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对妇产科阴道流血的诊疗措施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不同诊疗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某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之间收治的100份病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常规组50例,使用常规诊疗措施,实验组50例,使用改进后的诊疗方法,然后应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统计数据显示,常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治疗无效率为16%,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治疗无效率为6%,实验组的诊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结论 通过常规组和实验组不同诊疗措施的应用,证明实验组的诊疗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具有妇产科阴道流血疾病诊疗的临床应用意义。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我国常见病与多发病,同时也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DKD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已颁布了多种有关糖尿病诊断、治疗、管理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其中也涉及了DKD诊疗的部分内容,但并不能满足肾科医生的需求。对DKD患者这一特殊人群,合理用药、规范诊疗、细化管理等问题仍有待解决。另外,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发展,有关DKD的知识不断更新,特别是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拓展了DKD诊疗策略,因此有必要编写一部适用于中国人群的DKD诊疗指南。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了专家组编写了这部《DKD临床诊疗中国指南》。该指南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指南与专家共识,整合了中国肾脏病专家的临床经验,系统地介绍了DKD诊断、肾脏病理活检、治疗与管理、合并症处理及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等问题。另外,专家组在编写过程中本着严谨、简明、权威的原则,参阅了国际指南格式,提出诊疗要点、逐条列证说明。该指南反映了当今DKD诊疗的新趋势、新观点,对进一步加强DKD认识、规范DKD诊疗体系、制定合理治疗原则、指导精准用药、延缓肾脏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可供广大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大前上纵隔肿瘤的外科诊疗手段及经验。方法通过对本院2013—2018年收治的34例巨大前上纵隔肿瘤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患者行肿瘤偏向侧前外侧切口+胸骨横劈切口,21例患者行正中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手术切口的手术指标(肿瘤最大直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结果34例巨大前上纵隔肿瘤患者均进行了手术切除:13例患者行肿瘤偏向侧前外侧切口+胸骨横劈切口手术,根治性切除12例,姑息性切除1例,根治性切除率为92.3%;21例患者行正中开胸手术,其中根治性切除18例,姑息性切除3例,根治性切除率为85.7%。34例患者中胸腺鳞癌3例,高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胸腺瘤14例,肉瘤3例,成熟畸胎瘤7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3例,精原细胞瘤2例,甲状腺肿1例。前外侧切口+胸骨横劈切口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大于正中开胸组(均P<0.05),肿瘤最大直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与胸骨后壁紧密、肺组织受侵犯的巨大前上纵隔肿瘤,肿瘤主体偏向侧行前外侧切口+胸骨横劈切口可作为手术切口手术视野和安全性更高。结论手术是巨大前上纵隔肿瘤首选治疗方法,术前增强CT对于手术方式及风险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手术切口的选择对手术成功有重要辅助性作用。
简介:摘要胸腺肿瘤是胸部肿瘤相对罕见的一种肿瘤类型,世界卫生组织病理学分类将其划分为胸腺上皮肿瘤,包括胸腺瘤和胸腺癌。中国胸腺肿瘤的发病率约为4.09/100万,略高于欧美国家。对于可手术切除的胸腺上皮肿瘤优先推荐手术完全切除,术后或辅助以放化疗。而晚期不可切除的胸腺上皮肿瘤,治疗方式以放化疗为主,但是缺乏标准的一、二线治疗方案。近年来,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胸腺上皮肿瘤中展现出了一定的治疗前景。目前,中国胸腺上皮肿瘤的诊疗尚无指南发布,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根据国内外胸腺上皮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认真分析和讨论,对胸腺上皮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进行总结,制定中国胸腺上皮肿瘤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科诊疗器械集中消毒供应中心在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处理以及保养管理模式方面的实施方法,由此分析口腔专科诊疗器械的清洗灭菌是否符合标准。方法:选取100件口腔专科诊疗器械,这100件诊疗器械并未经过集中式管理模式进行处理,而是在口腔科内部进行清洗灭菌等的处理,将此100件口腔科诊疗器械作为观察组。另外再取100件口腔专科诊疗器械,且与前100件不同之处在于经过了诊疗器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将这些诊疗器械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诊疗器械的清洗灭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最终的结果。结果:通过试验记录相关的数据可知,观察组的诊疗器械情节率为91.2%,而对照组的诊疗器械情节率为78.1%,由此可见,观察组的诊疗器械情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通过分析可知,二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实验结果是有意义的。在诊疗器械的灭菌方面,观察组器械的灭菌效果为100%,而对照组诊疗器械的灭菌效率为90.1%,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诊疗器械的灭菌效果远远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就本次实验可得出如下结论,口腔专科诊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及保养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器械清洗的质量以及灭菌效果,因而有必要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视盘发育异常。一般无明显症状,待并发黄斑病变而出现明显视力下降时才被发现。常规检查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逐渐兴起的频域深度增强相干光断层扫描OCT(EDI-SD OCT)及扫频源OCT(SSCOT),在扫描深度、广度及成像清晰度上均有显著改进,便于观察视盘小凹以及合并黄斑病变的细节,以及监测术后效果。先天性视盘小凹引起的黄斑病变,目前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激光光凝、气体填充、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除术、激光光凝,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自体内界膜剥离、以及翻转填塞等。本文就先天性视盘小凹及其并发症黄斑病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手术方法以及预后因素加以综述。
简介:摘要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高度恶性的肝脏肿瘤,侵袭性极强,预后极差。ICC起源于胆管,位于肝脏,既属于原发性肝癌,又可属于胆管癌,归类不明确,病理分型仍存在争议性。ICC高危因素众多,但诱导发生机制尚不明确。ICC早期症状常无特异性,也无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其中增强CT和MRI是最主要的评估方式。ICC的TNM分期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AJCC第8版更新的T分期在划分上仍具有争议性。根治性手术仍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ICC的方式,但是关于R0切除定义以及淋巴结清扫范围仍存在较大争议。局部治疗的应用,以及免疫靶向治疗的迅猛发展,为局部进展期患者转化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其疗效仍需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验证。及时把握当前ICC诊疗热点,将是今后ICC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和探究诊治老年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9年8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名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出老年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症状和治疗的方法。结果:我院2019年8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名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12小时后有80名患者通过药物、无创呼吸机等一些对症治疗,症状有显著改善,18名患者疾病情况稍有好转,24小时后疾病情况逐渐稳定,2名患者多个脏器功能发生衰竭经抢救后没有效果而发生死亡。2名死亡患者年龄都大于70岁,并且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支气管哮喘疾病经常发病。根据本组研究数据得知:除15名疾病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直接实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进行诊治外,其他均实行无创辅助通气诊治方法进行治疗,这15名疾病较为严重的患者,经过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进行诊治以后,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结论:应非常重视老年人患有支气管哮喘病的患者,应尽快施行急救措施,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感染诊治等等对症疗法,使用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方法进行诊治,使老年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救治成功率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