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剖析现今国内外血液透析病患症状群的检测工具,阐述症状群的研究实际状况与进展,探究其发展趋势,借此为挑选合理的、有效性突出的多症状检测工具,增强血液透析病患的症状管控带来一定帮助。
简介:摘要: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是引起围产期孕妇感染、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条件致病菌。探索GBS由定植菌向侵袭性病原体过渡的机制为我们寻找预防和治疗GBS的新靶点提供帮助。采用适宜的筛查方法,研究该菌的耐药性对于预防和治疗GBS感染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价值。随着该菌的耐药率增加,研究GBS疫苗已成为预防GBS感染的趋势,其中部分疫苗已进入临床的试验阶段。本文就围产期孕妇GBS的定植、筛查方法、耐药性以及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对围产期孕妇GBS筛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GBS感染的重视。
简介:[摘要] 肠道微生物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的调控和中枢神经系统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大脑发育、生理、心理以及行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肠道微生物与大脑通过与循环炎症标志物和激素、传入和传出神经系统以及其他更多生态位、途径的双向相互作用,即是“微生物-肠-脑”(“Microbiota-Gut-Brain”,MGB)轴。MGB轴可以影响记忆受损、学习能力下降和心理障碍等行为,促进疾病的发展,加重当前症状,或有助于治疗和恢复。本文综述近些年来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与大脑之间双向交流作用的研究进展,这些动物实验 和临床研究涉及大脑发育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增多型哮喘患者与健康人们相比的气道微生物群组特征。方法:将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间收治的30名中性粒细胞增多型哮喘患者,采用无菌技术从研究对象的气道中采集样本,与征集的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FEV1pred、FEV1/FVC以及菌群组成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FEV1pred、FEV1/FVC情况均明显差于健康对照组(P<0.05),气道菌群的多样性较健康对照者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增多型哮喘患者气道菌群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存在明显的组成差异。患者组气道中某些细菌种类丰度显著增加,而另一些细菌种类丰度则明显降低,哮喘患者气道菌群的稳定性受到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肺癌病人的负面情绪以及呼吸症状进行全面的了解,探究采取叙事护理方法对于肺癌病人的整体治疗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的是我院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接受肺癌疾病治疗的60名病人,这些病人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共分为两组,每组30人。其中的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另外的观察组则是在这基础上增加了叙事护理的方法,针对两组病人的呼吸系统疾病、焦虑情况以及一些负面情绪和护理的整体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人采取干预护理之前两组病人的各项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而在干预之后,观察组病人的负面情绪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其评分要优于对照组的病人。另外,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于肺癌病人的一些不良负面情绪,要采取叙事护理方,有效地提高病人的心理状态,缓解病人呼吸困难症状以及不良的负面情绪,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髂股静脉血栓患者溶栓导管置入的方法并观察疗效。方法 对42例髂股静脉血栓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分为两组,1组为研究组,21例,先行静脉轨道建立,然后将溶栓导管顺轨道置入,持续接触性抗凝溶栓治疗;2组为对照组,21例,未置入溶栓导管,经外周静脉应用抗凝药物。结果 所有患者下肢肿胀均有减轻,置入溶栓导管患者治疗效果更佳,恢复更快。结论 对于髂股静脉血栓患者,进入溶栓导管困难者,可通过静脉轨道法协助解决。
简介:莆田市妇幼保健院 福建 莆田 351100 【摘要】:目的: 探究强化护理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症状、肠道菌群以及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 研究时段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7 月,以本院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展开研究,收取例数为 80 例 ,按护理方式不同分组 :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强化护理 ),对比 2 组患儿护理前后肠道菌群水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复发率 。 结果: 两组患儿护理前的肠道菌群水平并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护理后, 2 组患者乳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均上升, 2 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另外,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包括退热时间、纠正脱水时间、大便性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患儿的复发率为 5.00%, 对照组患儿的复发率为 20.00% ,数据对比: P < 0.05 。 结论: 强化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儿尽快恢复肠道菌群稳定,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复发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为临床常见病,总体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近些年随着对肠道菌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关于FC与肠道菌群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已经证实肠道菌群在FC的发生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肠道菌群凭借自身生理功能对人体肠道内环境、肠道的蠕动、肠道免疫系统以及胃肠肽和神经肽的分泌都有着巨大影响。此外,中药治疗FC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已有研究表明中药治疗FC时对肠道菌群结构进行了调整,研究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逐渐成为热点。文章将对肠道菌群与FC的相关性及其近十年来使用中药调整肠道菌群结构从而防治FC的研究进展做出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鼻腔菌群的情况,探讨敏感穴位贴敷疗法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40例,并按照随机单盲对照分组,分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有患者均选取大椎、肺俞、脾俞、肾俞(7个)穴位进行穴位贴敷。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贴敷,治疗组采用敏感穴位药物贴敷。两组患者均每次贴药1小时(受试者如有不适随时停止贴药并记录),1周贴2次。2次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共6次。比较两组患者鼻腔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样本中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TaxonomicUnit,OTU)的是数量为(204.14±75.03);而在对照组组样本中OTU数量为(203.65±74.28),两组OTU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样本中共计获得66213条有效序列,治疗组共计获得条序列、对照组获得条有效序列,序列的有效长度在410~431bp。治疗组样本中OTU的是数量为(188.46±64.35);而在对照组组样本中OTU数量为(147.59±58.86),治疗组OTU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OTU物种注释结果,为了便于后续分析和比较,选取待测样本中丰度较大Top10的物种进行分析比较。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丰度相对增加,而厚壁菌门、蓝藻、TM7、嗜热菌门等丰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减少。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敏感穴位贴敷疗法可改善患者鼻腔菌群。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益生菌在 HP 根除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HP 感染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以双歧杆菌四联活 菌 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相关指标。 结果: 观察组 HP 根除率 95.56% 高于对照组 84.56% ,不良反应发生率 6.66% 低于对照组 22.22% ;对照组治疗后有一定程度肠道菌群改变,观察组无异常变化。 结论: 益生菌可提高 HP 根除治疗的根除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加用益生菌可改善肠道菌群环境,促进患者康复,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固定矫治牙龈炎患者接受复方黄芩漱口液治疗的情况,评估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菌斑菌群组成结构产生的影响。方法:入选接受固定矫治牙龈炎60例患者,结合治疗方式划分2组,即接受生理盐水治疗的一般治疗组与复方黄芩漱口液治疗的复方组,两组患者数量相同,研究患者菌斑菌群结构的实际变动。结果:治疗之后,复方治疗组人员牙龈指标、菌斑指标与龈沟出血指标依次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老年胃溃疡的疗效,及对胃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胃溃疡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四联法(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者胃功能恢复情况、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经不同治疗,观察组患者胃功能指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等菌群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等肠道菌群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老年胃溃疡,能有效改善患者胃功能、肠道菌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