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油膏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黄芩油膏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观察

李凌燕

李凌燕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目的:探讨黄芩油膏用于预防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1日—2017年1月31日我院收治的10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大便次数及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5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常规给予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黄芩油膏;对照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每次便后清洗,平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观察两组病人入院后一周内,每日肛周皮肤情况并记录。结果:对于大便1~3次的患者,采用两种护理方法对IAD严重程度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大便4-6次和大便大于6次的患者,观察组患者IAD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芩油膏用于大便次数每日>3次的患者,预防IAD效果较明显;每日大便次数≤3次的患者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黄芩油膏;溃疡性结肠炎;失禁相关性皮炎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069-0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中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并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并发症[1]。UC患者肛周皮肤黏膜受到反复刺激,容易导致皮肤红斑、红疹、浸渍、瘙痒、皮肤剥脱等失禁相关性(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IAD)症状,甚至伴发皮肤感染。给病人增加痛苦,做好UC病人肛周皮肤护理尤其重要,我科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常规皮肤护理的同时,采取黄芩油膏外用,黄芩油膏由黄芩和凡士林组成,黄芩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泄火解毒的功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明黄芩含有黄芩苷,黄芩素及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对多型变态反应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现报告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1日—2017年1月31日我院收治的10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1例,女47例;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35.0±6.4)岁。入选标准:mayo评分≥4分的UC患者;排除标准:(1)二便失禁,(2)恶性肿瘤,(3)臀部存在压力性损伤,(4)有其他原发皮肤病,(5)对黄芩油膏过敏患者,(6)使用其他肛周皮肤用药患者。按照大便次数1~3次、4~6次、6次以上分为三组,再将三组患者各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0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53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常规给予治疗和护理,均采取便后软纸擦拭,温水清洗,柔软毛巾点压式吸干水分,着棉质衣裤。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黄芩油膏。具体方法是: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每次便后温水洗净肛门,棉布压干皮肤后涂抹我院自制黄芩油膏2~3层,范围为肛门及肛门周围5厘米,轻轻按揉直至吸收,如皮肤破溃则不涂抹。对照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每次便后清洗,平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观察两组病人入院后一周内,每日肛周皮肤情况并记录。

1.3评价指标

根据IAD分度分为3度:Ⅰ度为肛周皮肤发红、潮湿、瘙痒;Ⅱ度为肛周皮肤有水泡、破溃;Ⅲ度为肌层破溃或延伸至臀部、会阴、腹股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采样病例分布

两组患者大便次数分布情况见表1。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便大多不成型,夹有粘液脓血,次数较多,粪便中含有蛋白水解酶和脂肪分解酶,消弱了皮肤角质层的保护作用。水样的粪便呈明显的碱性而且还有大量的活性酶[3],使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肛周皮肤长时间暴露在这种环境中,加上排便次数多,擦拭次数多非常容易发生IAD。

黄芩油膏性状为无刺激半固液态,粘稠可润泽皮肤,呈油膏状,不溶于水。涂抹肛周皮肤后,可以隔离粪便与皮肤的接触,起到保护作用。

IAD是皮肤暴露于二便而引起的一种刺激性皮炎[4]。属于中医“湿疮”范畴,“湿疮”多由素体不耐风湿之邪邪客肌肤致病[5]。黄芩油膏具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对皮肤“湿疮”起到治疗作用。

4.小结

通过本研究显示,黄芩油膏用于大便次数每日>3次的患者,预防IAD效果较明显;每日大便次数≤3次的患者效果不明显。本次研究未将7日以后患者皮肤情况纳入研究范围,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白姣姣,王一倩,贺佩青,等.溃疡性结肠炎的评估及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9,24(17):94-96.

[2]王敏,孙增先.黄芩的研究概况[J].淮海医药,2007,25(5):484.

[3]蒋琪霞,Sharon,Lepper,等.美国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特色与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853-855.

[4]蒋琪霞.压疮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1-92,403-405.

[5]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6.

作者简介:李凌燕(1983-),女,江苏南京人,本科,主管护师,皮肤以及消化方面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