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传染病。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是人群初筛乙肝携带者以及血液制品乙肝病毒检测的关键步骤。目前我国常用的乙肝血清标志物最常用的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几种血清学检测方法总结如下。

  • 标签: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极肌电图及表面肌电图在神经肌肉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例临床拟诊为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经肌电图检查提示病变损伤的腰神经根,经治疗性诊断造影确定责任盘相。结果5例病例在手术前的腰椎间盘造影结果与MRI检查结果不相吻合,影像学检查没有特异性,不能准确定位病变椎间盘(见表1)。在微创介入治疗中的经典椎间盘造影确定的责任椎间盘和肌电图检查完全一致。结论应用肌电图可以提示隶属神经肌肉疾病的腰神经病损伤的腰神经根,具有治疗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针极肌电图,表面肌电图 神经肌肉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94例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后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后,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74%)高于对照组(57.45%),差异明显(P<0.05);在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髋关节表面置换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1200例非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其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结合测定结果确定低水平HBsAg阳性例数,分析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结果HBsAg阳性122例,HBsAg浓度在5μg/L以下31例,占总数2.58%,占HBsAg阳性人数25.40%;其中HBsAg浓度在1μg/L以下14例,占45.16%;1~2μg/L的5例,占19.35%;2~5μg/L的12例,占35.48%;低水平HBsAg人群进行5项乙肝病毒血清标标志物检测,以HBsAg、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HBc)阳性、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e)阳性模式为主;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仅出现在HBeAg1μg/L以下人群中。结论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临床测定相关低水平血清HBsAg,对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同时检测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标志物,对确定以上人群有促进作用。

  • 标签: 乙肝病毒 表面抗原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对患者的影响以及诊治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期间在我院妇产科确诊为前置胎盘孕妇103例,其中17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为观察组,其余86例孕妇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和新生儿结局。结果对照组阴道首次流血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孕次、距前次妊娠时间等无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央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边缘性、部分性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胎盘植入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发生率、术中输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发生率、围生儿死亡发生率、Apgar评分<7分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保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的安全,围术期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积极的救治措施,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凶险性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参考。方法将50例恙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临床特征。结果分析后,恙虫病的潜伏期为1-3周,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特征性皮损为皮肤焦痂,好发顺序为阴囊、腹股沟、脐周,乳头区、四肢、胸背部和头颈部。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患者症状表现不一,皮肤溃疡焦痂性损害是恙虫病特征性的皮肤表现,该病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及早治疗。

  • 标签: 恙虫病 临床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2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诊断后发现一共有62例患者患上了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患者患上了滤泡癌,还有10例患者为髓样癌的患者,并且经过螺旋CT的方式进行检测后的检出率99.02相比于经过病理诊断进行检测的检出率100%,两种检测方式的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类型中,乳头状癌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诊断过程中为了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医护人员需要使用螺旋CT和病理诊断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诊断,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 微小癌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符合标准为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时间范围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共纳入病例数为60例。60例患儿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均符合第四届全国小儿急救医学研讨会拟订的小儿重症肺炎诊断标准。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PS气管内滴入法,n=30)与对照组(综合疗法,n=30)。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48h、72h,两组氧合指数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重症肺炎 肺表面活性物质 氧合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技术特征。方法选择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CTA)50份,作为CT扫描数据,了解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价值。结果AC长度范围经测量为34.9-54.9mm,平均(45.2±3.8)mm,95%CI经测定为43.4-45.9mm;AB长度范围经测量为33.8-54.7mm,平均(44.3±4.7)mm,95%CI经测定为43.3-45.2mm;BC长度范围为2.7-14.7mm,平均(6.2±2.0)mm,95%CI经测定为5.7-6.6mm。对安全跟离测量,即AC与颈静脉孔间的最短距离,范围为1.2-12.9mm,平均(5.4±2.0)mm,95%CI经测定为4.9-5.7mm。结论在行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时,应用颅骨表面标志与CT重建联合定位,具较高准确性,可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颅骨表面标志 CT重建 乙状窦后入路开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寒爆发疫情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做好我区伤寒疫情防控工作。方法以新疆地区2005年-2014年期间伤寒爆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研究对象,使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伤寒爆发疫情分布情况。结果2005年-2014年期间新疆地区发生7起伤寒疫情,763例相关病例。新疆地区伤寒爆发疫情主要集中在7月-10月,共计578例发病,占比75.75%,属于伤寒爆发疫情的高峰时间。其中学生、农民的发病时间多见于8-9月,5月开始呈增长趋势,7-10月呈高峰,1O-11月呈降低趋势;多见于农民,其次为学生、散居儿童。结论重点关注学生、农民等重点人群,加强病情监测,及早发现,加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同时增强学生、农民对伤寒疾病相关防病知识的了解,切断传染源,积极预防伤寒的发生。

  • 标签: 伤寒 爆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对患者的影响以及诊治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期间在我院妇产科确诊为前置胎盘孕妇103例,其中17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为观察组,其余86例孕妇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和新生儿结局。结果对照组阴道首次流血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孕次、距前次妊娠时间等无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央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边缘性、部分性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胎盘植入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发生率、术中输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发生率、围生儿死亡发生率、Apgar评分<7分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保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的安全,围术期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积极的救治措施,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凶险性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小儿急腹症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所有患儿的X线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急腹症患儿疾病类型、确诊方法类型及其占比,最后归纳出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的X线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结果患儿急腹症种类主要包括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和急性腹膜炎等,不同小儿急腹症的X线影像特征不同。结论小儿急腹症种类多样化,使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多种多样,所以儿科临床医生要根据各种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做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 标签: 小儿急腹症 X线影像特征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肺栓塞患者50例,然后对患者的临床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了解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心电图特点及临床症状。结果经观察了解到呼吸困难、气促是肺栓塞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占总例数的70.00%(34/50),心电图出现特征性变化的为11例,占总例数的22.00%(11/50),所有患者都进行了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均出现了肺动脉内血栓(100.00%)。结论呼吸困难、气促是肺栓塞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的心电图会出现特征性变化,主要确诊方法为肺动脉造影。

  • 标签: 肺栓塞 心电图特征 老年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本院门诊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接收的青年结直肠癌病患120例,回顾性剖析所选病例的病历资料,并作相应的数据统计工作。结果经综合分析后发现,青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较低(8.0%),患病群体以男性为主,多见于30-40岁年龄段者,并以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改变等为主症,贫血发生率为45.83%,便潜血阳性率为56.67%,肿瘤部位多为乙状结肠直肠癌,最常见的分化程度为管状腺癌,其次是粘液腺癌。结论对于青年结直肠癌来说,其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所以临床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诊断之时,还应联合应用直肠指检、血红蛋白、腹部查体、肠镜检查与肿瘤标志物化验多种检查方法,以及早发现并治疗青年结直肠癌。

  • 标签: 临床病理特征 研究 青年结直肠癌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HBsAg进行检测,探讨3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为今后临床选择检测乙型肝炎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72例确诊的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258例各项检查指标排除乙型肝炎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分别用化学发光分析法(CM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胶体金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完成后,对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合三种方法的试剂成本,检测时间及操作过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三种检测方法的准确度由高到低分别是,化学发光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法;三种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由高到低分别是,化学发光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法,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分析法能够准确的检测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且灵敏度、特异度高,是临床术前、有创检查前、血透前及孕产妇筛查的首选。。

  • 标签: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检测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胶体金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足月儿RDS肺组织SP-B表达。方法选择无血缘关系的汉族足月新生儿RDS20例作为RDS组,汉族20例其它病例作为对照组,并在年龄、体重、性别、孕母年龄、分娩方式等方面与RDS组无统计学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P-B蛋白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RDS组足月儿肺组织SP-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18.5±10.7)显著低于对照组(94.9±31.8)(t=10.191,P<0.001)。RDS组足月儿肺组织SP-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越少,则RDS胸部X线显示严重性的级别越高,即二者具有很好的依从性。RDS组有7例SP-B蛋白缺陷。结论肺部SP-B表达减少参与汉族足月NRDS发病,SP-B蛋白缺陷可能参与汉族足月儿RDS发病。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表面活性蛋白B 肺表面活性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给予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法的患者为对照组,采取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7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且还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有助恢复患者关节活动,提高关节稳定性,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中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NRDS患儿,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CPAP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S,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pH、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NRDS的治疗中应用PS联合CPAP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急诊科就诊的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合分析。结果通过治疗,这78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其余的71例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病情基本稳定,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1.05%,对这些患者实行抢救的平均用时为(1.76±0.64)小时。结论在对我院急诊科就诊的神经内科患者实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对他们所表现的症状进行详细辨别,及时的进行对症治疗,避免因误诊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急诊 神经内科患者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部某区职业病发病特征及防治对策。方法择取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职业病信息网络报告及相关报告卡数据,分析确诊职业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特征,并总结防治对策。结果2008年-2017年成都市西部某区职业病发病410例,涉及到7大类,其中眼病、化学中毒、皮肤病为主要职业病。结论从总体上来看,西部某区近十年职业病发病概率呈现出递减趋势,需要重点防控眼病、化学中毒、皮肤病等职业病,做好防治工作。

  • 标签: 职业病 发病特征 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