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股骨骨折围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1月所收治的18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有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如病情监测、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等,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股骨骨折围手术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有效率,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护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与对比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微创动力髋关节螺钉(DHS)与股骨近端螺钉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统计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率以及术后1年、2年生存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3.3%,对照组患者是15%,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二次手术率与术后1年、2年生存率分别是1.6%、98.3%、91.7%,对照组分别是15%、83.3%、78.3%,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优于DHS。

  • 标签: DHS PFNA固定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畸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骨二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82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49%,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20%显著低于对照组29.28%,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中取得满意性效果,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丰富了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循证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在老年股骨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06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51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12%,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2.55%,比较两组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具有显著性,即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临床疗效十分确切,有利于优化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股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2例股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1周后在指导下进行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分别于术后1周与12周评价两组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1周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2周膝关节功能评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说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股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成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AO/ASIF的LPHP内固定治疗13例(男9例和女4例)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同侧的成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固定骨折端,患者的平均年龄14岁(10岁-16岁),术后随访平均28个月(20月-36个月),早期随访评估使用髋部Harris评分。结果术后早期随访,平均8.75周(5.0周-16.0周),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80.65分(65分-91分),有1例患者大转子近端内固定物突出,形成滑囊炎,10个月后取出内固定物。结论选择同侧成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是一种好的方式,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转子下骨折 儿童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骨折应用经皮加压钢板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诊100例股骨骨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空心加压螺钉,观察组采用经皮加压钢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3天下床例数、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harris髋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在术后3天下床例数、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harris髋功能评分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加压钢板在股骨骨折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改善患者的髋功能状况。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经皮加压钢板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股骨骨折内固定拆除术后对排尿方式有一定的影响,现分析讨论干预性护理对其的影响。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选取骨科病房作为研究基地,选取110例患者为临床研究资料,并将11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骨折内固定拆除术后患者接受传统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干预性护理,记录患者接不同受护理干预后的排尿情况。结果接受调查的110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拆除术后例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排尿情况改善明显;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13.2±0.45)明显高于对照组(9.6±0.56)分,两组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排尿情况,解决患者排尿困难的问题,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建议在股骨骨折内固定拆除术后患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股骨骨折内固定拆除术后 排尿方式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对55例股骨粗略隆间骨折按AO分型,分别应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切开复位PFNA内固定的治疗方法。结果55例均获得3~24月随访,平均16月,切开复位PFNA内固定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与闭合复位PFNA(0.05),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组,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结论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均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严格术前分型,手术前预测,合理选择闭合切开手术方法是保证手术优良率的基础。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AO分型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股骨骨折空心钉拆除过程进行回顾,分析讨论空心钉拆除困难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9例在我院治疗的空心钉拆除困难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手术过程。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个月~3年。除1例早期患者因靠近股骨距部空心钉滑丝,强行拆除极易发生骨折或断钉而放弃,其余空心钉均安全拆除,无断钉,中及术后未发生骨折。结论手术置入空心钉简单,创伤小,保存骨量,血运影响小,固定可靠等优点,因而临床广为应用。但拆除时应规范操作,改制内六角螺丝刀增加其扭力,松动空心钉-骨界面,避免滑丝,减少骨量丢失,避免中术后发生再骨折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空心钉 内置物取出术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B型骨折患者,进行假体翻修、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广州医科大学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B型骨折患者16例,其中11例为全髋,5例为半髋;男4例,女12例;年龄平均69岁(59-81岁);Vancouver分类B1型3例,B2型5例,B3型8例。B1型骨折采用内固定、或加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治疗;B2型骨折选择加长股骨柄翻修、捆扎带环扎;B3型骨折选择加长股骨柄翻修、加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和捆扎带环扎固定。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0个月(5-9年)。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X线片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12例患者获得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患者能自由行走,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平均90分(76-93分)。结论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不同类型,分别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加长股骨柄假体翻修、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综合护理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领患者股骨骨折的临床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骨折的高龄患者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通过相应的临床数据研究,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之间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结论通过相应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骨折的效果相对较好。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收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共99例,所有患者全部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研究,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舒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模式,通过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发现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观察组的护理模式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从患者的心理、体位、饮食及并发症等方面展开护理,一切为了患者着想,尽量让他们舒适地度过恢复期,从而提高临床康复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舒适护理 效果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股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实施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4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术后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4.1%高于对照组76.5%,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 早期康复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