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抑郁症伴有病耻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患者认知行为对病耻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病耻感评分以及应对方式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患者退避、求助、解决问题以及幻想对患者病耻感具有直接的影响。结论认知行为可以改善患者病耻感,使患者掌握正确应对方式。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团体心理治疗对改善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的治疗效果。 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于我院心理科就诊的青少年患者中,检测其SDS,SAS量表,得分均≥50分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选取56名患者,其中28名为实验组,其余28名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团体心理治疗。12周后再次检测其SDS,SAS量表。结果:结合团体心理治疗治疗后青少年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仅采用一般健康教育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且有利于其学习及社会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动式音乐治疗对中青年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抑郁程度、睡眠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之中,中青年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接受相关治疗的患者中抽取60例患者参与到研究之中,均分为两个护理小组,每组之中30例,对照组中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而实验组则进行互动式音乐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焦虑与抑郁评分方面要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更佳,在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也更加理想,(P<0.05),相应的结果有着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中青年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互动式音乐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与睡眠质量,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对消除病耻感的影响和改善效果。方法:将2023年5月到202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2例作为分析对象。对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干预,分析对消除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的效果影响。结果:患者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经过统计结果显示,治疗干预后,患者的病耻感评分和对应方式分数都优于治疗前的分数,数据对比结果(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于消除患者病耻感,和对于改变应对方式有显著的疗效。病耻感体验是影响抑郁症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消除病耻感和改变应对方式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有重大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再抑郁症临床治疗中抗抑郁药物联合心里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治的抑郁症患者中的92例患者作为重点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意愿,随机抽取其中的46例患者组成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其余的患者组成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抑郁自评量表治疗前后变化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各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抑郁症临床治疗中采取抑郁症药物+心理干预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抑郁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SDS评分,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探讨氟伏沙明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青少年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口服氟伏沙明治疗,对照组口服氯米帕明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2w、4w、6w、8w末采用强迫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w末起两组强迫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而减分率呈持续性升高;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w末研究组显效率为60.0%,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56.7%和83.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较轻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伏沙明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疗效与氯米帕明相当,但较氯米帕明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抑郁症患者一共有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阿米替林进行治疗,实验组对病人采取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以后,实验组病人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HAMD评分和CGI-SI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以后,实验组病人的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以后,实验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效果可靠,并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具有安全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