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2例AD患者,均行MSCTA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MSCTA检查与DSA检查Debakey分型及主动脉破口数、累及分支血管数、夹层血管形成检出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MSCTA检查动脉壁钙化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多层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分析桡动脉压迫止血带止血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选取90例患者在我院心脏病科进行径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他们被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根据随机数表45人。为了止血,常规组使用自粘弹性绷带,试验组使用动脉压止血旋转门。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术后出血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舒适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径向动脉按压止血简单快捷,便于观察局部穿刺部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桡动脉 压迫止血 冠状动脉 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护理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思维导图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在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上表现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护理在降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围术期患者的疼痛评分、提高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思维导图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围术期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精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本次入选的6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选自本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以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30例)为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进行精准护理,就两组的血压水平、并发症和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效果。结果 在术前两组的血压水平相差不大(P>0.05),经术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血压水平均降低,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并发症概率低,有差异(P<0.05);在满意度上,较对照组,观察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精准护理的实施不仅可改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血压水平,还能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治疗与护理满意度,加速康复进程,改善预后。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围手术期 精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吸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科接收的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遵医行为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升,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期间发生的吸以及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最终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及时开展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从而减少吸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身体恢复效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吞咽功能障碍 护理对策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吞咽功能障碍筛查对减少脑卒中后吸发生的影响作用。方法分析2017年5月一2017年8月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用洼田饮水试验行吞咽功能障碍筛查评定吞咽功能障碍为Ⅱ级及以上患者86例,给予针对性的饮食干预、心理护理、康复训练指导等措施。统计患者吸发生率、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筛查率96.9%,患者的吸发生率为16.3%,出院时吞咽功能评定为异常者9例,带胃管出院4例。结论吞咽功能障碍筛查能够有效检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减少患者吸的发生,利于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吞咽功能评定 吞咽功能障碍筛查 误吸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X线动态造影(videofluoroscopy,VFS)对卒中后吞咽障碍各期的功能状态的评估效果,康复治疗前后吸状况的变化。方法选择伴有呛咳、反复吸入性肺炎为主要症状的30例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均进行VFS,观察VFS口咽期异常征象的发生情况。康复训练20天后,观察VFS综合康复前后的吸变化情况。结果康复前VFS口咽期异常征象发生率高低顺序为吸(51.5%)、中重度咽部滞留(37.2%)、轻度咽滞留(23.6%)、中重度口腔滞留(24.5%)、轻度口腔滞留(26.5%)、重度渗透(28.3%)、轻度渗透(12.4%),18例发生吸,其中隐性吸9例。VFS吸严重程度结果比较康复治疗后吸包括隐性吸均较康复前减少(P<0.01)。结论VFS可以观察吞咽障碍各期功能状态,可确切诊断吞咽异常,尤其临床评估不佳的咽期;并且对咽尤其是隐性吸能做出很准确的评估,对防治吸入性肺炎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X线动态造影 误吸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吞磁性异物致消化道损伤的诊断及处理措施。方法通过Google、Medline、ISIWebofKnowledge、0vid、万方、维普、CNKI、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数据库及申请文献传递等方式收集1987年6月至2010年4月国内外所有以英文、中文、日文和韩文发表的关于吞磁性异物而导致相应消化道并发症的文献。研究内容包括发病年龄、性别、国家和地区分布、磁性异物的数量、磁性异物来源、临床表现、诊断及取除异物的方法等。结果共收集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98例吞咽磁性异物病例。其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94例.5岁以下儿童占62.2%(61/98).高发年龄为3岁(16.3%,16/98)。所吞咽的磁性异物来源玩具73例(74.5%),医疗仪器8例(8.2%),饰品4例(4.1%),其他13例(6.2%):异物数量2-100枚.其中11例(11.2%)伴有异食癖或孤癖症等精神症状。所有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延误诊治的情况.其中1例因严重感染而死亡。开腹探查发现.消化道损伤包括从食管至结肠不同部位的穿孔和肠瘘,其中小肠损伤占51.0%,其次是小肠.结肠瘘占15.3%。除2例患儿急诊经内镜取除异物外.其余患儿行肠切除吻合术和肠瘘修补术。结论2枚以上的磁性异物会导致严重消化道损伤.需要早期明确诊断并手术治疗。对5岁以下儿童需要更多的预防措施。

  • 标签: 磁性异物 吞咽 肠穿孔 消化道损伤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鼻饲发生反流、吸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昏迷接受鼻饲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反流、吸的发生率,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或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吸发生率为2.27%,反流发生率为4.5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4%、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鼻饲过程中发生反流、吸的原因较多,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反流、吸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大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神经内科 昏迷 鼻饲 反流 误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重症脑卒中患者吸与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ICU治疗的重症脑卒中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ICU监护和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吸与压疮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ICU监护与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降低ICU重症脑卒中患者吸、压疮发生风险,利于减少拔管及ICU监护时间。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脑卒中 集束化护理 误吸 压疮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 ICU 重症脑卒中患者吸与压疮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于我院 ICU 治疗的 重症脑卒中 患者 82 例,按随机数 字 表法将 其 分为两组,每组各 41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 ICU 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 ICU 监护和拔管时间。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吸与压疮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 ICU 监护与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降低 ICU 重症脑卒中患者吸、压疮发生风险,利于减少拔管及 ICU 监护时间。

  • 标签: [ ] 重症监护病房 脑卒中 集束化护理 误吸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吸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本文选择某一医院4年间神经外科收治的103名危重病人,从患者自身、肠内营养途径、鼻胃管长度、鼻饲方式、体位、营养液及口腔护理等几个方面对肠内营养吸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结果: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24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呕吐;总计47次发生胃潴留,79次反流;吸16例,其中有13例是在昏迷病人中出现的,7例是由于吸引起的吸入性肺炎,1例是由于呼吸困难引起的,1例是需要机械通气的,没有由于吸而导致的死亡;对出现吸的病人,在4-9天内停止鼻饲,并视情况给予胃肠外营养。结论:对重症肠内营养病人进行系统性病因分析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误吸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方案在减少重症脑卒中患者出现吸不良事件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被诊断为重症脑卒中的106例患者入选了我院本次的医学实验(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前5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被纳入对照组,剩余患者归属接受集束化护理方案干预的观察组。观察两组的心理状态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SAS)及抑郁(SDS)分值均优于对照组,且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经集束化护理方案的一系列科学干预后,负面情绪改善程度较佳,吸发生率得以大幅度减少,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脑卒中重症 集束化护理 误吸发生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预防颅脑损伤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期间发生吸的效果,并探讨其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100例颅脑损伤并接受亚低温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接受集束化护理方案,包括床头抬高、定时翻身、吞咽功能评估、吸风险评估和护理人员教育等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吸发生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吸发生率(4%)显著低于对照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8.21,P=0.004)。此外,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1,P=0.000;3.98,P=0.000)。护理满意度调查显示,干预组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5.23,P=0.000)。结论:集束化护理方案能显著降低颅脑损伤患者在接受亚低温治疗期间的吸风险,并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该方案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误吸预防 集束化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心脏-声带综合征(cardiovocalsyndrome)是指因心血管疾病损伤喉返神经导致左侧声带麻痹,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本征最先由Ortner[1]于1897年通过一个患有二尖瓣狭窄的患者描述了心血管问题和声音嘶哑的关系,故又称霍纳综合征(Ortner'ssyndrome)。霍纳综合征表现为一组典型的神经症候群,包括病变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和面部无汗,这是由于支配头、眼和颈部的交感神经被阻断所引起的[2]。

  • 标签: 霍纳综合征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瘤 声音嘶哑
  • 简介:目的用支气管动脉(BA)和肺动脉(PA)造影CTA观察肺癌血供情况。方法前瞻性观察6例支气管肺癌患者,分别行体循环动脉和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后,留置BA导管与PA导管行CTBA与CTPA,观察BA与PA对肺癌的血供。结果CTPA上,无体动脉与左心强化的图像上肿瘤未见强化,有体动脉或左心强化的图像上见肿瘤边缘强化,CT强化值为10.0~45.6Hu。CTBA上肿瘤部分明显强化,CT强化值为150.3~320.7Hu,可见杂乱无章的肿瘤血管影,3例见纵隔淋巴结强化。结论本组病例观察表明原发性肺癌由BA为主的多发体循环动脉供血,未发现PA参与供血。

  • 标签: 肺肿瘤 肺动脉 支气管动脉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寻求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足部组织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及关节功能的新方法,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足部跖底与跖背动脉系统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设计并应用逆行游离、吻合跖底动脉的足部组织游离移植术治疗76例拇、手指及手部关节缺损患者,其中第二足趾移植58例,第二足趾复合组织移植4例,近侧趾间关节移植8例,Mu甲瓣移植6例。分析总结其疗效。结果第一跖底动脉解剖恒定,到第二足趾的分支粗于第一跖背动脉。75例患者全部成活,移植部位外观良好,功能明显改进,总成活率为98.7%。另1例行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术患者因顽固性动脉痉挛而改用锁骨下皮管包埋。结论应用逆行游离跖底动脉为蒂的足部组织游离移植术可以克服其它方法存在的血管解剖变异较大、操作复杂、费时等不足,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成功率。

  • 标签: 跖底动脉 跖背动脉 足趾移植 手功能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