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友病性骨骼肌肉病变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消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因骨骼肌肉病变接受手术治疗的261例血友病患者。根据手术创伤大小选择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方案。记录病变的临床表现、手术种类、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消耗、输血率及再手术情况,对比单次麻醉下单部位手术与多部位手术的凝血因子消耗及费用。结果261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30.6(6~65)岁。血友病A 235例,血友病B 26例;重型(因子活性<1%)141例,中间型(因子活性1%~5%)91例,轻型(因子活性>5%)29例。共施行手术338例次(关节内出血及关节炎226例次、血友病并发肌腱肌膜出血挛缩61例次、血友病假瘤45例次、其他6例次)。338例手术中,大型手术270例(79.9%),关节置换203例(60.1%)。因手术部位病变复发再手术14例,再致残率为4.2%。共55例(21.1%)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红细胞输注。血友病A患者术前FⅧ的平均用量为(44.4±8.1)IU/kg,术后2周内FⅧ总用量平均为(647±177)IU/kg(40 962 IU)。术后3个月康复期内,6例(2.3%)患者发生手术部位再出血。7例患者术后检出FⅧ抑制物,平均抑制物水平为(13.7±11.2)BU/ml。单次麻醉下多关节手术组(68例)与单关节手术组凝血因子消耗量及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血友病性骨骼肌肉病变,在合理补充凝血因子条件下,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是有效的缓解症状的方法。单次麻醉及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下进行多关节手术不增加凝血因子消耗,具有更佳的成本效益。
简介:摘要目的Overlap吻合法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腹腔内食管空肠吻合方法之一,但其在食管残端回缩、吻合器钉砧误入食管"假道"以及共同开口的关闭等方面仍存在挑战。本研究探讨对经典Overlap吻合法进行多模式改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2017年2月至2020年6月期间,由同一手术团队连续在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采用多模式改良食管空肠Overlap吻合法的152例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多模式改良Overlap吻合法主要包括:(1)在确保肿瘤切缘安全的前提下(肿瘤近切缘距离≥3 cm),由左向右次全离断食管(保留宽度5~8 mm);标本入袋并移至右中腹,调整体位,通过标本重力对腹段食管进行充分牵引;(2)采用"三向牵引"胃管引导方式显露食管腔,确切置入吻合器钉砧,完成食管空肠侧侧吻合;(3)以3-0"倒刺线"自背侧向腹侧先"内进内出"单层连续缝合,后"外进外出"垂直褥式内翻连续缝合,关闭共同开口。对全组患者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对围手术期结局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结果152例患者男女分别为129例和23例,年龄(60.2±9.1)岁,体质指数为(23.2±3.1) kg/m2;23例(15.1%)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全组患者肿瘤近切缘长度(3.3±0.3) cm,21例齿状线受侵,病理检查近切缘均为阴性。21例齿状线受侵,肿瘤近切缘长度(3.3±0.3) cm,病理检查近切缘均为阴性。手术近期结果:手术时间和吻合时间分别为(302.1±39.9) min和(29.8±5.4) min;估计失血量为(87.9±46.4) ml;术后住院时间为(12.3±7.3) d。术后Clavien-Dindo≥Ⅱ级并发症22例(14.5%),其中胰漏6例,通过充分引流、抑制胰腺外分泌及肠内营养支持等治疗顺利恢复;肺炎10例,腹腔感染3例,通过抗感染及物理治疗后痊愈;吻合口漏2例,1例因空肠Roux袢张力过高,侧侧吻合后空肠一侧开口过大所致,另1例则因术中发生"鼻胃管钉合于侧侧吻合处"的意外情况,均经充分引流、抗感染、营养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7 d发生Peterson疝并接受二次手术,终因大范围小肠坏死而死亡。结论多模式改良食管空肠Overlap吻合法简化操作,降低了食管空肠吻合难度,是一种安全易行的食管空肠改良吻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划为PVP组(n=43)、PKP组(n=43)。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椎体前中部高度、Cobb角指标。结果PKP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PVP组(P<0.05),但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和PVP组患者相似(P>0.05)。PKP组患者椎体前中部高度、Cobb角指标较优于PVP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PVP和PKP治疗模式均可起到预期效果,但PKP治疗在机体椎体前中部高度、Cobb角指标把控中相对较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ciprocating tachycardia,AVRT)伴RR间期长短交替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AVRT患者317例临床资料, AVRT时给予异博定5 mg,缓慢静脉推注10 min,给药后观察是否有RR间期、AH间期、HV间期和VA间期变化,以及变化发生的时间。结果给予异博定后有8例患者发生RR间期长短交替,并且均伴QRS波电交替,RR间期长短交替现象发生时均为相邻心搏的AH间期差值逐渐延长,无AH跳跃,HV间期和VA间期恒定,此现象发生于给药后6~17 min,心动过速平均周期比给药前延长16~42 ms;3例患者RR间期长短交替现象消失时均为相邻心搏的AH间期差值逐渐缩短,无AH跳跃,HV和VA间期恒定,直至AH间期相等,消失时间为给药后19~57 min;5例患者给药后AVRT终止。结论由此推断其发生机制是由于心动过速时AH间期频率依赖性递减传导所致,这一心电现象不能被程序刺激诱发。
简介:[摘要] 为了减缓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过度排放,低碳环保成为水泥混凝土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据有关部门测算,截至2020年,C&D堆存总量已达到200亿吨左右,增量每年35亿吨左右,其中,废弃混凝土所占比例最高,占30%以上[1]。据统计,全球混凝土制造产生的碳排放占全球总碳排放的5%[2]。使用矿物掺合料(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简称SCM)部分代替水泥制作混凝土,既可以实现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利用,同时降低了混凝土的碳排放,是混凝土低碳化及可持续发展方式之一。国内外对于其环境影响以及经济效益的研究却比较少。为了改善由再生混凝土引起的环境影响问题,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对再生混凝土进行生命周期评价以及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学模式在急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急诊护理实习教学的新方法。方法以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实习的本科护理学专业7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实习教学,分析学生学习参与情况和质量、出科考核成绩,并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提问参与率最低[80.8%(63/78)],小组护理查房参与度最高[100%(78/78)];学生小组查房优良率最高[93.6%(73/78)],课后作业优良率最低[76.9%(60/78)];出科理论考核成绩[(92.7±4.3)分]高于上一届学生[(88.6±1.3)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5.9%(67/78)的学生对基于SPOC教学模式表示满意。结论基于SPOC教学模式应用于急诊护理实习教学有助于提高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该种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