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60例(2013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其中早产儿30例(早产儿组),足月新生30例(足月新生组)。两组患儿均进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给氧等治疗,对比两组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高危因素。结果治疗后,早产儿组以及足月新生组的临床特点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在妊娠糖尿病、新生低体重、吸入性肺炎、剖宫产、胎膜早破、窒息等高危因素中,两组对比同样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高危因素以及临床特点等观察发现,积极治疗吸入性肺炎、窒息等高危因素,对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早产儿 足月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症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多处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红细胞增多症合并多处皮肤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部分换血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好转出院。结论正确的皮肤护理、积极的感染控制预防、适当的营养供给、严密的病情观察及个性化的出院指导是护理本病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 红细胞增多症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综述了新生PICC堵管的现状、临床表现、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相关护理研究,以期寻找预防和控制发生堵管的有效途径,提高新生PICC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PICC 堵管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感温变色冷水袋,以提高护士及时更换产瘤患儿冷水袋的依从性,促进新生产瘤吸收与消退。方法将2018年1月—2月未使用感温变色冷水袋时产瘤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3月—4月使用感温变色冷水袋后产瘤患儿32例作为观察组,对责任护士冷水袋及时更换执行率进行统计;观察产瘤吸收与消退的效果。结果未使用感温变色冷水袋时及时更换冷水袋执行率为63.3%,患儿产瘤平均消退天数为1.85天;使用感温变色冷水袋后及时更换执行率为90.6%,平均消退天数为3.5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局部产瘤采用自制感温变色冷水袋可以提高护士及时更换冷水袋的依从性,保证了冷水袋冷敷的效果,促进产瘤的吸收与消退。此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感温变色冷水袋 新生儿产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新生听力筛查结果及高胆红素血症与多因素影响进行相关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116例重症监护室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听力高危因素进行分组,包括单纯高胆红素血症组、合并早产/低出生体重组、合并肺炎组、合并窒息组、合并两项以上高危因素组。与此同时,选取了150新生为正常组,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仪进行听力筛查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听力筛查通过率低于正常组,且在合并多因素上则会进一步降低通过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听力损失风险较多,且随着高危因素的增加而概率上升。因此,需要针对该疾病患者进行复查随访调查,提高诊断率。

  • 标签: 新生儿听力筛查 高胆红素血症 高危因素 听力损失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了产后家庭访视对于流动孕产妇产后42天产后复查率和新生在满月后来院体检建册率均高于未上访率以及对产妇出院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在2018年7月本辖区内共有112位流动孕产妇分娩,随机分成A,B两组各56位,A组(对照组)未进行产后家庭访视,B组(实验组)在产妇出院7天内上访第一次,产妇分娩14至28天内上访第二次,调查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后42天复查率与新生的满月体检建册率的情况,比较并分析两组产妇在出院后7天、20天、42天的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结果B组(实验组)产妇产后42天复查率与新生满月体检建册率都高于A组(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B组(实验组)产妇在出院后第7天、20天、42天的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低于A组(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家庭访视对于流动孕产妇及新生保健具有明显的延续性效果,可有效预防产妇在出院后出现产后抑郁,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 标签: 产后家庭访视 流动孕产妇及新生儿保健作用 价值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新生缺血缺氧性脑并发症和神经行为测定的作用。方法将本院于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85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40例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护理干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神经行为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行为(39.01±2.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颅内高压发生率35.56%、惊厥发生率31.1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神经行为。

  • 标签: 护理干预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并发症 神经行为
  • 简介:摘要新生败血症(neonatalsepticemia)是指细菌或真菌侵入新生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新生败血症早期症状常不典型,无特异性,易被漏诊和误诊。本文主要阐述联合检测脐带血超敏C反应蛋白(high-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CT)和白介素6(IL-6)对诊断新生早发型败血症的意义,为新生败血症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 标签: 新生儿败血症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 简介:摘要分析总结我院收治的金葡菌感染皮肤烫伤样综合症新生1例的临床护理经验。综合治疗护理措施主要为做好皮肤护理,新生感染管理及营养支持,本文中患儿住院7天治愈出院,皮肤光滑,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提高新生金葡菌细菌感染皮肤烫伤样综合症的临床治疗疗效。

  • 标签: 新生儿 皮肤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早接触早吸吮落实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10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11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产妇按常规进行产科护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两组产妇的新生早接触早吸吮落实情况,并比较两组产妇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百分比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早接触早吮吸落实率为92.73%,对照组为74.55%,组间差异P<0.05。产后3个月随访显示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70.91%)显著高于对照组(52.73%),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混合喂养率(16.36%)与对照组(18.1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人工喂养率(12.73%)显著低于对照组(29.09%),组间差异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新生早接触早吸吮落实效果,并提升纯母乳喂养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纯母乳喂养 品管圈 产科护理 新生儿 早接触早吸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新生黄疸蓝光照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60例接受蓝光照射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暖箱加单面蓝光持续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护理常规,干预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患儿哭闹次数、安静睡眠时间、光疗副作用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家长满意度、患儿安静睡眠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哭闹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光疗副作用发生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蓝光照射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提升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常规护理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新生神经行为测查(NBNA)及血清胆红素总量/白蛋白的比值(B/A)在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中的意义,得出结论①NBNA评分可应用早期诊断高胆所致的脑损伤。②B/A可作为评估胆红素神经毒性危险因素的指标之一,当B/A比值>(6.32±1.4)×10-3即应给予适当治疗。

  • 标签: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查 血清胆红素总量/白蛋白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护理知识知晓率的效果。方法择选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分娩新生的初产妇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初产妇新生护理知晓率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基础护理、母乳喂养方法、环境护理知识、疫苗接种及体检意识知晓率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护理知识知晓率的效果甚佳。

  • 标签: 品管圈 初产妇 新生儿护理 知识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眼底筛查中患儿的随访及失访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整理15750例新生RetCam3眼底筛查结果、随访情况及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750例新生首次接受筛查,检出眼底病变5200例(33.02%),其中阳性患儿42天失访率为23.03%,后天获得性眼病中的眼底出血失访率最高(19.43%),主要为Ⅰ度出血。结论新生眼底病变表型差异较大,在临床上加强疾病档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根据患儿表型严重程度及随访情况及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增强患儿的依从性和复诊率,才能收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的目的。

  • 标签: 眼底筛查 新生儿 档案管理 失访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上机时间(3.90±0.55d)、住院时间(26.45±5.50d)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0hOI值(35.25±6.10)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研究组5hOI值(22.05±4.15)、10hOI值(16.15±4.15)、24hOI值(12.25±3.10)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存活率(98.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 标签: 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高原地区足月新生黄疸应用抚触护理联合光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原地区足月新生黄疸患儿120例,随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光疗治疗,联合组在光疗基础上进行抚触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另外对比两组的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原地区足月新生黄疸的治疗中应用抚触护理联合光疗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并可促进黄疸的消退。

  • 标签: 抚触护理 新生儿黄疸 光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效果评定与护理。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8例随机分两组。所有患儿给予高压氧治疗,常规组行常规护理,优质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费用、家长满意度评分。结果优质组患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住院时间和费用、家长满意度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效果确切,辅以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费用,提升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应用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4月到10月期间收治的黄疸新生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儿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和退黄时间,并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新生儿黄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推拿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纠正酸中毒,控制脑水肿和惊厥,静脉滴注神经节苷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推拿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40.25±2.50)分,高于对照组(32.65±3.48)分,(P<0.05)。结论小儿推拿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疗效确切。

  • 标签: 小儿推拿 高压氧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疾病(CMI)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治疗的40例CMI患儿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20例。A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住院时间短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B组为40.0%,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0%,B组为60.0%,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CMI患儿行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其并发症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新生儿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疾病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