑制HSPs的表达,PS-341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显著增强。结论:胶质瘤细胞中,HSPs可以保护PS-341诱导的细胞凋亡。PS-431联合应用HSPs抑制剂将增强胶质瘤细胞凋亡,这有望成为-种新的胶质瘤治疗途径。

  • 标签: 胶质瘤 PS-341 HSPS
  • 简介: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抑制高危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疗效.方法将50例高危胃肠肿瘤患者术后随机分成生长抑素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接受相同的抑酸、静脉补渍及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第1d加用生长抑素(思他宁)6mg,维持24h,连续5d.所有患者均于术后开始该治疗前和术后第6d空腹抽血桩白介索6(IL-6)、白介素8(IL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两组患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差异.在开始本治疗前,治疗组IL-6、IL-8、TNF-α水平分别为(27.90±14.23)、(33.45±11.53)、(30.17±6.72)pg/ml,对照组为(29.89±14.15)、(32.69±11.78)、(29.35±6.85)pg/m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完成本治疗后,治疗组IL-6、IL-8、TNF-α水平分别为(18.40±3.21)、(26.87±4.37)、(20.18±5.68)pg/ml,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为(27.45±13.38)、(31.33±5.02)、(28.03±6.26)pg/ml,与治疗前比较,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下降幅度大(P(0.05).APACHEⅡ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5%和25%,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长抑素可有效抑制胃肠肿瘤术后全身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生长抑素 胃肠肿瘤 细胞固子 APACHEⅡ评分
  • 简介:目的观察腹腔热灌注化疗(intraperitonealhyperthermicperfusionchemotherapy,IHPC)治疗腹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37例胃肠癌手术患者和7例恶性腹水患者使用BR-TRG-Ⅱ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进行IHPC,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评估其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44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7例恶性腹水患者中5例腹水患者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100%;患者生存质量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治疗前为(57.14±7.56),治疗后上升为(80.00±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血压偏低、脉搏偏快、高热发生率分别为6.8%、20.5%、6.8%,低蛋白、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68.2%和18.2%.化疗药物引起Ⅰ/Ⅱ度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肾毒性的发生率分别为8.8%、23.5%、2.9%,少见Ⅲ/Ⅳ度毒副反应.10例姑息切除胃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13.2个月,1年生存率达56%.结论IHPC是消除恶性腹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治疗手段,IHPC后毒副反应小,根治术后患者有望能预防腹膜种植复发,改善预后.

  • 标签: 腹部肿瘤 恶性腹水 腹腔热灌注化疗 毒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化疗不良反应、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对80例胃癌化疗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评估其营养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无营养风险组(NRS2002〈3分,n=42)及营养风险组(NRS2002≥3分,n=38),比较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近期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无营养风险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明显高于营养风险组(P﹤0.01);无营养风险组胃肠道、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及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营养风险组(P﹤0.05);无营养风险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营养风险组(P﹤0.05);无营养风险组患者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5个维度评分及总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营养风险组(P﹤0.01)。结论营养不良状况可能增加胃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患者化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因此化疗期间应加强患者营养干预。

  • 标签: 胃癌 化疗 营养状况 化疗不良反应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急诊恶性肿瘤患者早期感染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诊恶性肿瘤早期感染患者6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未感染患者60例为对照组。均于入院后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降钙素原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含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阳性率及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含量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单项诊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恶性肿瘤患者早期感染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恶性肿瘤 早期感染
  • 简介:厄洛替尼及吉非替尼系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阻断细胞内受体中的ATP结合位点,阻止下游信号的传递而产生抑制肿瘤作用。目前厄洛替尼(Erlotinib,F.Hoffmann-LaRocheLtd,Basel,Switzerland)及吉非替尼(Gefitinib,AstraZeneca,London,UK)被中国SFDA批准用于含铂方案治疗失败的NSCLC的治疗,厄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则是晚期胰腺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EGFR单抗主要通过阻断受体的胞外部分而阻止依赖配体的活化及下游信号的传递。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皮肤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