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对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系统评论──读谷方同志《主体性哲学与文化问题》杨柄一股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潮最近十余年,主体性实践哲学或曰人类学本体论在中国思想界占有很大的市场。它被颂扬为“创造性的启蒙哲学”,“这一哲学建构不仅是面向中国的,而且是面向世界的”。这...

  • 标签: 实践哲学 李泽厚 主体性哲学 社会主义性质 马克思主义美学 世界观
  • 简介: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当时中国南方的楚国。楚辞以上天入地、奇幻华丽的特点,明显区别于以《诗经》为代表的北方文学。但从诗歌的用韵方式与句式上来看,又明显带有北方文化的影子。应该说,从用韵方式和句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楚辞所具有的南北文化交融的特征。这一特征又尤以《九歌》和《九章》最为显著。

  • 标签: 《楚辞》 《九歌》 《九章》 南北文化 句式 用韵
  • 简介:作为人类录音技术的重大创新,唱片及其播放设备的研制和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了人类对声音的有效保存和延时传播,将人类自古以来“将声音保存下来”的梦想变为现实。这一录音技术以1877年7月18日,美国人爱迪生在实验室里首次成功录下自己的声音并播放出来,并在不久之后又研制出记录声音的圆柱形蜡筒和专门播放这种蜡筒的留声机为里程碑,它开启了人类记录并重播自己声音的历史。这一早期的录音技术和录音媒介经过不断改进,及至19世纪末研制出耐磨的圆形虫胶唱片,自此唱片工业开始进入迅猛发展的时期。

  • 标签: 声音 唱片 晚清民初 录音技术 嬗变 文化
  • 简介:2010年,剑桥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由美国耶鲁大学孙康宜和哈佛大学宇文所安教授领衔主编的两卷本《剑桥中国文学史》。该书中文译本也于2013年6月由北京三联书店翻译出版。《剑桥中国文学史》是国外迄今为止最新的一部中国文学通史,集合了西方汉学界众多学术名家,历经数年联合编纂而成。

  • 标签: 剑桥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 编纂思想 解构主义 文化史 思维
  • 简介:全球化进程必然导致民族文化文化全球化的冲突。对于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的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创作和传播而言,既要坚持古典文学样式的写作,又要面对新加坡多元社会的文化洗礼。对于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即中国古典文学种类的海外生存现状,以及在中外的对话、交流中反观我们中国古典诗词在当代的生存的问题,是具有现代意识与前瞻性的论题。

  • 标签: 文化特质 新加坡 旧体诗 后殖民主义 华文 中国古典文学
  • 简介:引言1995年,无论对于世界电影,还是对于中国电影,都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它是一个世纪的终结,又是一个世纪的开端。这一年,恰逢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背景又与电影文化产生了某种具有意义的关联。同样是在这一年,“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十部大片”以“票房分帐”的方式在中国登陆,使中国观众终于在等待了40余年之后以差不多同步的方式看到了美国好莱坞电影,一度沉寂的电影市场似乎显出复苏的迹象,许多已经习惯于在电视机前消磨时光的观众重新回到了电影院。而正当人们为受到冲击的国产电影忧心忡忡的时候,仿佛是

  • 标签: 中国电影 世纪之交 文化特征 “历史” 主旋律电影 意识形态
  • 简介: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乐智慧》中运用象征的手法,借用大刀、三脚凳和圆球的形象阐释了"幸福"、"幸运"、"正义"的含义,成功缔造了大刀、三脚凳和圆球的文化意象。本文认为这种文化意象具有互文性特征,与遥远的希腊文化存在一定联系。这种文化意象的互文性经两位译者之手,在英语文本中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

  • 标签: 《福乐智慧》 文化意象 互文性 英译比较
  • 简介:在倡导“中国中心观”的名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柯文(PaulA.Cohen)描述了美国中国学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地方性”转向——对现代中国历史的探讨从以整个国家为单位转向以某一地区为单位。作为该转向的一种代表性实践,在对三四十年代中共根据地的研究中,

  • 标签: 文艺生产 新中国 性问题 《在中国发现历史》 20世纪70年代 “中国中心观”
  • 简介:我多次出访澳门,都拜会伟旗先生,他是广州市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会副会长,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总财务经理。他刚年过四十,个子健壮,潇洒英俊,很有活力,是一位爱国、爱乡,在澳门社会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一代。他祖居地是三水市乐平镇,但出生于广州。...

  • 标签: 文化艺术 勤奋进取 报效祖国 澳门同胞 副会长 回归祖国
  • 简介:3年一度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16届年会于2000年8月13日至19日在南非共和国首都比勒陀利亚市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比较文学学者出席了这一学术盛会。中国比较文学学者乐黛云、王宁、谢天振、蒋述卓、徐志啸、罗选民、严启刚等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发言,孟华出席了会前举行的国际比协理事会。相对于前两届年会,出席本届年会的中国代表有所减少,但是其职称和学位却较高,而且所有代表都用英文撰写了论文。大会期间选举了新一届协会领导人及理事会,

  • 标签: 全球化 文化研究 东方 比较文学 国际比较文学协会
  • 简介:王学的出现是儒教在明朝成为精神生活的支柱的环境下接下来的发展。跟王学在同一个时代,在越南,阮廌的思想也创造了越南儒教的特点。王阳明和阮廌在充满跌宕起伏的生活和为民为国的事业上有很多相同点。他们都是创作了有重大价值和著名作品的思想家,可以说他们之间在亲民、仁义、提高道德和正义思想有相同点。这个相同点体现在君子明德、致善、有良知、能分辨善恶、走向善意、爱民、修身、忠孝的观念,以及其也是教育哲理、文化自豪、和平渴望和人文主义方面上的相同点。了解这个相同点有利于研究和继续发展以及运用现代经济、文化一体化背景下的儒教。

  • 标签: 王阳明 阮廌 良知 仁义 亲民
  • 简介:蔡晓惠:李老师,我知道您是在1987年出国、到加拿大以后才开始文学创作的。英文小说DaughtersoftheRedLand(《红浮萍》)是您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您亲自操刀译写的中文版《红浮萍》也在2010年问世。您还发表了《雪百合》《羊群》《嫁得西风》《海底》《尺素天涯》等一系列中英文作品,是少见的同时兼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双语作家。我注意到,您并不是文学专业科班出身:您在国内学的是新闻,出国以后在加拿大主修历史专业。您的专业背景对您的双语写作有影响吗?

  • 标签: 文学创作 加拿大 中英文 双语 文化传播 作家
  • 简介: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通过小说《喜福会》,向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下,中国人在面对逆境所显露出的喜乐与福运,以及它们所代表的中国式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 标签: 《喜福会》 中国式的喜 中国式的福
  • 简介:当解释学先驱海德格尔建立旨在迫向存在及其意义的存在解释学时,还看不出东西方之间能不能获得进行对话的可能性。因为如果语言是存在的家,那么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就居住在不同的家里,即便语言自己说话,那也意味着不同种类的语言不可能有完全等值等量的对话。伽达墨尔解释学借助于移情式的个人感受力,推断理解是人及其艺术活动的本质。他径自把它称为对话式的,但实际上却具有独白式的特点。事实上,当缺乏一个基本原则或范式就转向对话(包括游戏、寓言、反省、相互影响等对话形式)时,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不确定性、多义性、多元性以及相对主义,各种文化特例各执一套话语,之间没有共同的话语系统切人点,对话因此成为对话的一个反讽。

  • 标签: 比较文学研究 对话式 反讽 语言 独白 话语系统
  • 简介:《白鹿原》中涉及到了1949年以前我国乡村社会中的家族文化现象,《秦腔》中涉及到了当代村落家族文化现象。把二者进行比照分析,可以看出村落家族文化在20世纪中国所经历的嬗迁演变。即基本完成了由"乡约族规"时代向法理体制时代的转变。

  • 标签: 《白鹿原》 《秦腔》 村落家族文化
  • 简介:在跨进新世纪门槛的时候,重提启蒙的话题,不免令人感到有几分沉重和悲凉,在业已逝去的这个充满了呐喊与奋争、挫折与失败、变革与暴力、进步与灾难的世纪里,为了一个现代化的神话,几代人前仆后继,苦苦探寻,在面临着本土与世界、现代与传统、革新与救亡、群体与个人等等各个方面的重重矛盾与价值困境的情势下,几代前辈付出了悲壮的努力。然而,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他们的努力却未必得到充分和准确的理解,在当代的市场化语境中,在物质生活的进步这一事实中,这种努力还在不断地遭受误解、遗弃、轻蔑甚至嘲讽。我当然不否认时代的变迁正不断地改变文化与知识者的价值趋向,但与前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勇气相比,那些最宝贵的精神价值与原则正在遭受蹂躏和遗弃,这种极其恶劣的行为,正借助商业时代的传媒机器和文化时髦而大获利益。这不是当代知识分子的进步和光荣,而是悲剧和耻辱。启蒙的问题根本上就是现代性的问题。现代性在20世纪中国当然是一个未完成的命题,因此启蒙的使命也并不意味着已经终结。当然它会有新的内涵,因为时代语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正因为如此,现代性和启蒙的问题在当代已变得变动不居,充满了内在矛盾和悖...

  • 标签: 中国文学 主义基本 否中国
  • 简介: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现代室主办的“翻译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讨会,于2008年9月10日在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翻译与20世纪文学的关系、翻译文学与文学史的关系及其地位的确立、翻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 标签: 翻译文学 中国文学 研讨会综述 跨文化 中国社科院 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