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与胃食管反流(GERD)和Barrett食管(BE)流行学、发生机理、疗效影响等方面阐述了Hp与GERD、BE关系,介绍了目前仍存在一些争议,建议进一步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胃食管反流病 BARRETT食管
  • 简介:虽然胃癌发生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在世界上肿瘤致死原因中占第二位。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胃癌发生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否通过根除Hp来降低胃癌发生危险性始终是近年来关注热点。筛查胃癌高危人群以期早期诊断,识别胃癌危险因素也一直是实施干预策略主要目标。本文对Hp与胃癌关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胃癌 幽门螺杆菌 根除治疗 预防
  • 简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主要病因.与胃腺癌、B细胞淋巴瘤发生亦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该菌列为I类致癌因子。现有的根除Hp手段主要是联合应用抑酸剂及二或三种抗生素,但Hp感染普遍性、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以及病人低依从性等限制了抗菌疗法成功使用,进行免疫防治研究十分迫切。已有许多学者对免疫接种防治Hp可行性、免疫原及佐剂选择、动物模型建立以及免疫保护机制等进行了相当程度探讨。本文就这一领域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慢性活动性胃炎 抑酸剂 胃腺癌 B细胞淋巴瘤 Hp感染
  • 简介:胃癌在中国癌症死亡最常见原因中位居第二。90%以上胃癌被认为是胃黏膜长期炎症终末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最主要病因,可导致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最终发生胃癌(Correa提出肠型胃癌发生过程)。这一已被完全了解胃癌发生自然史为胃癌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策略提供了合理依据。大量证据表明,一级预防(根除幽门螺杆菌)与二级预防(内镜筛查和随访)联合策略可预防或限制胃癌发生进程。本文旨在强调胃癌一级预防重要性。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感染 根除 胃肿瘤 预防 一级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硝唑10d序贯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价值。方法86例慢性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镜胃窦部快速尿素酶试验(RUT),^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均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6例,行10d序贯疗法.前5d应用雷贝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1.0g。Bid。后5d雷贝拉唑20mg,Bid,克拉霉素0.5g,Bid,奥硝唑0.5g,Bid。对照组40例,应用雷贝拉唑20mg,Bid,克拉霉素0.5g,Bid,阿莫西林1,0g,Bid,10d。结果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RUT及^14C-UBT,两者均阴性,试验组41例,89.1%,明显高于对照组27例6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副作用发生率,试验组3例,6.5%,对照组12例,30.0%,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1)。结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硝唑联合质子泵抑制药10日序贯疗法可以明显提高Hp根除率。

  • 标签: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奥硝唑 幽门螺杆菌 根除
  • 简介:幽门螺杆菌(H.pylori)可引起消化性溃疡,是胃癌危险因素之一。H.pylori感染普遍存在,而且其基因具有很强种系地理结构(phylogeographicstructure)。提示其多态性可反映人类种系地理特征和迁徙史。2003年,我们将370株H.pylori菌株分为4个主要种群。这些菌株地理起源反映了人类居留史上重要事件,如玻里尼西亚和美洲殖民地化,以及非洲班图人迁徙。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H.PYLORI感染 人类 非洲 渊源 地理特征
  • 简介:材料与方法同期检出胃粘膜病变共302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96例;肠上皮化生(IM)51例;异型增生(DYS)23例.每例于胃窦大小弯侧,胃体大小弯则取粘膜组织4块,分别进行HE染色病理检查和Hp染色Warthin-starry染色.以镜下见到棕黑色典型Hp菌体为Hp阳性.

  • 标签: 胃癌前病变 幽门螺杆菌 肠上皮化生 HP阳性 胃体 胃粘膜病变
  • 简介:中华医学会消化学分会全国幽门螺杆菌(H.pylori)共识和流调工作会议于2003年10月10-14日在安徽省桐城市举行。参加会议有中华医学会肖梓仁副会长、消化学分会名誉主委萧树东教授、绝大部分顾问和常委、H.pylori学组和H.pylori科研协作组全体成员,以及各省市消化分会主委等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消化病学分会 幽门螺杆菌 流调工作会议 消化不良
  • 简介:1999年海南会议上提出并经全国消化学术会议确认"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共识意见"于2000年发表至今已3年余.3年多来,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ylori,或简写为HP或Hp)一些重要问题又有了新认识.2000年欧洲Maastricht-2共识报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2002年第三届全国H.pylori会议上广泛听取了各位专家对"共识"意见后,又经2003年安徽桐城中华全国H.pylori共识会议审核修订,现提出新H.pylori共识意见,以便在推广应用中充实和完善.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安徽省 2003年 桐城市 诊断 抗生素
  • 简介:大量研究表明,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重要致病因素,我们通过调查,分析老年胃病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性 胃病 幽门螺杆菌 细菌感染 HP 慢性胃炎
  • 简介:目的研究酪酸茵在幽门螺杆菌治疗中价值。方法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酪酸茵(米雅BM)及三联疗法,对照组使用三联疗法,分别观察副反应发生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3.6%,副反应发生率为12.8%;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8%,副反应发生率为30%,两组相比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酪酸茵能显著减少Hp根治中副反应发生率,且能提高幽门螺杆菌根治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酪酸菌 幽门螺杆菌 治疗 三联疗法
  • 简介:目的:评估幽门螺杆菌(Hpylori)粪便抗原(HpSA)试验诊断H.pylori感染准确性.方法:应用酶免疫反应原理进行HpSA试验,在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中进行HpSA试验评估.995例因消化不良症状接受胃镜检查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以HpSA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组织学(或培养)方法检测H.pylori.以RUT和组织学(或培养)联合检测作为"金标准",两项试验均阳性者定为H.pylori感染.结果:以光密度值≥0.16为阳性,HpSA检测诊断H.pylori感染敏感性为93.5%(478/511),特异性为94.2%(456/484),阳性预测值为94.5%(478/506),阴性预测值为93.3%(456/489),总检测准确性为93.9%(934/995).结论:HpSA试验是一种简便、准确非侵入性H.pylori感染检测方法.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粪便抗原 多中心研究 酶联免疫反应
  • 简介:常用幽门螺杆菌(H.pylori)诊断方法包括侵入性试验,如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组织学检测、培养等和非侵入性试验,如血清学试验、13C和14C-尿素呼气试验(UBT)、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各种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一.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诊断 因素 尿素酶活性 组织学检测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etrpylori)粘附能力与粘附特征,探讨Hp粘附机理及其致病.方法用10株临床分离Hp对四个6~8月龄胎儿胃粘膜组织进行粘附试验.结果不同Hp粘附能力有很大差别.存在强粘附株和弱粘附株;不同Hp对不同胎儿胃粘膜组织各个部位粘附特征亦有差别.结论Hp可分泌多种粘附素,机体分泌粘附素受体亦多样,它们表达种类以及数量影响粘附结果.

  • 标签: 胃粘膜组织 胎儿 幽门螺杆菌 粘附能力 粘附素 分泌
  • 简介:甲硝唑因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有较好抗菌作用而被用于联合根除治疗方案,但临床滥用甲硝唑、患者依从性差以及初始治疗失败等因素使其产生了全球性耐药问题.其发生率呈迅速上升趋势。虎月燕等调查发现云南地区H.pylori对甲硝唑原发耐药率为67.98%。有鉴于此.本研究从天然药物着手.以期筛选新抗H.pylori天然药物以用于甲硝唑耐药产生后补救治疗.为今后临床应用研究打下基础。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体外抑菌作用 H.PYLORI 实验研 蒲公英 根除治疗方案
  • 简介: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一种螺旋形细菌.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先分离成功H.pylori,并提出其可能是人类慢性胃炎病原菌,从而引起各国学者对H.pylori研究重视.通过十多年大量研究,已经基本确定H.pylori与4种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①慢性胃炎;②消化性溃疡;③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④胃癌.目前对H.pylori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胃息肉关系尚无肯定意见.本文就近年H.pylori相关性上消化道疾病研究新进展作一介绍.一、H.pylori感染后临床结局多样性H.pylori感染是人类最常见慢性感染之一,人群感染率高达40%~70%,感染后可产生不同结局:多数为无任何症状H.pylori携带者,或仅有不同程度慢性胃炎,10%~15%可发生消化性溃疡,极少数可发生胃恶性肿瘤,包括胃癌和MALT淋巴瘤.造成H.pylori感染后临床结局多样性因素主要有H.pylori、宿主和环境因素3方面.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上消化道疾病 胃炎 消化性溃疡 胃癌
  • 简介:本文从幽门螺杆菌(Hp)菌株、宿主、环境等方面分析了Hp根除失败原因,并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处理策略和方法,强调应遵循全国共识意见进行规范化治疗重要性。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根除治疗 耐药 三联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