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进行调查与分析,为临床用药指导提供细菌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住院的6251例临床确诊为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入选病例采集标本包括痰液、血液、尿液、大便、伤口分泌物、脑脊液等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6251例儿科住院患者的感染病原菌分布现状。结果1.病原学检测阳性的病例共1023例(检出阳性率16.3%),1023例儿科住院患者的感染病原菌分布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占37.30%,革兰阴性菌占37.30%,真菌占11.72%。结论革兰氏阴性菌是儿科住院患者的主要感染病原菌,需加强注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年龄分布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治及制定防治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l2月就诊的患者9521例,利用PCR技术对生殖道分泌物沙眼衣原体标志物进行检测,根据年龄分为6组,并针对各组阳性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研究CT-DNA总异常检出1031人,异常检出率10.8%,小于等于20岁年龄组异常检出率最高,其次为21~25岁年龄组,各年龄组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发病率高,发病人群年轻化,20岁及以下人群发病率最高,应当受到临床及保健医生重视,并且加大宣传教育及相关知识的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尿培养念珠菌完成后的菌种的分布情况以及菌种对于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于在我院从1567份尿标本中进行分理出的100株的念珠菌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对于所有的念珠菌进行相应的菌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对于菌种鉴定的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记录以及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念珠菌种白色念珠菌45株,占45%,热带念珠菌34株,占34%,光滑念珠菌16株,占16%,近平滑念珠菌4株,占4%,葡萄牙念珠菌1株,占1%。同时通过药敏试验的结果能够发现,在本次研究中的100株念珠菌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极高,敏感率为97%和99%。而对于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以及氟康唑的敏感性为62%,75%和74%。结论分立完成后,最为常见的三种念珠菌的菌种为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以及光滑念珠菌,同时这一类的念珠菌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5-氟胞嘧啶会呈现出一种极为敏感的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优点有两方面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使得医院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有效保障,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动脉栓塞术(TAE)在严重创伤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5年80例严重创伤急诊大出血患者,入院后患者均出现严重失血性休克,予以深静脉置管,积极抗休克治疗,动脉血压监测,监测休克相关指标,经EICU积极处理无效和(或)难以耐受外科手术及手术难度极大,在损伤后l~5h内行急诊血管造影,根据出血部位和造影结果,选用明胶海绵颗粒和细条、不锈钢圈及可脱球囊栓塞相应的靶动脉。术后到EICU继续监护治疗。结果除1例颅底骨折患者在造影过程中死亡未行栓塞外,其余79例均在2h内完成栓塞治疗,栓塞成功率98.75%(79/80)。无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出现。结论TAE对急性动脉大出血不仅可确定出血部位,而且可达到止血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沧市2018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临沧市严重ADR报告表中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报告人员和报告单位、合并用药、给要途径、药品类别、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2例严重ADR报告中,女性比男性多,41~60岁发生率高(37.65%);医生和护士属主要报告人员(83.33%),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报告最多(70.37%);静脉注射是主要给药途径(69.14%);抗生素类药物反应最多,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所累及的器官以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为最多。结论应加强严重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尝试在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末增设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课程,实现学生具备低层次的通科护理能力到高层次专科护理能力的转变。方法选择2006年~2011年我校在3所省级教学医院参加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的护理专科学生,共45人,为观察组。同时间同医院未参加专门化培训的护理实习生75人,设为对照组。在学历教育最后1学年进行为期10个月各科室轮岗实习,包括血液透析室实习2周,观察组在7个月轮岗实习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比较两组血液透析室出科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综合理论考核和新生儿科之外各轮转科室平均实践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专科护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综合理论成绩和其他轮转实习科室技能考核平均成绩无显著差别。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末增设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课程,能够在不影响综合实习成绩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学生对血液透析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使其获得初级血液透析专科护理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送检的临床标本,采用法国梅里埃VETEK-COMPANY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器进行菌株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痰标本中分离到212株铜绿假单胞菌,占71%,其中50岁以上人群分离196株约占67%。;主要集中在呼吸科、重症监护室、儿科、耳鼻喉科、肾病科、神经外科。除对米诺环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外,耐药率为73.7%,对临床所用的多种抗生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3.7%。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且易产生多重耐药,应对其加强耐药性监测及院感的防治,合理使用抗菌药,对遏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上升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3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的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6软件对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811株,其中MRSA菌245株,占30.2%,标本类型主要为痰,伤口分泌物,血液,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内科、神经外科等;药敏结果显示,SAU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高度耐药,耐药率均高于50%以上;呋喃妥因,替考拉宁等具有高敏感性,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结论MRSA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MSSA,且MRSA菌株为多重耐药菌,实验室应加强对MRSA的耐药监测,以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产ESBLs大肠埃希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011年~2013年3年临床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使用表型确证试验对产ESBLs菌株进行检测,并利用K-B纸片扩散法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在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出的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三年分别为48.3%,41.7%以及38.2%。在所有感染部位中,痰标本中分离出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均为最高,其次是尿液和分泌物。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最高,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完全耐药。结论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具有逐年下降的特点;有部分药物耐药率逐年增加,并且出现了耐亚胺培南大肠埃希菌,临床医师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药敏试验合理用药。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于ESBLs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