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急性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例急性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比较不同程度急性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联情况。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4.63±4.27)μmol/L,比对照组的(7.24±3.81)μmol/L更高(P<0.05)。重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32.63±4.27)μmol/L,相较于中度梗死患者的(25.47±2.87)μmol/L更高(P<0.05);中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较于轻度梗死患者的(14.23±3.82)μmol/L更高(P<0.05)。重度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3.27±5.28)分,高于中度梗死患者的(22.48±6.71)分(P<0.05);中度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轻度梗死患者的(11.49±2.84)分(P<0.05)。结论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相关,早期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分析急性脑梗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同时阐述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期间收取的40例急性梗死病患,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病患,两组病患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但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护理组给予护理干预,将两组病患在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阐述。结果护理组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P<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5.25±2.26分,优秀)远远优于对照(82.56±3.16分,良好),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急性梗死病患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提升治疗疗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亦能尽快恢复病患的神经损伤、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对缓解目前紧张的护患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意义重大。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6月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0例,将其按病历编号顺序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与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对相关知识知晓度进行比较健康教育组患者在疾病相关知识、自我护理知识、日常预防知识、合理用药知识等方面知晓度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患者在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干预中,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行为,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和护理措施。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三年收治的行支架术治疗的6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系统化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住院时间、6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SDS及SAS量表评分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更低,而6min步行距离则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相比对照组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心功能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 标签: 急性心梗 支架术 心脏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时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1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实验组44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5.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临床症状较为复杂,给予综合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观察组(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各3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血脂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较观察组低,NIHSS评分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TG、LDL-C、TC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血脂水平,而且可促进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此外在治疗过程中不增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 标签: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钙 急性缺血性脑卒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а-颗粒膜蛋白(GMP-140)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测定血小板GMP-140;玻球法测定血小板粘附率(PAdT);多智能血液凝集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AgT)。结果:大灶组血小板GMP-140、PAdT、PAgT较对照组升高非常显著(P〈0.001);小灶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周后血小板GMP-140明显下降,PAdT和PAgT均降至正常。结论: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功能增强;血小板膜表面GMP-140比PAdT和PAgT更准确地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

  • 标签: 脑梗塞/血液 P选择素/血液 人类
  • 简介:目的:分析和比较在急性梗死临床早期诊断中MRI诊断和CT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1.7~2022.7在我院实施诊疗的90例急性梗死患者,均接受MRI和CT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CT诊断比较,诊断准确率MRI诊断明显较高(P<0.05);与CT诊断比较,额叶、枕叶、脑干、基底节区、颞叶、小脑部位急性梗死检出率MRI诊断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急性梗死临床早期诊断中MRI诊断比CT诊断价值较高,不但可提升诊断准确率,同时可有效判断病灶部位,建议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MRI;CT;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梗死不同时间的溶栓治疗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8月份--2018年8月份的85例急性梗死患者展开相关研究,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干预组43例患者,在治疗3小时内展开;对照组42例患者,在3-6小时内展开,并且详细记录下1天、7天、14天的溶栓治疗情况对比。结果在进行溶栓之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经过分别治疗之后,干预组中患者在不同时间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急性梗死的治疗工作而言,越早(3小时内)进行治疗对患者愈加有利,同时晚期溶栓治疗也具有相应的治疗效果,只是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相对而言更加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不同时间 溶栓治疗 观察分析
  • 简介:摘要急性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患者的死亡率很高。在患者接受了及时有效的治疗之后,绝大部分患者仍不能完全恢复健康,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身体功能性障碍,影响患者行为能力,带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沉重的负担。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有效治疗急性梗死的药物,本文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梗死的时间窗进行了研究分析,综述了急性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进展,旨在为提升急性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水平以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一些思路。

  • 标签: rt-PA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及应用。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急性梗死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梗死患者积极开展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及大剂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有效人数分别是45例和35例,总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析,治疗前评分无差异,治疗后乙组的评分高于甲组。结论对急性梗死患者采用大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不同剂量 阿司匹林肠溶片 急性脑梗死 效果分析
  • 简介: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目前治疗上没有适合于所有脑梗死患者的规范治疗方案,因此临床上实施以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2008—02—2010—03我科共收治急性梗死患者120例,通过分型分期个体化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脑梗塞/治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梗死病人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我院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这一期间收治的64例急性梗死病人,将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急救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梗死病人,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急救效率,具有临床借鉴和推广意义。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脑梗死病人 急救效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从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接受并治疗的急性梗死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76例,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之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占52.63%,有效15例,占39.47%,治疗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梗死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栓通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应用效果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胞二磷胆碱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本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接诊的急性梗死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胞二磷胆碱与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液静脉滴注治疗及胞二磷胆碱与长春西汀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胞二磷胆碱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梗死的临床效果较好,明显改善急性梗死症状,指导急性梗死的临床诊治及研究。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胞二磷胆碱 长春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本院行院前急救期间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发病后未拨打急救电话而直接送至医院急救的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发病到开始救治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及急救成功率。结果研究组发病到开始救治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急救成功率分别为96.00%(48/50)、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在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救治效果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院前急救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欣维宁联合药物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药物支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欣维宁,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VEDD低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结论欣维宁联合药物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欣维宁 药物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28例基本治愈,治愈率为82.4%,3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3例患者死亡,分别死于重症心肌炎导致的全身性的器官衰竭、急性肺水肿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