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按摩联合微生态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9月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均行根治性胃切除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微生态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化疗后第1天进行腹部按摩。两组均连续干预一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营养状况(血浆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B))和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常见症状和副作用)。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TP、ALB、HGB、PA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TP、ALB、HGB和PA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从患者营养状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支持护理工作量多方面进行分析,对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重症患者116例,根据不同的营养补给方式进行分组,采用肠内营养的58例患者为肠内营养组,采用肠外营养的58例患者为肠外营养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及患者营养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组恶心、呕吐胃肠道出血,高血糖,二重感染,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12.07%、3.45%、5.17%、3.45%、5.17%、大大低于对照组,腹泻、腹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减轻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是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一定标准,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的46例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一组为参照组,有23例病人,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另一组为试验组,有23例病人,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评估并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与参照组的总蛋白、前清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与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外营养支持在泌尿外科微创术病患术后慢性出血中的影响。方法:将本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微创术病例,选取64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实验。探究组行肠外营养支持,参照组行基础治疗。结果:比较两组病患术后康复效果,可发现探究组的病患血红蛋白(128.56±10.45)g/L、血清蛋白(38.38±3.45)g/L、转铁蛋白(255.62±16.45)g/L较参照组的(98.14±10.37)g/L、(29.12±4.56)g/L、(160.41±18.52)g/L水平都更高;经过治疗七天后探究组病患慢性出血完全消失的共计24例,占比为75.00%,慢性出血基本消失的共计5例,占比为15.63%,无显著改善的共计3例,占比为9.38%,总治疗有效(慢性出血完全消失+基本消失)例数为29例,占比为90.63%,而参照组病患的此项数据分别为16例、50.00%,10例、31.25%,6例、18.75%,总26例、81.25%,探究组病患慢性出血治疗情况更好。结论:肠外营养支持有效改善泌尿外科微创术病患慢性出血现象。此种治疗模式效果优异,可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为进一步开展药学干预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PivasMate系统收集2020年1~12月我院PIVAS配制的TPN处方信息,依据《临床药物治疗学营养支持治疗》等相关指南,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TPN处方进行审核,对不合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抽取的8315张处方中,有244张处方被评价为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占比2.93%。在全部不合理处方中,糖脂比不合理处方82张,占比33.61%;热氮比不合理处方131张,占比53.69%;阳离子浓度不合理处方18张,占比7.38%;TPN组方错误处方13张,占比5.33%。结论:我院TPN处方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药师应积极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并加强与医护的沟通协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97例。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51例)实施早期营养支持干预。对比两组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干预前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清转铁蛋白(TRF)水平明显上升,观察组ALB、PA、TR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免疫功能均提高,但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可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并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中的26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时间顺序予以分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13例)、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13例),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ALB、PA、TRF、IgA、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更短,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有显著提高作用,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外科营养对于目前外科医生来讲是应值得特别注意的问题。在危重病人的处理上,特别是腹部外科病人经常遇到能量供应短缺的问题,营养支持也就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本文作者就多年临床工作中遇到的许多由于营养补充不足而致死亡和经非正规营养支持治疗成功的病例之中,选择几例较为典型的病例来阐述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以期能引起广大医院同仁的重视。例1:男性,45岁。因“胃溃疡”病史5年,长期服药治疗。饮食差,入院前2周因上腹胀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在外院给予补液等对症治疗,疗效欠佳,转来我院。体检发现:面色苍白,呈消瘦体型,皮肤弹性差。上腹部压痛,未触及包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