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原因,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水平,强调医师的沟通告知义务,更好的防范医疗纠纷。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救治的17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及癒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男14例,女3例)完全治愈。17例患者均与饮酒相关,饮酒是造成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为颜面潮红、头痛、头晕、心慌、胸闷、腹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结论应用该药期间及停药7天内要禁止饮酒,临床医师要重视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强调告知患者治疗前后不能饮酒及接触乙醇类制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表型肝细胞癌(DPH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DPHCC患者10例,回顾性描述其肿块大体形态、病理切片镜下形态、免疫组化特征。结果10例DPHCC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年龄57.4(41~73)岁,其中3例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最大径为6.1 (3.0~10.1) cm。大体类型:巨块型2例,单块型2例,多结节型4例,单结节型2例。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假腺样、粗梁状、巢状及实性片状排列,细胞呈肝细胞样,胞质中等、嗜碱性、细颗粒状,细胞核圆形或略不规则,核膜较厚,染色质粗块状,大部分可见明显核仁,核分裂象多见,少数可见灶性坏死,未见瘤巨细胞及间变细胞。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19(CK19)细胞质阳性10例,细胞角蛋白7、细胞角蛋白8强弱不等阳性10例,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大部分阳性,肝细胞抗原部分阳性,糖类抗原199强弱不等的阳性,绒毛蛋白部分阳性,婆罗双树样基因-4均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30%~70%。结论DPHCC具有肝细胞癌特征并同时表达肝细胞癌和胆管癌的标志物,病理诊断主要依据独特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CK19免疫组化染色呈强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双柱型髋臼骨折的治疗方面,优质的治疗手段以及方法。方法选取近年来来我院就诊治疗的双柱型髋臼骨折的患者16例。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改良的KocherLangenbeck入路(改良K-L入路),并用钛质重建钢板进行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跟踪治疗1-4年,根据Matta影像学进行评分,其中进行解剖复位者14例,复位治疗达到满意者2例,根据d'AubignePostel髋臼关节评分,优14例,良2例。结论在经过诊断确定了双柱型髋臼骨折后,需采取髂腹股沟入路以及改良K-L入路治疗,可采取一定方法将骨折的部位暴露出来,然后再进行手术中将暴露部位用钛质重建钢板加以固定,从而使骨折的部位固定的更加牢靠,进而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双硫仑反应不同的治疗方法,论证纳洛酮在双硫仑反应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71例双硫仑反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脱敏,补液等常规治疗,实验组额外加用纳洛酮,统计两组症状消失时间,用t检验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纳洛酮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双硫仑反应行之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