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5-2020年济南市4类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5-2020年济南市的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资料,应用简略寿命表法、Joinpoint回归法等方法,分析4类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的特点及变化趋势。结果2015-2020年4类重大慢性病的粗死亡、标化死亡变化范围分别为568.65/10万~604.06/10万、366.77/10万~432.48/10万。2015-2020年济南市4类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平均每年下降3.33%[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3.33%,95%CI:-6.25%~-0.32%],以心脑血管疾病(AAPC=-3.23%,95%CI:-6.32%~-0.05%)和恶性肿瘤(AAPC=-3.58%,95%CI:-6.83%~-0.21%)下降为主,女性下降速度(AAPC=-4.19%,95%CI:-7.56%~-0.70%)大于男性(AAPC=-2.92%,95%CI:-5.65%~-0.11%)。结论2015-2020年济南市4类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防控工作中应将男性群体列为重点人群,还要注意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下降趋势不显著的现象。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癌症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4-2018年中国≥65岁老年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预测2019-2023年慢性病年龄标化死亡。方法利用2004-2018年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中老年居民死亡数据,分析不同性别、城乡、地区的慢性病粗死亡、年龄标化死亡、构成比及变化趋势。采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构成计算年龄标化死亡;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全时间段内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及95%可信区间;采用对数线性模型预测年龄标化死亡。结果2004-2018年我国老年居民慢性病年龄标化死亡从4 697.05/10万降至3 555.35/10万,平均每年下降2.0%(95%CI:-2.7%~-1.3%)。不同性别、城乡、地区间年龄标化死亡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AAPC=-2.1%,95%CI:-2.8%~-1.3%)、中部地区(AAPC=-2.8%,95%CI:-3.4%~-2.1%)下降速度均快于西部地区(AAPC=-0.8%,95%CI:-1.8%~0.2%)。慢性病死构成比从89.82%上升至91.41%,平均每年上升0.1%(95%CI:0.1%~0.2%)。预计至2023年,男性年龄标化死亡(3 906.23/10万)仍高于女性(2 708.43/10万);农村年龄标化死亡(3 283.20/10万)与城市(3 250.01/10万)相接近;西部地区(3 782.48/10万)与东部地区(3 037.01/10万)、中部地区(3 249.24/10万)的年龄标化死亡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结论2004-2018年我国老年居民慢性病年龄标化死亡呈下降趋势,死亡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建议以老年人群中男性居民和西部地区居民作为今后慢病防控关注的重点人群。

  • 标签: 死亡率 趋势 预测 慢性病 老年人群 死因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4—2018年0~1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死水平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公开出版的2004—2018年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的0~1岁先天性心脏病死数据,计算不同性别、城乡、地区的先天性心脏病死及构成比;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死亡与构成比的变化趋势,计算各时间段内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全时段内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及其95%CI值。结果2004—2018年0~1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死共15 969例,男童占58.12%(9 281例),农村占71.79%(11 464例),东、中、西部地区先心病死病例分别占34.30%、37.06%和28.64%。2004—2018年0~1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死从106.81/10万下降到38.70/10万,年平均下降速度为[AAPC(95%CI)=-7.2%(-11.5%, -2.6%)];女童先天性心脏病亡[AAPC(95%CI)=-7.7%(-13.0%, -2.0%)]与男童死亡[AAPC(95%CI)=-6.8%(-12.0%, -1.2%)]均呈下降趋势;城市先天性心脏病死[AAPC(95%CI)=-5.9%(-9.9%, -1.7%)]与农村死亡[AAPC(95%CI)=-7.4%(-10.5%, -4.2%)]均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死[AAPC(95%CI)=-8.6%(-14.2%, -2.6%)]与中部地区死亡[AAPC(95%CI)=-7.8%(-11.5%, -4.0%)]呈下降趋势;性别间、城乡间、地区间死亡差距逐渐缩小;2004—2018年0~1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死构成比呈上升趋势[AAPC(95%CI)=3.3%(1.7%, 4.9%)]。结论2004—2018年0~1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死呈下降趋势,构成比呈上升趋势。

  • 标签: 死亡率 心脏病 先天畸形 趋势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0—2019年天津市死亡居民的吸烟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构成。方法研究基于2010—2019年天津市居民全死因监测系统中的收集的数据,共计699 372例纳入本研究;依据研究对象不同死亡年份、性别进行分组计算吸烟、戒烟及不吸烟;依据研究人群的出生年份、性别进行分组计算吸烟程度比例;依据年龄段进行分组描述吸烟者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分布情况。采用Joinpoint 4.9.0.0回归软件分析吸烟变化趋势;采用构成比描述吸烟者主要死亡原因构成。结果2010—2019年死亡居民吸烟率由28.7%降至21.4%,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3.0%(95%CI:-3.9%~-2.2%),不同性别死亡居民呈现同样趋势;戒烟者比例呈现上升趋势,由2010年的10.5%升至2019年的14.7%,AAPC为3.8%(95%CI:1.7%~6.0%);轻度吸烟者的比例随出生年份的后推而增加,1950年及之前出生的轻度吸烟者比例为14.7%,1981年及之后出生的轻度吸烟者比例则高达85.9%;重度吸烟者比例则随出生年份的后推而减少;肺癌和心脑血管疾病是吸烟者和戒烟者的主要死因,戒烟者中13.86%死于肺癌,稍低于吸烟者(16.39%),均显著高于不吸烟者(5.55%),而吸烟者中随着吸烟程度的升高,死于肺癌的比例也逐渐升高,由9.19%升至19.11%。结论2010—2019年天津市死亡居民的吸烟呈下降趋势,与天津市居民整体吸烟变化趋势一致。肺癌、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位居吸烟者主要死因构成的前3位。

  • 标签: 吸烟率 死亡原因 趋势 天津
  • 简介: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死亡年龄构成及主要死因顺位,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克拉玛依市2007-2011年全人群死因回顾性调查中,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结果2007-2011年共发生5岁以下儿童死亡110例,死亡为10.59‰,其中婴儿死亡96例、死亡为9.24‰,新生儿死亡60例、死亡为5.78‰,早期新生儿死亡48例、死亡为4.62‰;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婴儿的死亡及新生儿死亡总体无明显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5位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其他先天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和意外死亡(并列第三)、出生窒息、肺炎;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以婴儿为主,占87.3%,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2.5%,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的80%。结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异常、出生窒息和意外死亡严重威胁克拉玛依市5岁以下儿童的健康,应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及产科质量,积极开展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强化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等防控措施,普及儿童安全宣教,从而有效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因顺位
  • 简介:<正>收治出血热2664例,死亡192例,病死7%。直接死因:低血压休克期有难治性休克、高血容量心衰肺水肿、尿毒症、腔道出血,肾衰尿毒症期有颅高压、DIC、ARDS、血透后出血、严重继发感染、败血症、心跳骤停、输液反应等。经验教训:①误诊误治是增加出血热的病死因素之一,早期误诊达23.1%,误诊病种有上感、败血症、急性胃肠炎、急性肾炎、

  • 标签: 低血压休克期 直接死因 尿毒症期 心衰肺水肿 输液反应 性休
  • 简介:目的了解艾滋病患儿死亡前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有针对性降低艾滋病患儿死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07—2009年收治的13例5岁以下艾滋病患儿的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临床特征、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治疗、死因等资料,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儿中女童10例,男童3例;年龄最小3月龄,最大4岁,平均2岁;有11例患儿为足月顺产,9例为母乳喂养;11例病例为母婴传播,2例传播途径不详,10例患儿母亲分娩时未采取母婴阻断措施,仅5例患儿母亲孕前开始采取抗病毒治疗。发病至死亡时间(中位数)为0.58年,平均入院至死亡时间(中位数)为5d;13例病例均有多种并发症,其中以肺部感染(12例)、口腔真菌感染(11例)为多。检测5例患儿的病毒载量,平均值为1.6×105copies/mL;检测7例患儿的CD4+水平,平均值为263个/μL(17.00%)。13例病例均采取对症、支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等,抗病毒治疗一般采用AZT(d4T)+3TC+NVP(EFV)方案;艾滋病儿童死亡直接死亡原因分别为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呼吸衰竭(4例)、脑水肿(2例)。结论受调查的艾滋病患儿主要为母婴传播,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免疫功能水平低下、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以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死因等特点。

  • 标签: 儿童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流行病学研究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由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导致的垂体炎病例的诊治及23个月的随访情况,提示进行PD-1抑制剂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出现乏力、纳差、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低钠血症等情况,需警惕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及时进行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价和长期随访。

  • 标签: 免疫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垂体炎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 简介:本文报道了1976~1992年青岛口岸国境卫生检疫中遇到急救危重症、死亡病例20例。其病因顺位为:心、脑血管病13例,急腹症5例,其它2例。未能抢救现场死亡9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提示对国际交通员工、旅客,除做好检疫、监测传染病防治外,对非传染病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危重症 死亡病例 心肌梗塞 急腹症 病因顺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广西北流市重症及死亡手足口病的发病特征,为更好有效的防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辖区内的重症及死亡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全市共报告重症及死亡手足口病病例62例,占发病总数的0.86%,死亡4例,病死0.06%;男高于女,男女比为2.441;发病年龄集中在小于3岁,均散居儿童;农村发病高于城区;4-6月份为发病高峰。结论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病意识,加强诊疗知识培训,实行预检分诊制,加强疫情报告并及时处置病例;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防控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疾病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及再入院的影响,为识别高风险人群与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调查方式,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4家医院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础信息、合并疾病、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指标,并统计患者出院后1年再入院及全因死亡。采用Cox回归分析中医非药物疗法是否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824例患者纳入全队列中,年龄(80±10)岁。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602例(301对)患者匹配成功,各基线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观察组的生存概率高于对照组的生存概率(P=0.013),在不良事件发生[43.52%(131例)比53.82%(162例)]、全因死亡[15.61%(47例)比23.59%(71例)]、3个月再入院[10.96%(33例)比17.61%(53例)]、6个月再入院[16.90%(51例)比24.25%(73例)]、心功能分级、hs-CRP和NT-proBNP水平上,观察组干预效果优效于对照组(均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表明年龄(RR=1.018,P<0.01)、心功能Ⅳ级(RR=2.200,P<0.01)、糖尿病(RR=1.340,P=0.04)、NT-proBNP≥7 900 ng/L(RR=1.557,P=0.01)及中医非药物疗法(RR=0.768,P=0.04)对发生不良事件均有显著影响。结论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提倡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进行干预,为在基层推广中医服务、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 标签: 心力衰竭 中医 非药物疗法 影响因素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及再入院的影响,为识别高风险人群与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调查方式,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4家医院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础信息、合并疾病、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指标,并统计患者出院后1年再入院及全因死亡。采用Cox回归分析中医非药物疗法是否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824例患者纳入全队列中,年龄(80±10)岁。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602例(301对)患者匹配成功,各基线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观察组的生存概率高于对照组的生存概率(P=0.013),在不良事件发生[43.52%(131例)比53.82%(162例)]、全因死亡[15.61%(47例)比23.59%(71例)]、3个月再入院[10.96%(33例)比17.61%(53例)]、6个月再入院[16.90%(51例)比24.25%(73例)]、心功能分级、hs-CRP和NT-proBNP水平上,观察组干预效果优效于对照组(均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表明年龄(RR=1.018,P<0.01)、心功能Ⅳ级(RR=2.200,P<0.01)、糖尿病(RR=1.340,P=0.04)、NT-proBNP≥7 900 ng/L(RR=1.557,P=0.01)及中医非药物疗法(RR=0.768,P=0.04)对发生不良事件均有显著影响。结论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提倡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进行干预,为在基层推广中医服务、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 标签: 心力衰竭 中医 非药物疗法 影响因素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 明确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原因,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死亡。方法 对我院 120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脐带因素、羊水过少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最主要原因。结论 做好产前保健,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做好胎儿重点监护,防治胎儿宫内窘迫,及时终止妊娠,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病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院前急救的意义。方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取样66例,皆为2019年8月~2020年2月入院,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急救+院前急救,n=33)和对照组(常规急救,n=33),比较患者死亡、治愈、并发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死亡3.03%(1/33),并发症6.06%(2/33),比对照组18.18%(6/33)、27.27%(9/33)低,治愈96.97%(32/33),比对照组81.82%(27/33)高,住院(8.91±1.88)d,比对照组(13.40±2.78)d少,ChE(86.15±21.27)h恢复70%,阿托品化时间(2.63±1.02)h,症状(67.53±12.19)min消失,比对照组早,P<0.05。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中实施院前急救可降低患者死亡、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影响分析 有机磷农药中毒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及应用,在医院质量管理年评审验收中,整体护理在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中有重要意义。1在临床工作中,责任护士精准全面的病例汇报,对于医生可以起到准确判断病情,让患者的疾病得到良好治疗,促进早日康复。许多低年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汇报病例存在汇报不准确、重点不突出、汇报不全等问题。提出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与掌握患者病情方法及技能的培训,建立完善的病历汇报评分标准。

  • 标签: 责任护士 病例汇报 准确率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的心电图变化及其与死亡关系。方法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24小时完成心电图,并根据头颅CT结果分成脑梗死及脑出血两组。结果在脑梗死组,常见的心电图异常是T波倒置(34.48%),ST段下移(32.76%),QT间期延长(29.31%)和U波出现(27.59%)。而在出血组则为T波倒置(33.33%)、心律失常(33.33%)、U波出现(30.95%)及ST段下移(23.81%)。在脑梗死组死亡患者中,最常见ECG改变为ST-T改变,而在出血组则是U波的出现(60%)。结论心电图改变及异常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普遍常见,而且其心电图异常是多样的。从T波倒置到ST段下移在脑梗塞患者心电图改变中都可出现,而在脑出血患者中T波倒置及心律失常更为常见。总体来讲,脑出血组死亡比脑梗死组高,心电图异常患者具有更高死亡

  • 标签: 脑卒中 心电图 死亡率 关系
  • 作者: 赵红宾1, 田文2 ,冯世栋1,牛军强1,王海燕1 ,弓宇3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8-12
  • 出处:《健康女性》2021年8月12卷28期
  • 机构:1.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邢台市第一医院),骨科。河北邢台 054001  2.邢台市襄都区北大街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河北邢台 054001  3.平乡县人民医院,骨科。河北邢台054500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延迟对短期预后的影响和死亡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选取144例60岁以上且初步诊断为髋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针对手术治疗时间和院内死亡发生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144名患者符合标准。延迟手术超过48小时与之相关更高的院内死亡风险。 结论:对老年患者髋骨骨折手术开展时间进行延迟,有可能增加院内死亡的风险概率。

  • 标签: 髋部骨折 老年患者 潜在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最近几年以来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儿童保健的相关工作。方法择取从2011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A市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的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年度死亡情况,并分析死亡趋势。结果从2011年6月到2014年5月期间,A市死亡儿童概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下滑趋势;从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A市死亡儿童概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各个年份之间的死亡概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另外,在调查区间,儿童保健概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截止到2016年6月底,5岁以下儿童的保健管理已经达到了98%以上。结论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依然需要继续控制,儿童保健的相关措施是保证儿童生存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需要各级部门提升重视程度。

  • 标签: 儿童保健 死亡概率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急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急危重症患者57例按照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分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HD+HP)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CRRT+HP)组,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部分生化指标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生化指标和病死的区别。结果CRRT+HP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BU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住院天数及病死均明显低于HD+HP组(P<0.05)。结论CRRT+HP治疗危重症患者,疗效明显优于HD+HP,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是提高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的重要治疗措施。

  • 标签: 血液净化 急性中毒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