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张银霞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37期
-
机构:小班化教育不仅仅改变了班级的数量,而且可以改变教育观念和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有可能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多被关注的机会。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小班化教育的评价具有诊断、鉴别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调节、激励的作用,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而这正是大班条件下的教学评价比较缺乏的。这个评价不是单一的、固定的,而应该是发展性的,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
作者:
徐艾芹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51期
-
机构: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特别关注学生学的方式,“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使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但是新课程教学中也出现了误区,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越放越好,忽视教师的积极引导与评价,甚至对文本的解读任意发挥,使课堂教学陷入一种“无序”状态。把握好“教”和“学”,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但纵观现在的教学研究,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引导作用只作面上的研究,对教师评价语的运用策略及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展开研究甚少。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提出了“教师评价语运用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
作者:
王梅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45期
-
机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赏识教育的不断提倡,越来越多的在课堂中看到了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奖励,奖励的手段形式多样,课堂之上鼓掌之声、叫好之声不绝于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然而,热闹的背后不得不思考。因为,事实上,美好的愿望常常事与愿违,表扬的滥用和泛化使看到的结果和预期大相径庭。频繁的表扬和奖励常常使学生的兴趣发生偏离,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常常异化为对老师表扬的虚荣追求和即得的物质利益。过分地赏识,弊端有三:
-
作者:
张士华郝玉秀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35期
-
机构:一提到学生评价,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考试和分数,足见以往的学生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这种单一评价方式,必然会桎梏学生口头语言、听力等的发展,难以发挥语文教学的主流优势,降低了素质型人才应有的语文标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探索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理想的、全面的、公正的语文学习评价模式,已成为语文教育者关心的话题。近几年,我们语文教研组在语文学习评价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创新。最终采用的“分项考核,综合评价,等级+寄语”式评价模式,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成效,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