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作为时间段,选取我院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进行药物联合治疗,即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对照组小,血红蛋白值比对照组高,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值、有了明显改善,有应用价值,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小剂量米非司酮、戊酸雌二醇联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1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8例,常规组患者实施戊酸雌二醇的单独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戊酸雌二醇和小剂量米非司酮的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血红蛋白、止血时间用时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血红蛋白、止血时间用时和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实行戊酸雌二醇和小剂量米非司酮的联合治疗,疗效极其地显著,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丙肝患者70例,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同时口服利巴韦林,观察治疗后疗效及进行护理总结。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完成本次治疗,无一例严重的毒副作用,无一例中途退出,70例慢性丙肝患者持续应答65例,复发10例,无应答2例。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是最常用的治疗慢性丙肝的方案,治疗过程必须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处理,其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小剂量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联合戊酸雌二醇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30例(2016年7月—2017年7月),随后采取奇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单纯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每组各15例。其中单纯用药组患者采取单纯的戊酸雌二醇药物治疗,而联合用药组患者则需要采取小剂量米非司酮、戊酸雌二醇联用药物治疗。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止血时间、FSH、LH、E2以及P水平等情况显著优于单纯用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联合戊酸雌二醇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四川省南部县东坝中心卫生院四川南部637335)摘要目的通过对功能性便秘成因的分析寻找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本院消化内科2006年1月至2009月5月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二组A组为联合用药治疗组,28例,口服氯波比利0.68mg/次,2次/d,早晚餐前30min服用,丽珠肠乐2粒/次,2次/d;B组为单一用药治疗组28例,口服氯波比利0.68mg/次,2次/d,早晚餐前30min服用。疗程均为4周。4周后统计治疗效果,停药2个月后治疗有效率回访并作对比分析。结果A组28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7%。B组28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3.57%。讨论我们认为氯波比利联合丽珠肠乐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有效率高而复发率低,可快速持续缓解功能性便秘的症状,疗效满意,副作用轻微,可选此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所在医院8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实验组(n=41)给予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疗法,对照组(n=41)单纯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1%)高于对照组(78.0%),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雌二醇水平、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睾酮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疗法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多种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异常结果的临床疾病分布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日本SYSMEXCORPORATION公司生产的CA-55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256ug/L判定为异常结果。结果血浆D-二聚体异常患者的疾病分布为,冠心病22.5%,脑梗死15.0%,高血压8.9%,DM7.4%,急慢性支气管炎7.2%,肺部感染6.2%,动脉供血不足6.0%,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5.0%,肺炎3.5%,恶性肿瘤3.3%,脑出血1.7%。结论D-二聚体水平的动态检测对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治、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从外感邪气的性质、入侵肠道的位置、证侯表现、发病机理、治疗方药等方面,探讨外感与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内在联系。提出外感是慢性功能性便秘的重要病因之一,与内伤因素同等重要,并对其证侯提出四组分类法,对便秘的诊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程度慢性肝病患者的凝血参数,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作为肝细胞损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0名健康体检者和70例临床确诊的肝脏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并根据血清学诊断、影像学及病理活检将肝病患者分为三组慢性乙型肝炎组(n=30),肝硬化组(n=30)和肝癌组(n=10)。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以及血小板计数(PLTs)。结果肝硬化、肝癌组与对照组相比PT、APTT时间延长(P<0.05),FIB含量降低(P<0.05)。肝硬化患者PLTs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慢性肝病患者D-D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高,阳性率分别为10.0%、83.3%和70.0%(P<0.05)。结论慢性肝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障碍,PT、APTT、FIB、PLTs和D-D可用于评估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并且与肝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D-D水平可作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严重紊乱的重要标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血糖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4.8±0.5)mmol/L、(6.9±1.1)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5.9±0.8)mmol/L、(8.9±0.9)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剖宫产2例,尿路感染1例,胎膜早破1例,妊高症1例;对照组剖宫产4例,巨大儿1例,尿路感染2例,胎膜早破3例,妊高症2例;两组妊娠结局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功能性胃肠病的主要症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主要症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结果在40例患者中,有25例(62.5%)患者伴有心理障碍,包括焦虑、忧郁、失眠等。通过进行心理治疗、饮食习惯调节及药物综合性治疗后,19例患者病情显著好转,18例患者病情有效好转,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结论心理因素与功能性胃肠病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应强调个体化治疗,重视心理治疗,结合饮食习惯调节,及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原则,最大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