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从ERP诞生以来,西方学界就着力探究ERP能否及带给用户多少效益,设计了一系列计量指标和计量模型。能否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意义上的计量指标及计量模型,本文力图在此方面做出尝试。以四家引入ERP的中国用户为样本,比较了他们之间的效益。构建一个以平衡计分卡的流程、客户、财务、学习与革新四维因素为一轴,信息技术的自动化、信息化与转移三维因素为一轴,组合成计量ERP用户效益的十二单元的模型,用以解释、了解和确认引入ERP带来的直接与间接效益。在十二单元计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单元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标准化为软件厂商的设计与用户的ERP决策提供了依据。
简介:在证券市场迅猛发展的今天,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有关机构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关注着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资金变动情况,而上述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人(用户)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报告来决定是否向某一企业提供资源、以什么样的价格提供以及是否继续提供等。由于各用户提供的资金种类不同,所以他们所需了解的信息也就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那么,用户到底需要哪些类型的信息呢?目前的上市公司报告又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呢2一、用户的信息需来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一份报告及其他欧美国家的研究表明,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财务和非财务数据。这类数据又分为:①财务报表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简介:文章以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在年报出具后由于当年年报披露违规而遭受监管处罚、潜在审计风险与不同规模审计师事前的应对策略。研究发现:相对于小型审计师,大型审计师对于客户潜在风险具有较好的事前应对,但是不同层级的大型审计师应对策略存在差异;"国际四大"和"本土前五大"对日后遭受监管处罚的客户事前没有索取风险溢价,但是出具了更为严格的审计意见,而"本土次五大"主要采取索取风险溢价的策略,在审计意见出具严格程度上与小型所没有区别;"国际四大"和"本土前五大"在审计报告中事前披露违规行为的概率相对较高,而"本土次五大"则与小型审计师没有差异。上述发现说明:"国际四大"、"本土前五大"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本土次五大"的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与"国际四大"和"本土前五大"存在一定差异。这提醒我们,中国资本市场审计学术研究及审计监管实践,应考虑审计师的分层研究和分层监管。
简介:先前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会计学文献大多关注的是国际大型会计事务所合并行为,而忽视了新兴市场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行为。而且,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研究事务所合并对市场结构、审计定价和审计师独立性的影响,较少涉及对客户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为此,本文以2003年至2009年在中国发生的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为研究对象,分析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客户企业可控应计数量、可控应计方向与可控应计质量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事务所合并未对客户企业的可控应计数量产生显著性影响,但会显著降低客户企业正可控应计(调增收入)的概率,且会显著提高可控应计对股票收益、下期盈余与下期经营性现金流量的解释力,而且能降低客户企业盈余管理(以微盈利作为表征量)的概率。整体而言,事务所合并有助于提高客户企业财务报告质量。此外,与ChanandWu(2011)类似,我们发现中国事务所之间的强强合并对客户企业财务报告质量显现出显著的积极作用,但事务所之间的强弱合并对客户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不明显。
简介:本文考察了在法律责任加重前后,客户重要性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以我国证券市场2002和2003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后,研究发现在法律责任加重以后:1、随着客户重要性的增加,审计师会更加谨慎,进而会抑制公司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2、相对于规模较大的事务所而言,在规模较小的事务所,客户重要性对审计师的影响仍然存在,即小事务昕的审计师为了寻租会允许客户存在一定的盈余管理空间;但是,客户重要性对小事务所的影响还是小于小事务所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表明事务所审计质量普遍有所提高。3、本研究也发现,审计师允许客户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方向是不对称的,审计师能够注意管理当局进行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却不能控制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的行为,可能出现了与围外盈余管理不一致的特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