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齿状突骨折并寰枢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分析和研究寰枢椎椎弓螺钉固定在临床应用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骨科就诊的齿状突骨折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寰枢椎椎弓螺钉固定方案进行治疗,根据JOA(日本骨科协会)的标准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评分。结果入组的所有患者均实现了完全复位,并且未发现神经根和脊髓损伤的情况,术后一年随访发现螺钉固定良好、未发生松动情况,且术后JOA评分高于术前评分。结论齿状突骨折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选取寰枢椎椎弓螺钉固定方案进行治疗,既能长时间保持损伤去的稳定,又能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齿状突骨折 寰枢关节脱位 寰枢椎椎弓根 螺钉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椎弓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到我院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患者84例进行研究,并采用抛掷硬币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前后缘高度、后凸角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实验组患者优势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伤椎前后缘高度、后凸角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显著较低,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微创椎弓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伤椎椎弓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0月接收的96例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8例。植骨组患者给予伤椎椎弓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不植骨组给予单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90d伤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变化、脊柱后凸角(矢状面Cobb's角)、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及内固定物有无断裂松动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椎体前缘压缩率、后缘压缩率、Cobb's角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不植骨组优良率为10.42%;植骨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123,P=0.500);术后90d两组优良率分别为43.75%、8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64,P=0.001)。随访1年后,不植骨组与植骨组内固定物断裂、松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2,P=0.020)。结论对于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伤椎椎弓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能够预防畸形的发展、有利于患者康复活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固定 植骨 横突间 胸腰段爆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患者,A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微创经皮 传统开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经皮椎弓螺钉技术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92例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予经皮微创椎弓螺钉技术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切开椎弓螺钉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椎体高度、Cobb角与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均优于术前,且观察组手术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螺钉技术与常规切开技术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相当,但是微创手术具备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椎弓根螺钉 不稳定胸腰椎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器人辅助行椎弓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及置钉并发症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实施机器人辅助行椎弓螺钉置钉的20例患者,入选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依据Robbins以及Gertzbein标准内容,通过CT对椎弓螺钉位置予以分析,并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详细记录。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患者均由机器人辅助置钉,18例患者共计置钉95枚,实际上置钉成功94枚,患者经过置钉后并未出现血管损伤、脊髓损伤以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依据Robbins以及Gertzbein标准75枚螺钉为A级,19枚螺钉为B级,正确率经计算后为85.25%。结论机器人辅助行椎弓螺钉置钉正确性较高,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机器人辅助 椎弓根螺钉 准确性 置钉并发症
  • 简介:目的验证新型寰椎椎弓螺钉离体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C0~3图像信息,应用Hypermesh12.0等图像处理软件构建C0~3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置入新型寰椎椎弓螺钉并枢椎椎弓螺钉或传统寰椎椎弓螺钉并枢椎椎弓螺钉建立2种内固定模型,观察其前屈、后伸、侧曲、扭转等加载条件下C0/C1、C1/C2、C2/C3的活动度及内固定的应力分布,比较2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置入新型螺钉后C1/C2扭转活动度比传统螺钉减少20.3318%,其他加载条件下活动度基本等同。在侧曲与扭转状态下,新型螺钉最大应力均小于传统螺钉,在前屈、后伸时最大应力相当。结论新型螺钉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与传统螺钉相当,在对抗扭转活动方面优于传统螺钉;新型螺钉使应力更加合理分散,最大应力减小,有助于降低内固定失效风险。

  • 标签: 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法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接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例患者使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经皮微创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可有效改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症状和疼痛程度,对于提高短期疗效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椎 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弓根 内固定 短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弓螺钉系统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护理。方法采用后路椎弓螺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6例强AS并寰枢椎脱位患者。应用JOA颈椎评分标准和VAS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效果评价。结果手术时间(98.17±9.85)min,术中出血量(301.67±34.30)ml。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6年。6例均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2例表现为枕大神经刺激症状者,术后即消失;3例伴有四肢不同程度运动及感觉障碍者,术后6个月~1年完全恢复。VAS从术前(7.0±1.0)分降至末次随访时(2.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从术前(7.17±2.48)分提高至(13.67±2.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心的术后护理可提高后路椎弓螺钉系统内固定融合术是治疗AS并寰枢椎脱位不稳的有效治疗效果,加快恢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 标签: [] 强直性脊柱炎 寰枢椎脱位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融合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聚醚醚酮(PEEK)棒椎弓螺钉内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应用PEEK棒椎弓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共11例,所有患者随访资料均完整。其中男5例,女6例,平均年龄60.4±8.7岁。其中9例患者固定4个节段,5例患者固定范围为L3-S1,4例患者固定范围为L2-L5,2例患者固定5个节段,均固定至L2-S1。根据病变的情况在固定节段内选择性行椎间融合,其中2例患者融合了2个节段,7例患者融合了1个节段,2例患者未行椎间融合。通过术前、术后3月、6月、1年及2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functionalIndex)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估临床疗效。通过腰椎侧位X线观察融合节段的椎间高度指数(DHI),腰椎过伸过屈X线观察椎间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变化情况,术后2年CT二维重建观察椎间融合情况,术后2年CT三维重建观察有无PEEK棒断裂或变形。结果11例患者平均随访24.6±1.7(22~28)月。平均手术时152±25(120~210)分钟,平均术中失血518±248(300~1000)mL。ODI评分术前49.6±12.2,末次随访15.5±3.7,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VAS评分术前8.1±0.8,末次随访时1.7±0.6,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融合节段的DHI术前0.343±0.091,末次随访DHI0.321±0.0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在24个非融合节段中,ROM术前平均9.3°±1.5°,末次随访2.3°±0.5°,术前术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行椎间融合的11个节段在术后2年随访时共8例患者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72.7%。术后2年随访时无PEEK棒断裂,变形情况出现。结论PEEK棒椎弓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安全有效,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 标签: PEEK棒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临床疗效 多节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应用开放手术、经皮微创椎弓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骨外科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5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 64例为研究对象, 32例行开放手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 32例行经皮微创椎弓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①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P< 0.05);②随访 6个月,实验组伤椎后凸 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予以经皮微创椎弓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恢复时间,促进骨折复位,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在腰椎骨折患者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80例腰椎骨折患者,均行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术,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疼痛度,腰椎功能JOA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RS评分、JOA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在腰椎骨折患者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腰椎骨折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螺钉脊柱内固定与通用型脊柱内固定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观察组采用椎弓螺钉脊柱内固定。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和住院时间更短(P<0.05);两组术后Cobb角、椎体后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疗法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椎弓螺钉脊柱内固定与通用型脊柱内固定都可以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两者疗效相当,但椎弓螺钉脊柱内固定方法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患者满意度更高。

  • 标签: 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后路伤椎单阶段椎弓螺钉内固定术用于胸腰椎骨折的价值。方法: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科接诊胸腰椎骨折病患72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经后路伤椎单节段锥弓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经后路伤椎短节段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ODI评分等指标。结果:针对ODI评分,研究组治疗后(16.34±2.05)分,比对照组(20.48±2.74)分低,P<0.05。针对住院时间,研究组(10.39±1.26)d,比对照组(13.47±1.95)d短,P<0.05。结论:于胸腰椎骨折中用经后路伤椎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效果好,且利于住院时间的缩短。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后路伤椎 效果 锥弓更螺钉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接受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术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手术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甲组(20例,常规内固定术)与乙组(20例,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术),研究指标为手术指标、恢复情况。结果:乙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手术指标优于甲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P<0.05;乙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恢复效果好于甲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接受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术更有利于脊柱恢复,疼痛指数低,手术优势明显。

  • 标签: 内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 手术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行中医正骨手法并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胸腰椎骨折患者共66例,均于2022年05月-2024年01月期间入院治疗。依照双色球法平均分组,33例/组,对比组予以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正骨手法并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二组的Cobb角水平、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骨水泥渗漏率。结果:对比Cobb角水平、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治疗前二组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前者观察组低于对比组,后者观察组高于对比组(P<0.05)。对比骨水泥渗漏率,治疗后二组差异不大(P>0.05)。结论:应用中医正骨手法并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能够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Cobb角水平,提高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值得借鉴。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中医正骨手法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在行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5月-2023年11月收治的82名腰椎骨折患者,应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1名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者患者护理满意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P均小于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良好,在提升护理满意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上具有明显优势,其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腰椎骨折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护理满意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采用保留外侧动脉的骨外侧切口治疗骨骨折的方法对预防切口皮肤坏死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2014年采用保留外侧动脉的骨外侧切口治疗骨骨折60例,男53例,女7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9岁,伤后常规行骨CT检查,按Sanders分型ΙΙ型22例,Ⅲ型32例,Ⅳ型6例,单侧骨骨折50例,双侧1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前采用超声Doppler血流探测仪探查外侧动脉位置及粗细并在皮肤上标记,所有患者均采用保留外侧动脉于切口前侧皮瓣内的骨外侧切口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除2例切口拐角处有渗出外其余病人切口均一期愈合,有渗出的2例行引流、中药玉红膏换药1周伤口愈合。随访6~12个月,切口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保留外侧动脉的骨外侧切口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骨折,可改善切口皮肤血运,减少切口皮肤坏死。

  • 标签: 跟骨骨折 跟外侧动脉 钢板外露
  • 简介:起先是一片人脸的汪洋,湿漉漉的,每张脸只上了一小会儿岸。接下来依次是:绷在风衣里饱满的胸部、堆叠的袜口、活物似的毛领,以及大衣腋下一片湿疹状起球。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