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 的 “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 阅读资料” 、“ 数学游戏” 等栏目 ,无论从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学科横向联系,或是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活化,还是从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等,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发现很多教师没能深入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认为其可有可无,被一笔带过甚至完全忽略。本文试从两大方面展开论述,期待通过有效地梳理和合理 地整合,让附属素材发挥最大的教育教学价值。
简介:摘要1例53岁男性小肠间质瘤患者术后给予伊马替尼400 mg口服、1次/d,1个月后患者出现嗜酸粒细胞增多,未积极治疗,继续伊马替尼治疗。4个月后,患者出现双手、双足、腹部水肿疼痛,皮疹逐渐累及全身,胸、背部部分皮肤可见溃烂,全身散在多发斑丘疹伴溃烂、渗液、瘙痒、疼痛。嗜酸粒细胞计数2.7×109/L。结合骨髓穿刺及皮肤活检结果,诊断为嗜酸粒细胞增多、药物性皮疹,考虑为伊马替尼所致。临床药师参与多学科会诊,分析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的相关性,建议停药,后续使用应监测伊马替尼血药浓度,调整给药剂量。医师暂停伊马替尼治疗,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治疗,患者皮疹好转,伊马替尼减量后继续维持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归纳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以及合理用效果。方法:针对本院收治的150例患者展开具体分析,患者的收治时间范围为2022年9月~2023年9月。根据药物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而观察组用药患者则展开药理药性处方点评。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效果评分,并且对比两组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合理用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效果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合理用药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抗菌药物展开药理药性处方点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效果,而且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对于临床抗菌药物的用药知识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用药过程当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合理用药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急危重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护理配合,提高急诊科护士对危重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意识,降低转运风险,减少护理纠纷,提高危重患者的院内安全转成功率,为成功抢救患者改善患者的预后打下基础。方法对本院急诊科2013年6月—2014年1月100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成功,无医疗护理纠纷及投诉事件发生,提高了院内安全转运的观察及护理能力。结论过硬的护理技术、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管理措施是保证急诊科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有效手段。加强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危重病人的观察能力及护理能力,做好护理人员的应急措施,不断地降低转运风险,保障运转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眼科存在的护理不良事件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做好临床护理管理。方法 统计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记录、药品不良反应记录、三级质控检查记录,分析汇总,归纳影响眼科护理的风险因素。结果 护理相关、疾病本身、药物相关、环境相关、患者自身、管理相关及其他相关因素等均是眼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结论 影响眼科护理质量的因素很多,应在各个方面进行管控,包括医护人员、患者、科室管理、相关疾病的认知等等。护理人员应提高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专业理论和业务水平,重视培训和考核,加强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做好管理和监督工作,实施风险控制管制,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从而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眼保健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角膜绷带镜防治轻度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的白内障合并轻度MGD患者60例60眼,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绷带镜佩戴组和对照组,每组30眼,其中绷带镜佩戴组术眼术后连续佩戴角膜绷带镜14 d,第14天复查时取出;对照组术眼术毕未佩戴角膜绷带镜,2个组术眼术后用药均一致。术前及术后第1、7、14天,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前节结构及炎症表现;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获得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对术眼眼表症状进行评分;采用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术眼睑板腺情况并记录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采用角膜荧光素钠染色(CFS)观察术眼角膜上皮有无缺损并对角膜着色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术后第1、7、14天,2个组术眼均未出现炎症反应及并发症;术后不同时间点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610,P=0.016),其中各组术后第7天BCVA较术后第1天提高,术后第14天BCVA较第1天和第7天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术后不同时间点OSDI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31.219,P<0.001;F时间=15.672,P<0.001),其中2个组术后第7天和第14天绷带镜佩戴组OS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4天OS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和第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术眼NIFBUT值分别为(6.62±0.93)s和(8.02±1.13)s,绷带镜佩戴组分别为(9.81±0.91)s和(10.03±0.49)s,2个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2.351,P=0.037),其中术后第7天和第14天绷带镜佩戴组NIFBUT值均高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和第14天高CFS评分眼数均多于绷带镜佩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91,P=0.025; χ2=9.317,P=0.002)。结论轻度MGD患者白内障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无明显眼部不良反应,并可促进角膜上皮生长,提高泪膜稳定性,改善干眼症状,减轻术后出现的干眼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