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伴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国有企业发展路线规划愈加明晰,如何发挥国有企业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成为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关注内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的出台,需要各行各业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提高核心竞争力,“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的全面部署对行业转型升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导向既对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机遇。国资委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代表,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对于国有资本的安全保障起到了最后防线的作用。国有企业审计对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提升国有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国资委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审计风险进行探讨,厘清国有企业审计的内部关系,保障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正常运营和企业资金的有效安全,最终实现国有企业的成功转型和再次发展。
简介:一般来说,审计风险由三部分组成,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固有风险是被审计单位自身会计、统计和业务核算中存在错弊的可能性。可见,固有风险的产生取决于被审计单位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业务性质、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品德等,固有风险与审计人员的工作无关。审计人员无法通过自己的工作来降低固有风险,审计人员只能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来分析和判断固有风险水平;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对其存在的固有风险不能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加以防范、发现和纠正的可能性。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水平有关。被审计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差错和舞弊。结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要的缺陷或不能有效地工作,那么差错和舞弊就会进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系统,由此产生了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