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实施夹闭术以及血管内栓塞方法后对于血流动力学、能量代谢的作用。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选取9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使用血管栓塞术,对照组使用夹闭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能量代谢指标。结果在完成后手术之后,对照组在手术结束阶段(T4)的葡萄糖摄取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而平均动脉压则比观察组要低(P<0.05),而在进入手术室时(T1)、全身麻醉后(T2)、手术开始时(T3)等时间段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丙酮酸、脑血流量、二氧化碳分压、血红蛋白、脑颈静脉球-动脉乳酸差值、葡萄糖浓度、颅内压、红细胞压积以及心率方面组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时,使用血管内栓塞术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相比于夹闭术能够起到更家良好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监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PEEP递增法行肺复张时急性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将其中10例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设为实验组,另10例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设为对照组,均用PEEP递增法行肺复张,复张前均用超声除外心脏功能不全,并用床旁超声监测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复张时急性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全部患者进行肺复张后,DBP与心率无显著变化,MAP、SBP较复张前降低,氧合指数(PaO2/FiO2)出现较大改善,差异显著,P<0.05;全部患者进行肺复张后,LVEF、RVEF、SM、TAPSE以及MAPSE均无显著变化,LVEDD及RVEDD较进行肺复张前变化较大,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进行肺复张前后超声监测即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基础心脏功能正常的前提下,PEEP递增法是安全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PEEP递增法进行肺复张前后超声监测结果及血流动力学能够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为短暂的平均血压下降,与心脏负荷的改变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这种改变在肺内源性组和肺外源性组之间差异不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中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的布比卡因最佳剂量,供临床借鉴。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本科接诊的剖宫产孕妇120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之分成A、B、C3组,每组40例。A、B两组术中均实施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麻醉,其中A组的布比卡因剂量为6mg,B组为7.5mg,C组单纯应用9mg的布比卡因。观察各组的阻滞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B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和运动神经恢复时间明显优于C组,P<0.05。B组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比A、C两组短,P<0.05。结论积极采取舒芬太尼5ug复合布比卡因7.5mg麻醉阻滞方案,可有效提高剖宫产孕妇的阻滞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中西医结合在治疗严重脓毒血症中的效果以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严重脓毒血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死亡率、APACHEⅡ评分、炎性细胞因子以及患者血流动力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死亡率、APACHEⅡ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治疗严重脓毒血症中具有良好效果,且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同时改善患者治疗前后身体机能,有利于患者快速预后,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与血沉检查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8例,未发生迟发性脑缺血,观察组42例,发生迟发性脑缺血,比较两组WBC计数、CRP与血沉,并通过随访了解两组患者结局,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WBC计数、CRP、血沉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WBC计数、CRP与血沉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与轻度功能障碍率分别为8.70%、13.04%,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9.35%、45.65%,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45.65%,高于对照组10.87%,p<0.05;观察组GOS评分与WBC计数、CRP、血沉均呈负相关(rWBC=-0.845,rCRP=-0.827,r血沉=-0.674,p均<0.05)。结论WBC计数、CRP与血沉可作为临床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有效指标;对于WBC计数、CRP与血沉上升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加强巡视力度,及时给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与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接诊的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2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区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对照组患者使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3.24±1.24)d,意识恢复时间(3.45±1.45)d,对照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6.35±1.62)min,意识恢复时间(5.28±1.78)h,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脑脊液置换术相比,采用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更好,能够快速止血,恢复患者的意识,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膝关节镜手术中采用股神经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开展膝关节镜手术的4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为观察组进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为对照组进行股神经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比分析患者在麻醉后的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麻醉后,对照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时间和感觉、运动恢复时间都要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有明显的的差异且P<0.05,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研究得出,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开展膝关节镜手术有很好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麻醉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与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方案,评估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脾静脉血的流量与门静脉血的流量均有显著降低而且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曲肽及普萘洛尔来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而且止血时间更短,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普唑仑对头晕患者脑血流变化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4月~2016年1月头晕患者81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39例予以阿普唑仑治疗,研究组42例予以盐酸氟桂利嗪与阿普唑仑联合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0d。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且统计对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2组治疗前中心区、额顶叶区、周边近区、周边远区脑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心区、额顶叶区、周边近区、周边远区脑血流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NIHSS评分(10.24±2.62)分与对照组(10.89±1.2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5.62±1.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71±1.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14%(3/42)与对照组5.12%(2/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9.52%(4/42)显著低于对照组28.21%(1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晕患者予以盐酸氟桂利嗪与阿普唑仑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其脑血流量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