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应用的满意度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将我院4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舒适护理组,评价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我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相比常规护理组,舒适护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满意度,调节其紧张,恐惧的心理,起到很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7年5月—2018年6月本院所收治患有溃疡性的结肠炎疾病病患106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53例病患。仅观察组采用微生态的制剂疗法,常规组则为常规疗法。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病患临床疗效指标评分、组织学的严重程度指标、溃疡结肠炎活动指标等评分,均略占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接受溃疡性的结肠炎临床治疗病患,采用微生态的制剂疗法,能提升临床疗效,对病患组织学的严重程度指标、溃疡结肠炎活动等各项临床症状均可起到良好改善作用,促进病患早日疾病转归。

  • 标签: 微生态 制剂 溃疡性 结肠炎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于我院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8例,采用排序抽签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给予试验组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治疗,给予对照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溃疡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三联治疗方式均可用于消化性溃疡治疗,但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联合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三联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的检验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所处病情的不同阶段作为基本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痊愈组和溃疡组,再选择7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口腔内奈瑟氏菌、韦荣氏菌以及链球菌含量进行检测,对比和分析三组口腔内菌群检测结果。结果溃疡组的韦荣氏菌和链球菌含量分别为(8.28±0.76)copies/ml、(7.31±0.88)copies/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4±0.75)copies/ml、(8.16±0.52)copies/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溃疡组和痊愈组的韦荣氏菌、链球菌以及奈瑟氏菌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微生物菌群的改变是诱发复发性溃疡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应该使口腔内微生物维持平衡,从而提高疗效。

  • 标签: 微生物菌群 复发性溃疡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特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7例,作为研究主体。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3)。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的改善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而言,将护理干预于其药物保留灌肠中应用,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使用推广。

  • 标签: 药物保留灌肠 护理干预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2例患者,经过胃镜及H.pylori等检查准确确诊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人数各为16例。研究组患者将采用埃索美拉唑30mg和克拉霉素0.8g以及口服阿莫西林2.0g,进行治疗,每天两次,治疗时间为3周。对比组则使用奥美拉唑30mg+克拉霉素0.8g+阿莫西林2.0g口服,每日2次,治疗时间为3周。疗程过后,2个月检查2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体内H.pylori完全根除情况以及溃疡愈合情况如何。结果研究组的H.pylori根除率为95%,对比组根除率为85%,溃疡愈合率研究组为97%,对比组为82%,2组相比有着较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方面有着显著疗效,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十二指肠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光照射对白塞氏病伴随外阴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56例白塞氏病伴随外阴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用0.9%生理盐水冲洗溃疡面及分泌物,干净的纱布擦干后,外涂中药黄连青黛散,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原发病基础上,早间用0.9%生理盐水冲洗溃疡面及分泌物,干净的纱布擦干后,给予红光照射治疗20分钟,再外涂中药黄连青黛散,每日1次;晚间冲洗敷药同对照组。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疗效及治疗周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光照射法对白塞氏病伴随外阴溃疡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红光照射 白塞氏病 外阴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5,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和观察组(n=5,行单纯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参照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其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效果确切,值得临床选择和普及应用。

  • 标签: 不同手术方式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芩油膏用于预防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1日—2017年1月31日我院收治的10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大便次数及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5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常规给予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黄芩油膏;对照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每次便后清洗,平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观察两组病人入院后一周内,每日肛周皮肤情况并记录。结果对于大便1~3次的患者,采用两种护理方法对IAD严重程度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大便4-6次和大便大于6次的患者,观察组患者IAD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芩油膏用于大便次数每日>3次的患者,预防IAD效果较明显;每日大便次数≤3次的患者效果不明显。

  • 标签: 黄芩油膏 溃疡性结肠炎 失禁相关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率以及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依从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依从率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观察组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率,同时还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十二指肠溃疡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导管注药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内镜下导管注药,n=25)与参考组(常规药物治疗,n=25),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腹胀、腹痛、脓血便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内镜下导管注药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能够快速缓解症状,效果确切,可作为准确、直接、有效的治疗新途径推广。

  • 标签: 内镜 导管注药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8例应用奥美拉唑、硫糖铝、胃复胶囊联合治疗的方法,治疗组68例应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的方法,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溃疡愈合和根除Hp(幽门螺旋菌)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的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在根除Hp(幽门螺旋菌)率方面,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应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比较可靠,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雷贝拉唑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消化性溃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泛酸和B族维生素应用于口腔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单独使用B族维生素完成对照组的治疗,使用泛酸与B族维生素完成试验组的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对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反酸和B族维生素应用于口腔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泛酸 B族维生素 口腔溃疡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9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则行雷贝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服药后的溃疡愈合及其他相关症状的好转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溃疡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雷贝拉唑对幽门杆菌的根除率高,见效快,可促进溃疡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雷贝拉唑 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 奥美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8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10天的铋剂四联用药方案,另对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两组患者的呼气试验和胃镜,记录两组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和溃疡治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能提高Hp根除率和溃疡治愈率,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消化性溃疡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抽选118例,随机分两组。实验组60例,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58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4.14%),χ2=12.14,P=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胃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上对上消化道溃疡致病作用。方法选取纳入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为实验组,同期非消化溃疡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HP和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对上消化道溃疡的协同致病作用。结果服用NSAIDs的发病率与Hp感染率对比(P<0.05),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与十二指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OR值,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NSAIDs可造成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但长期、短期与偶尔服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NSAIDs药物合并Hp感染在十二指肠溃疡发病中无协同致病作用。服用NSAIDs药物可引起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尤其是胃溃疡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和服用NSAIDs的时长无关。

  • 标签: 非甾体消炎药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上消化道溃疡 致病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及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12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按照是否出血,将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出血组(68例)和未出血组(52例)。并进行H1pylori检测以及NSAIDs药物服用史调查。结果出血组的Hp感染率大于未出血组,出血组的NSAIDs药物服用史的患者所占比例也大于未出血组。结论Hp感染可增加消化性溃疡患者出血的几率;服用NSAIDs能显著增加消化性溃疡患者出血的风险,感染Hp和服用NSAIDs在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病中无协同致病作用。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 Hp感染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33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31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予4种维生素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对照组予云南白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为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维生素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维生素 云南白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15例患者均运用中药及常规补液支持治疗.未使用水杨酸类或激素类药物,其中1例因粪便培养阳性合并口服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疗程1周)。结果15例患者分别在住院后3-6d内便血停止,粪便性状恢复正常。在临床症状消失1-8周后复查肠镜,未见溃疡、糜烂、出血、水肿。15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未见症状复发,复查肠镜也未见异常。根据诊断性治疗的疗效,结合随访结果,确诊为Ic。结论对于急性起病的便血患者,肠镜医帅应仔细观察并分析肠镜下表现,临床医师应从饮食史、伴随症状、相关病理表现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 标签: 感染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分析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