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广东省女性绝经后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分析。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50~87岁的1772名中老年人完成骨质疏松症问卷调查和进行双能X-ray骨密度测量。筛选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274例,以5岁为1个年龄段,将其分成7个组。分析腰椎和髋部BMD值的变化规律。体重指数、脂肪含量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广东省不同城市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1.1%~19.2%,总体患病率为15.5%。体重指数与髋部neck、Total骨密度相关系数(r=0.282,r=0.272,P〈0.05),脂肪含量与腰椎正位Total骨密度相关系数(r=0.086,P〈0.05)。结论广东省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密度在55~65岁和70~79岁两个年龄段丢失明显,髋部骨密度丢失在65岁以后下降速率加快。体重指数与髋部骨密度值有一定相关性,脂肪含量和腰椎骨密度值有较小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球部4例(10.0%),降部33例(82.5%),水平部1例(2.5%),升部2例(5.0%)。其中腺癌36例(90.0%)。主要症状为上腹部胀痛、黄疸、体重下降伴纳差。术前行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及活检确诊十二指肠肿瘤17例(93.75%)。根治性切除术27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7%、55.5%、25.9%。胃空肠吻合术、胆肠吻合术的4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25%。姑息性肿瘤切除术的4例患者均于术后短期内复发,1年后1例存活,生存率为25%。姑息性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例患者于术后9个月死亡。结论十二指肠镜检查对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确诊率高;根治性切除术可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及外洗,结合口服和注射抗骨质疏松西药治疗3个疗程;B组只给予口服和注射抗骨质疏松西药治疗3个疗程。检测2组患者的骨密度、血钙、血磷水平并进行疼痛及临床疗效评定,对各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A、B两组的治疗方法均可缓解患者症状,A组的治疗效果优于B组,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疗效满意,可以显著缓解病人疼痛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应用于临床有实际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以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病人60例为观察对象,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每天早1次,每次2.5mg,如血压控制不理想,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增加剂量,最大可增至每天5mg。每天早晚测量血压。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显效35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治疗过程中发生颜面潮红1例,下肢水肿1例,停药后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可以有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MSCTA及CT灌注成像(CTPI)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于术后行MSCTA及CTPI,分析MSCTA对TACE术后肿瘤血管及CTPI对术后肿瘤局部活性的显示情况。结果36例患者腹腔动脉MSCTA均能清楚显示活性病灶肿瘤供血动脉,与D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灌注(HAP)、门静脉灌注(PVP)和肝动脉指数(HPI)在非瘤肝组织的和TACE术后肿瘤局部活性灶或复发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MSCTA能很好地显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新生血管情况,CTPI能准确反映肝癌TACE术后肿瘤局部活性,两者相结合对显示肿瘤残存及复发、指导后续治疗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推广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行急性盐水负荷确诊试验的护理经验,制定正规的护理流程,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率,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方法通过对我院高血压中心经初步筛查疑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103例患者,行静脉急性生理盐水负荷试验,以确诊或排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总结103例患者的护理经验,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流程。结论规范静脉急性生理盐水负荷试验的护理规范,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流程,对提高静脉急性生理盐水负荷试验的安全性,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确诊率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胃镜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中的临床诊断方法,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22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分别给予胃镜及CT检查,将两组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征象为弥漫性增厚型有11例,占50%;局限性肿块型有3例,占13.6%;局限性增厚型有3例,占13.6%;未见明显异常型有5例,占22.8%。胃镜下形态潮红水肿有2例,占9.1%;粗大皱襞有3例,占13.6%;小结节有3例,占13.6%;肿块有5例,22.7%;溃疡有9例,占41.0%。病理检查所有患者均为B细胞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其中弥漫性的B细胞性有13例,占59.1%。CT、胃镜与病检的符合率相比有一定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中的临床诊断中与病检的符合率较高,但特异性相对欠缺,而CT检查的特异性对比胃镜要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肠钙粘连蛋白(LI-cadherin)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分别检测35例肝癌组织、31例相应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LI-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LI-cadherin在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8.6%(24/3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2.6%(7/31)和正常组织(0/10)(P<0.05);LI-cadher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与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学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LI-cadherin在原发性肝癌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的直径、门静脉癌栓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提示其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肝癌病灶的检出差异,比较螺旋CT和MRI技术对原发性肝癌病灶诊断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为肝癌治疗时确定靶部位积累影像学资料。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6例患者分别采用螺旋CT检查(CT组)及MRI检查(MRI组),对两种检查方法对肝癌病灶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组采用螺旋CT检查出49例患者的112个肝内病灶及30例患者的100个肝外病灶;MRI组采用MRI检查出54例患者的164个肝内病灶以及36例患者的143个肝外病灶,MRI与螺旋CT检查方法比较肝内外病灶检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病灶的检出,MRI检测技术与螺旋CT检测技术比较,其对肝癌的转移灶的检出前者与后者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以螺旋CT检测确定病变区域制定化疗计划时,有针对性的运用MRI技术的影像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测定(AFU)、异常凝血酶原(APT)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测定7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98例健康试验者血清中的AFP、AFU、APT的含量,比较三种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或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AFU、APT检测含量远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HC组血清AFP联合AFU、APT的检测阳性率(93.5%)高于单测AFP阳性率(75.3%),p<0.05。结论血清AFP、AFU、APT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并有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及时观察,提高临床诊断结果及更高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垂体增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作出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16例患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垂体增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分析、内分泌检查三项的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患者的各激素水平明显异于正常水平。MRI检查显示垂体明显增大,上缘隆起,向鞍上生长,增强后均匀强化,根据以上结果可明确诊断出患者患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垂体增生。经甲状腺替代治疗6~9个月后,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基本消失,各激素水平基本恢复正常,垂体恢复正常大小。结论对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垂体增生疾病来说,甲状腺替代治疗是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β受体阻滞药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骨密度(BMD)及骨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连续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0例。按干预方式不同,分为比索洛尔组99例(5~10mg.d-1,qd);美托洛尔组95例(25~50mg.d-1,bid);阿替洛尔组83例(12.5~25mg.d-1,tid);对照组73例(未服用β受体阻滞药)。服用β受体阻滞药患者用药时间均在〉3年。分别比较组间血清钙磷浓度、碱性磷酸酶浓度、骨密度、骨折发生率。结果:各治疗组血钙浓度、血磷浓度、碱性磷酸酶浓度与对照组间各相应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骨密度与对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比索洛尔组1.49±0.12g.cm-2、美托洛尔组1.45±0.11g.cm-2、阿替洛尔组1.41±0.13g.cm-2与对照组1.11±0.17g.cm-2比较,P〈0.05);各治疗组间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骨折发生率较对照组比较有下降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索洛尔组骨折发生率7.07%、美托洛尔组骨折发生率6.32%、阿替洛尔组骨折发生率7.23%与对照组骨折发生率10.96%比较,P均〉0.05);各治疗组间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治疗剂量β受体阻滞药(比索洛尔或美托洛尔或阿替洛尔)的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骨密度下降程度明显减轻,骨折发生率下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单用及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6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3.28±10.20)岁。经知情同意、排除禁忌症,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单药组(A组)、硝苯地平缓释片单药组(B组)、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联用组(C组)各30人,三组年龄、性别、体重、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程、基础疾病构成等基线具有可比性。经两周基础药物治疗后,A组给予依那普利5~20mg,qd;B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20mg,bid;C组给予依那普利5~10mg,qd,硝苯地平缓释片10~20mg,bid,总疗程8周。以坐位舒张压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治疗前后全面体检,做胸部X线、心电图、化验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脂血糖等,观察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A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6.7%;B组显效13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86.7%。C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3.3%。血压下降值治疗4周末A、B、C三组分别为(7.1±6.6)mmHg、(7.2±6.3)mmHg、(11.6±6.1)mmHg;治疗8周末A、B、C三组血压下降值分别是(14.0±12.9)mmHg、(13.9±13.1)mmHg、(18.2±12.2)mmHg;临床疗效及血压下降值,A、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与C组比较均有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中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依那普利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依那普利及硝苯地平缓释片单药治疗,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