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提高肝胆外科病患术后护理水平,预防和降低肝胆外科病人术后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出现几率。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肝胆外科病患二百多例,随机进行分组观察,两组人数均等,观察组患者采取多种护理方式相结合的预防护理,而对照组则采用一般护理来进行。研究结果通过数据的比对及分析,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观察组患者出现术后静脉血栓并发症的概率为0,而对照组患者出现术后静脉血栓并发症的概率为4.48%,这一结果表明,预防护理下的效果显著,可以大范围的进行推广和运用。

  • 标签: 预防 肝胆外科患者 深静脉血栓 形成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气压治疗后对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遴选时间段在2019年08月—2020年08月之间,抽选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分成对比组和研究组,每一组均有40例患者,给予对比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加以气压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组患者生活质量略差于研究组,组间数据比较不具有差异性,即P<0.05。结论:采用常规治疗与气压治疗的效果更佳,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少患者骨折后的并发症,可进行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气压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 深静脉血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 83例产后 DV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2例、 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下肢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38%、对照组为 14.63%(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7.62%、对照组为 82.93%(  P<0.05)。结论:对产后 DVT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缓解其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 ] 优质护理 产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近期经验。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78例DVT患者分为导管溶栓(CDT)组(n=16)及系统溶栓(ST)组(n=62)。CDT组患者实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导管溶栓,及抗凝等基础治疗,ST组采用抗凝、系统溶栓。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患肢肿胀明显减轻,二组间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CDT组治疗前后大、小腿围差、静脉通畅评分、Villalta评分优于ST组。CDT组尿激酶用量及平均每日尿激酶更大、使用时间更短。CDT组9例患者存在髂静脉受压综合症(iliacveincompressionsyndrome,IVCS),1例患者同期行该侧髂静脉球扩支架置入。1例并发导管移位,ST组1例肺动脉栓塞(PE),4例牙龈出血,2例血尿、1例皮肤黏膜瘀点,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DT治疗急性DVT近期疗效可靠,具有安全性及可行性。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溶栓治疗 系统溶栓治疗 尿激酶
  • 简介:目的了解烧伤感染后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静脉导管中形成生物膜的过程.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8月在笔者单位住院的20例烧伤患者静脉导管分离的细菌,分别与各自的标准菌株对照.静脉导管尖端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将菌株体外培养12、24、48、72h和5d后,进行细菌生物膜半定量黏附试验测定,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双荧光染色观察并测定生物膜厚度.对数据进行团体t检验.结果静脉导管分离的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鲍氏不动杆菌8株、铜绿假单胞菌6株,均为耐药菌株.SEM下可见静脉导管内层表面形态多样、程度不一的生物膜.细菌被大量胞外多糖复合物包埋、彼此粘连融合成片状,生物膜呈团状聚集,形成立体多样结构,结构内可见少量红细胞,少数细菌被不完全包埋,尚可见黏着的菌体.静脉导管内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培养24、48及72h的吸光度值大于界定值;鲍氏不动杆菌培养12、24、48和72h,吸光度值均大于界定值;铜绿假单胞菌培养48h后,吸光度值开始大于界定值.CLSM观察可见,培养24h时,除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外,其余菌株均有散在的绿色荧光,不密集,多数靠近培养皿基底部,红色荧光充满视野.48h时绿色荧光明显增多,从基底部向上扩延,部分与红色荧光重叠,形成视野中黄色荧光,鲍氏不动杆菌最明显,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绿色荧光的强度和分布上,临床菌株明显多于标准株.培养72h时铜绿假单胞菌和其标准株的绿色荧光增多,其他菌株图像中黄色荧光布满视野.培养5d时绿色荧光较分散,以靠近基底部较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在培养后48h形成成熟的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则在72h.培养后72h鲍氏不动杆菌的生物膜厚度为(18.2±3.6)μm,大于标准菌的(9.4±2.6)μm(t=5.42,P�

  • 标签: 烧伤 感染 生物膜 导管 留置
  • 简介:目的寻找一种更简便、准确的犬下肢静脉血栓模型构建方法.方法选择24条雄性比格犬,以犬右下肢股静脉为实验侧,左下肢股静脉为对照侧.二维超声测量静脉管腔直径,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麻醉后,超声引导下穿刺股静脉,经动脉鞘送相应粗细的毛刷入犬右下肢股静脉,旋转并拉扯毛刷3.5~4.5cm破坏静脉内膜.术后12h,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超声探头对实验侧股静脉加压,管腔不能被压瘪;彩色多普勒超声示静脉管腔内无回心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超声亦探测不到血流速度,血栓形成.对照侧股静脉血流通畅,探头加压后静脉管腔被压瘪,静脉内无血栓形成.24条犬中22条(91.7%)右下肢股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长度为(4.0±0.3)cm.结论超声引导下通过毛刷破坏静脉内膜可成功构建犬下肢静脉血栓动物模型,操作简便、准确、创伤小、血栓形成率较高.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犬科 疾病模型 动物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病房建立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模式。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以此为基础引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几率与术后下肢周径差值。结果根据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几率和术后下肢周径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病房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模式的构建,能够有效地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几率,为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进一步优化了专科护理的质量。

  • 标签: 骨科病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模式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00例行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实施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妇产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9例,均为我院妇产科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加强整体、系统护理干预,回顾预后。结果本次选取的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经积极护理后,知识知晓率为94.7%,中重度疼痛率为10.5%。相较干预前,干预后心理状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加强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整体、系统护理,可提高知识知晓率,防范疼痛事件发生,改善心理状况,对保障患者预后意义显著。

  • 标签: 剖宫产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有效护理措施,尽量减少并发症。方法:选取 2015年 3月 -2016年 3月我科收治的 96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系统性观察其整个身心反应,重点关注下肢骨折手术部位静脉血管症状变化,为预防血栓形成而采用的有效措施。结果:经过早期健康宣教及评估干预,加上术后护理及时、措施得当,大大降低了 DVT的发生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重视术前、术中、术后预防和护理,可有效减少下肢骨折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预防和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采取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护理,对实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效果作用。方法对我院在2018年所接收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随机抽取60例,对患者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通过完善的治疗准备,在治疗后加强对穿刺部位、患肢与溶栓导管等肢体部位的护理。结果结合护理措施的采取为患者提供完整的康复指导,55例痊愈、3例好转、1例无效、1例转院。结论针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在静脉至关溶栓治疗中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最终能够更好的帮助病患恢复健康,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静脉置管 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2月骨科收治的80例下肢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加强入院宣教,术前风险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术后密切观察患肢静脉血流情况、指导协助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予以相关药物预防等一系列护理工作,从而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结果80例患者术后发生5例静脉血栓,3例髂静脉血栓,2例腘静脉血栓,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有效率达93.75%;DVT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4000U皮下注射治疗后,彩超证实血栓消失。无患者并发肺栓塞,死亡0例。结论静脉血栓是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必须重视对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预防与护理工作。出入院宣教,术前评估、预防药物、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相关抗凝药物的应用、优质的护理服务等各项措施的有机结合有效地预防了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医院在2017年1月-2018年3月接诊的50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受检的50例下肢无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FV以及SFV的CDFI值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而MGV、PTV、CFV、SFV内径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进行诊断,具有图像清晰直观、全面准确等优点,可及时、全面、准确的反应病变状况,为临床医生的诊治疾病提供准确的科学参考依据。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进行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产生的效果该和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10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测量患者患肢静脉的具体受累部位、静脉管径、范围、血栓大小、静脉瓣功能以及血流变化等,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患者的下肢静脉各个段位都可能出现血栓,血栓在形成不同时期,其超声表现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左下肢的病例数要高于右下肢,100例患者患肢血管病变在彩色多普勒显像、二维超声声响、频谱多普勒等各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下肢静脉血患者患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具有安全、无创、可重复以及准确等优点,值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进行推广运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超声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24-01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脉络舒通丸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9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脉络舒通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脉络舒通丸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有着较好的效果,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脉络舒通丸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