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中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血液透析室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析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进行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患者管理和护理人员的管理。结果60例患者中,发生出血患者为1例(1.67%),发生脱针患者为2例(3.33%),没有患者发生导管感染。60例患者在血液透析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下,未出现医患纠纷,也未出现护理安全责任事故,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平均为(91.25±4.26)分。结论在血液透析室进行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可相应减少风险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安全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与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维持血液透析56例,经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28例入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在该基础上,给予余28例心理护理,入组研究组。观察评定效果,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低(P<0.05),满意度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作用显著,值得运用及推广。

  • 标签: 维持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普通家用保温桶对血液的保温效果情况。方法将10袋1U悬浮红细胞和10袋2U悬浮红细胞分别置于25℃的室温环境与普通家用保温桶中监测其温度上升到12℃速度的变化。结果1U悬浮红细胞和2U悬浮红细胞在25℃的室温环境中温度平均上升速度不存在差异(t=1.42P>0.05),二者在普通家用保温桶中温度平均上升速度和在25℃的室温环境中温度平均上升速度存在差异,1U悬浮红细胞和2U悬浮红细胞分别在保温桶中的温度上升速度存在差异(t=13.2P<0.05)。结论保温桶对血液温度的保持有一定的作用,基层医院用家用塑料保温桶作为临时运输储血装置是可行的。

  • 标签: 血液 温度 保温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黏度检测的质量控制分析。方法对血液黏度的仪器选择、试验前质量控制、试验中质量控制、试验后质量控制进行分析。结果温度对血液粘度测定影响较大,粘度仪的选择、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标本处理问题等均对血液粘度测定有影响。结论血液粘度的测定,必须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使检测结果可靠,给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可信的科学数据,测定方法和仪器的规范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液黏度检测 质量控制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参考的相关文献,对影响血液净化护理安全性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以后的血液净化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 安全性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舒适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舒适护理方法,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后各方面指标均得到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8.00%。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来院体检的60名检验者作为研究对象,取0.6mL血清,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对比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红蛋白(H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总胆固醇(TCH)非溶血与溶血值。结果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红蛋白(H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值,非溶血与溶血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越多对检验项目造成干扰与影响越大,明确溶血检验临床作用与影响,可将检验误差减少,将检验结果准确性提高。

  • 标签: 溶血 医学检验 分析仪 结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SLE)疾病,应用不同方法诊断效果的探讨。方法选取66例来我院进行SLE疾病检查和体检的患者,进行研究,分组后给予所有患者ENA抗体,以及血清体液免疫方法的身体检查,记录、比较分析所有人相关指征的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检出率较高,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意义,P<0.05。结论SLE疾病的确诊难度较大,需要在临床诊断中,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检查与确诊。

  • 标签: SLE ENA抗体检验 血清体液免疫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两种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治疗的39例疗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IHD治疗,观察组给予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UN、HR、Scr下降程度大(P<0.05)。治疗后对照组存活率为68.42%(13/19),观察组存活率为85%(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间歇性血液透析相比,连续性肾脏替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 间歇性血液透析 重症急性肾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中呈现阳性率结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0例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0例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标本阳性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呼吸分泌物阳性率为38.67%、血液标本阳性率为7.00%、粪便标本阳性率为9.00%、非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阳性率为30.67%、胸积水标本阳性率为14.00%、脑脊液标本阳性率为16.00%;2016年1—2016年12月收治收治的呼吸分泌物标本阳性率为32.67%、血液标本阳性率为11.00%、粪便标本阳性率为10.00%、非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阳性率为26.00%、胸积水标本阳性率为8.00%、脑脊液标本阳性率为8.00%;由此说明不同时间段对比的阳性率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应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力,对不同时段、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而为疾病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和保障。

  • 标签: 不同时间段 临床标本 微生物 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时行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50例,设置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前来我院体检的50名人群,设置为参照组。对100名进行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分析临床测定后的各项指标。得出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指标为(0.93±0.11)g/L、(9.7±2.2)%、(8.8±2.3)mmol/L以及(12.3±1.9)mmol/L;参照组的上述指标为(1.55±0.47)g/L、(5.0±0.2)%、(5.0±0.2)mmol/L以及(4.5±1.2)mmol/L,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通过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能够有效对糖尿病病症进行诊断,降低临床漏诊率。

  • 标签: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确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念珠菌在普通血液病患者体内的定植状况,同时观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形成原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之间的57例普通血液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定期的体液化验,包括血液、尿液、唾液等。借助显微镜提取体液中的真菌并对其进行培养观察,尤其注意对侵袭性真菌感染者重点检测。结果所有57名患者的真菌定植状况都比较乐观,实验表明白细胞的数量与抗生素的使用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其中23名患者的真菌培养中成功分离出白念珠菌占比79%的念珠菌,呈现出稳定的定植率。当白细胞在血液中每升的分布数量小于0.5109时,它会成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唯一形成原因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念珠菌在普通病房恶性血液病患者体内的定植情况非常稳定,从其中分离出来的白念珠菌是罪魁祸首。同时,体液中白细胞含量过低会在无形中提升侵袭性真菌的感染能力。

  • 标签: 血液病 患者 念珠菌 侵袭性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法治疗中毒急性中毒患者时应用系统化护理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40例重度急性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抽签结果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各2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系统化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指标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法治疗重度急性中毒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扩大在临床中的适用范围。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血液透析 血液灌注法 重度急性中毒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中运用常规化学法与尿液分析仪检验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11月—2017年11月,研究对象72例本院接收的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化学法与尿液分析仪检验,分析患者检验后的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的准确率、阳性率、阴性率。结果通过检验结果分析,接收的72例患者用常规化学法检出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准确率为14例,33例,25例;尿液分析仪检出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准确率为16例,30例,26例,两种检验方法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验中运用常规化学法与尿液分析仪检验的效果差异不明显,若将其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为突出,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常规化学法 尿液分析仪检验 尿蛋白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化仪检测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诊断中运用。方法将选取138例2型糖尿病(T2DM)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成正常蛋白尿组(66例)、微量蛋白尿组(72例)、另选健康体检人员57例做对照组,分别检测以上项目,且同时对照检测传统肾功能项目尿素氮(Urea)、肌酐(Crea)。结果微量蛋白尿组血清Cys-C、RBP、β2-MG、Hcy、Urea及Crea合量及阳性率高于另外两组(P<0.05),正常蛋白尿组CysC、RBP、β2-MG、Hcy含量及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5)。联合检测Cys-C、RBP、β2-MG、Hcy四项阳性率较单项或其他组合阳性率高。结论Cys-C、RBP、β2-MG、Hcy可作为T2DM早期肾功能损伤诊断指标。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 胱抑素 &beta 2微球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2型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三项生化指标检查在肾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5例健康体检者、75例大量蛋白尿患者、75微量蛋白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受检者进行hs-CRP、Cys-C、NAG检测。结果大量蛋白尿组患者hs-CRP水平值(13.69±5.69)mg/L、Cys-C水平值(3.98±1.05)mg/L、NAG水平值(15.98±5.36)U/L均高于微量蛋白尿组和对照组受检者(P<0.05),同时三项生化指标在肾功能损伤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7.50%、93.33%、2.50%、6.67%。结论三项生化指标检查在肾功能损伤中效果显著。

  • 标签: Cys-C hs-CRP NAG 肾功能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新生化颗粒不同给药方式对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共收治符合早期药物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的第4天开始服用新生化颗粒进行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的第1天开始服用新生化颗粒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孕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流血量和月经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孕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恢复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阴道流血量上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新生化颗粒进行辅助治疗可确保药物流产效果,对缩短孕囊排出时间和阴道流血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在药物流产第1天开始服用,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化颗粒 不同给药方式 药物流产
  • 简介:摘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现在已成为医院进行生化分析的主要工具,但值得注意的是仪器的较差污染不容忽视,本研究总结分析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临床价值,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例行尿液白细胞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对患者尿液干化学法检验,观察组对患者进行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漏诊率与误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漏诊率与误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白细胞检验呈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白细胞检验 尿液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发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