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体视学方法是一系列用于获得组织结构的准确三维形态定量特征的方法。随着体视学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运用,新的体视学方法应用于中枢神经的定量研究成果颇受关注。本文回顾了体视学方法的运用对大脑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并结合本团队的研究成果,从正常老年、常见中枢神经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以及相关防治手段对大脑结构改变作用等三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体视学在大脑定量研究中的运用和最新进展。这些成果为认识正常老年大脑和疾病状态下的大脑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定量依据,为寻找延缓大脑衰老和疾病防治进程的手段提供了结构靶点和切入点。

  • 标签: 体视学 老年大脑 阿尔兹海默氏病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跑步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中神经疾病造成的意识缺陷问题的几种评估方法,以便于及时有效地掌握意识缺陷的具体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方法以临床评估、影像学评估、经颅多普勒这三种方法,对意识缺陷的儿童患者症状进行评估。结果采取不同的方法实施针对性的评估,方可以获得精准度较高的评估结果。结论以当前常见的几种评估办法,对儿科中由神经疾病诱发的意识缺陷问题进行评估,均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 标签: 儿科 神经系统疾病 意识缺陷 评估办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儿肠道病毒(EV)中枢神经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70例无菌性中枢神经感染患儿,检测其脑脊液标本,分析其中49例肠道病毒中枢神经感染患儿临床特点。结果共检出EV感染49例(70.00%),17例脑炎,32例脑膜炎;脑炎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3例柯萨奇病毒B3型脑炎患儿病情危重,治疗后1例康复,2例遗留后遗症;脑膜炎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头痛、腹泻、畏光、乏力、肌痛,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小儿中枢神经感染常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脑膜炎和脑炎症状较轻,预后良好,重症脑炎可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肠道病毒 临床特点
  • 简介:据统计,在已发现的5000余种单基因遗传病中,累及神经的遗传病或综合征约占50%,而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的神经遗传性疾病的数量则更多。我国人口众多,病例资源丰富,遗传性疾病在病种资源上的优势是国内研究的重要特点。我国神经遗传性疾病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入基因和分子水平,近年来取得了可喜成果,国内同仁的研究论文频频发表于较高层次的国际专业期刊,影响力日益增加。

  • 标签: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 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 分子水平 专业期刊 研究论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中枢神经感染(CNSI)诊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选取了148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了1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CT和MRI检查,对检测异常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有79例患者CT检测异常,异常率是53.38%,对照组有7例CT检测异常,异常率是4.73%,两组异常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字2=84.965,P=0.000);观察组有134例MRI检测异常,异常率90.54%,对照组有21例MRI检测异常,异常率14.19%,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字2=172.941,P=0.000)。结论CT和MRI检查在中枢神经感染诊断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MRI效果更好,更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CT MRI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中枢神经海绵状血管瘤(CA)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过去10年经手术证实的8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本组平均病程4.6年,出血、癫痫、头痛和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为CA的主要临床表现。颅内88例中76例经显微外科手术获全切。60例病人平均随访1年,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改善52例,无变化3例,临床加重3例,死亡2例。结论显微外科治疗中枢神经CA效果较好,MRI是诊断CA的最敏感方法。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CNS) 海绵状血管瘤(CA) 核磁共振扫描(MRI)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肠道病毒(EV)中枢神经感染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70例无菌性中枢神经感染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其脑脊液标本,分析其中49例肠道病毒中枢神经感染患儿临床特点。结果共检出EV感染49例(70.00%),17例脑炎,32例脑膜炎;脑炎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3例柯萨奇病毒B3型脑炎患儿病情危重,治疗后1例康复,2例遗留后遗症;脑膜炎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头痛、腹泻、畏光、乏力、肌痛,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小儿中枢神经感染常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脑膜炎和脑炎症状较轻,预后良好,重症脑炎可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肠道病毒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结肠同源病(Allied disorders of Hischsprung's disease,AHD)患儿中出现结肠冗长和屈曲等解剖畸形的诊断治疗和肠神经元病变的相关性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25例AHD伴结肠解剖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8.65±4.10)岁。25例患儿均有顽固性便秘,且症状随年龄增加以及社会活动增加逐渐加重,需长期药物助排便,病程超过3年,保守治疗无效。所有患儿术前均通过肠系造影检查和72 h结肠传输试验而确诊。手术方式为结肠次全切除术2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3例。结果术前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检查阳性3例,阴性22例;所有患儿均存在肛门直肠抑制反射。92%(23/25)的患儿结肠传输试验72 h的标记物排出率为0。术后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14例,节细胞减少症11例。术后随访时间>1年,23例患儿便秘症状消失,行左半结肠切除术3例中2例复发后再手术治愈。结论结肠解剖畸形是严重便秘的一个重要原因,结肠传输时间延迟与便秘程度呈正相关。畸形肠道的肠神经元病变在结肠壁广泛分布,病变范围与结肠传输试验所提示的动力受损肠管范围高度相符,提示手术切除范围和病理学检查的重点部位。

  • 标签: 结肠 畸形 结肠传输 巨结肠同源病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实体瘤发生中枢神经(CNS)转移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2005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11例儿童常见胸腹部来源恶性实体瘤中33例发生CNS转移的患者临床资料,对不同病理类型的儿童常见恶性实体瘤发生CNS转移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11例儿童常见胸腹部来源的恶性实体瘤患者中,发生CNS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15例(5.9%,15/264)、肝母细胞瘤13例(4.8%,13/274)、肾母细胞瘤2例(3.2%,2/63)、肾透明细胞肉瘤3例(3/10)。恶性实体瘤发病年龄3~189个月,中位发病年龄26.5个月;自诊断原发实体瘤到明确CNS转移诊断的时间为0~100个月,中位时间为18个月。脑转移瘤最多见,共30例;脑膜转移3例;脊髓受累5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2例阳性(2/3)。33例诊断CNS转移病例中颅内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者5例,单独手术者2例,单独放射治疗者3例,仅化学治疗者23例。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33例CNS转移病例的生存时间为(16.96±3.19)个月,3年总生存率为14.7%。颅内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单纯颅内手术、单纯放射治疗及单纯化学治疗患者生存时间分别为(40.50±4.32)、(3.00±0)、(35.50±5.50)及(10.35±2.84)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0.0%、0、5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P=0.002),颅内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组预后最好。结论儿童胸腹部来源恶性实体瘤以肾透明细胞瘤肉瘤出现CNS转移的发生率最高,出现CNS转移后预后不良,但积极给予颅内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能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

  • 标签: 儿童 肿瘤 肿瘤转移 中枢神经系统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枢神经感染患者 在采取不同诊断方法的影响 。方法:在 2017 年 6 月至 2019年 9 月期间,选取 132 例于我院收治的 中枢神经感染患者 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组 和参照 组,各 66 例 , 分别采取 CT 与核磁共振诊断 ,对两组患者的 异常检出率、早期病变检出率进行比较 。 结果:研究组 异常检出

  • 标签:
  • 简介:目的提高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合并神经损害临床特点的认识,以减少漏诊。方法对28例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或)艾滋病患者中的12例合并神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机会感染性疾病情况进行回顾,并结合文献分析总结。结果12例患者分别诊断为艾滋病脑病(5例)、慢性脑膜炎(3例)、周围神经病(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和获得性脱髓鞘性神经病各1例)、脑梗死(1例)和肌肉病(1例)。艾滋病合并神经损害的发病率约为42.86%(t2/28)。至少合并1~2种以上机会性感染,以真菌最为多见,发病率为83.33%(10/12);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为25%(7128)。结论HIV感染可累及神经多个部位及肌肉。艾滋病期患者常合并多系统混合感染,以真菌最为常见;临床以消瘦、间歇性发热、头痛、咳嗽、认知功能减退、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症状与体征为主,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或漏诊。诊断与鉴别诊断需依靠脑脊液检查、肺部CT、头部CT和(或)MRI等辅助检查结果,临床工作中应注意筛查,尽早明确诊断。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机会性致病菌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简介: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以往研究表明miRNA在高等生物正常发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对各种生物体内不同种类miRNA进行深入研究发现miRNA的功能并不局限于发育调节,miRNAs与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凋亡、肿瘤发生等各方面有密切关系。

  • 标签: Micro—RNA 非编码RNA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MRI)对于中枢神经(CNS)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CNS感染患者46例,均行CT及MRI检测;观察组同时行脑脊液涂片及血病原菌培养。结果MRI的诊断符合率为86.96%,显著高于CT诊断的54.35%(P<0.05);CT诊断为CNS感染患者中的病毒、细菌及其他病原菌感染率分别为64.00%、24.00%、12.00%,MRI分别为37.50%、35.00%、27.50%,两种方法的病原菌构成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对CNS感染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CT,而CT对于病毒感染的诊断率优于MRI,将CT与MRI结合并配合临床病原菌检测能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CT 磁共振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CABM)后遗症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998-2016年丹麦北部地区1个月至15岁的CABM患儿进行调查。查阅医疗记录,我们统计了入院时的基本情况、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GOS)。GOS评分为1~4分视为预后不良。我们采用修正的泊松回归检测存活儿童神经后遗症的危险因素。结果86例患儿(45例女孩)中有88例CABM,中位年龄1.4岁(四分位数范围:0.7~4.6)。脑膜炎奈瑟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48/88)。神经后遗症23例(27%),其中听力障碍13例(15%),认知障碍10例(12%),运动或感觉神经障碍8例(9%)。16例(18%)患儿发生神经不良结局,3例(3%)患儿死亡。校正分析得出:头颅影像学异常是后续发生神经后遗症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CABM的神经后遗症多见,头颅影像学异常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MicroRNAs(miRNAs)作为基因表达的关键调控因子,主要通过在转录后调控大量靶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的表达,参与大部分生物学过程以及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miR-132的表达在神经元发育、成熟过程中是必要的。同时,miR-132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神经相关miRNAs之一,在神经和免疫系统之间起到了关键的调节作用。这表明miR-132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在神经疾病中。miR-132失调可导致神经发育性疾病,退行性疾病,神经感染以及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现就miR-132在神经疾病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miR-132 神经系统疾病 脑卒中
  • 简介:摘要微小RNA(microRNAs,miRNAs)由18~23个核苷酸构成的短链非编码RNA,其可与靶标基因碱基完全或不完全互补配对,参与靶标基因的降解和翻译抑制过程。研究表明,miR-182在脑组织不同部位具有差异化表达特点,其通过调控相应基因的表达,调节脑组织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发生,进而参与多种神经疾病的发病和修复机制。文章就miR-182在神经胶质瘤、脑缺血、帕金森和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miR-182 神经系统疾病 调控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损害患儿的认识,总结其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010年3月至10月我科收治的51例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损害以婴幼儿多见,男女之比约为21,5~6月份为发病高峰。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嗜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高血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等。确诊后除常规给予抗病毒、对症及支持治疗外均又给予脱水剂降颅压、大剂量静点丙种球蛋白、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等处理,治疗10~14天后均临床痊愈。结论对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损害患儿做到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其预后良好。

  • 标签: 手足口病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P感染引起神经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通过对2012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32例MP感染致神经损害的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MP致神经损害以脑炎、脑膜炎为主,32例中治愈31例,转院1例。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多发生于学龄儿童,遇到神经损害的患儿,要将MP作为一重要病原学来考虑,以便及早诊断,给予早期、全程、联合、足量用药,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神经系统损害 MP脑炎 小儿
  • 简介:摘要中枢神经胚胎性肿瘤是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主要影响婴幼儿,即使给予积极的治疗策略,预后仍然很差。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将疾病遗传信息与组织病理学相整合,使这些肿瘤的分类和诊断更加精确。在新版分类中,中枢胚胎性肿瘤包括最常见的髓母细胞瘤,以及罕少见的多层菊形团胚胎性肿瘤,C19MC变异型、多层菊形团胚胎性肿瘤,非特指、髓上皮瘤、中枢神经神经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神经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中枢胚胎性肿瘤,非特指、非典型性畸胎瘤/横纹肌样肿瘤、中枢胚胎性肿瘤伴横纹肌样特点。对这些罕见肿瘤生物学本质的进一步研究及探索,将为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胚胎性肿瘤 罕见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