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固本祛风颗粒急性和长期毒性。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最大耐受量(MTD)实验;长期毒性实验中大鼠给予高、中、低剂量(相当于推荐剂量100倍、20倍、10倍量)固本祛风颗粒,连续给药90d,进行一般行为、血常规、血液生化、脏器指数、系统解剖检查与可逆性观察。结果:急性毒性实验中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小鼠急性毒性MTD>120.0g(生药)/kg;长期毒性实验中给予高、中、低剂量固本祛风颗粒大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脏器指数与系统解剖检查均未见异常,可逆性观察表明固本祛风颗粒对大鼠未引起延迟毒性,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固本祛风颗粒对大小鼠实质性器官无明显毒性作用。

  • 标签: 固本祛风颗粒 毒性
  • 简介:目的:研究长柄七叶树皂苷类成分,寻找新七叶树皂苷资源.方法:对长柄七叶树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两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利用各种化学、光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长柄七叶树得到3个三萜类化合物和1个香豆素类化合物,经鉴定为原七叶树皂苷元(1)、21-当归酰基-原七叶树皂苷元(2)、21β-当归酰基-原七叶皂苷配基-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3)和异秦皮苷(4).结论:化合物1~4均为该植物首次分离得到.

  • 标签: 长柄七叶树 化学成分 三萜皂苷
  • 简介:本文对从天然产物中发现先导化合物思路及先导化合物优化方法作了简单论述.指出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有活性化合物,将仍然是先导物发现甚至是创制药物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天然产物 先导化合物 结构修饰与优化
  • 简介:静脉注射四逆散2.5g/kg能救治利多卡因中毒,降低小鼠死亡率,明显推迟其死亡发生时间;腹腔注射四逆散5g/kg能显著预防利多卡因毒性,并增加大鼠对利多卡因耐受量。预防利多卡因毒性半数有效量6.1±0.69g/kg,随着四逆散剂量增加其预防作用增强,呈显著量效关系。

  • 标签: 四逆散 利多卡因毒性 安定解毒剂 半数有效量
  • 简介:人参二醇是构成人参皂苷3种苷元之一,具有较高生物活性,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含量较高。其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研究证明,人参二醇具有广泛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人参二醇现代药学、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其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参二醇 药学 生物活性
  • 简介:目的 对穴位中药贴敷对产后子宫复旧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方法 以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产后子宫复旧100例产妇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配法将产妇平分为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及观察组,前者采用缩宫素肌肉注射,后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穴位中药贴敷,对比两组产妇子宫缩复情况及产后恶露持续时间。 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1d子宫缩复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3d及产后5d子宫缩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产妇恶露持续时间(6.67±1.56)d,显著少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9.67±1.56)d(P<0.05)。结论 针对产后子宫复旧产妇,采用穴位中药贴敷能促进子宫缩复,减少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效果显著。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产后子宫复旧;子宫缩复情况;产后恶露持续时间
  • 简介:国家发改委自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价格以来,由于在多数省份集中招标采购中,实际价格多低于最高价,致使国家发改委在社会上受到非议,承受了多方面的压力。近来,进一步规范药品价格,提高政府管理价格科学性和透明度,

  • 标签: 市场规律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国家发改委 药品价格 定价 中药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药对“都梁丸”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都梁丸”环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共鉴定了41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1),香草醛(2),阿魏酸(3),松柏醛(4),花椒毒素(5),佛手酚(6),镰叶芹二醇(7),洋川芎内酯H(8),洋川芎内酯I(9),洋川芎内酯D(10),4-羟基-3-丁基苯酞(11),洋川芎内酯A(12),Z-藁本内酯(13),3-丁烯基苯酞(14),新蛇床内酯(15),欧当归内酯A(16),β-谷甾醇(17),异茴芹内酯(18),邻苯二甲酸正丁酯(19),邻苯二甲酸异丁酯(20),川芎二内酯R1(21),白术内酰胺(22),香柑内酯(23),补骨脂素(24),异氧化前胡内酯(25),珊瑚菜内酯(26),独活属醇(27),牧草栓翅芹酮(28),异白当归脑(29),欧前胡素(30),异欧前胡素(31),别异欧前胡素(32),水合氧化前胡内酯(33),白当归素(34),印枳苷(35),(2′S,3′R)-3′-羟基印枳苷(36),仲-O-β-D-吡喃葡萄糖基白当归素(37),叔-O-β-D-吡喃葡萄糖基白当归素(38),(2′R,3′S)-3′-羟基紫花前胡苷(39),花椒毒酚-8-O-β-D-吡喃葡糖苷(40),腺苷(41)。结论:香豆素以及香豆素类成分应来源于复方中白芷;藁本内酯类化合物应来源于复方中川芎。

  • 标签: 都梁丸 药对 白芷 川芎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建立昆明山海棠生药质量药理活性评价方法。方法:应用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小鼠LD50测定等方法,研究不同来源昆明山海棠生药水提物免疫抑制、抗炎作用与毒性。结果:8种不同地区来源昆明山海棠生药样品具有相似的溶血素抗体生成抑制作用,一些样品还能抑制二甲苯性鼠耳肿胀,小鼠LD50在不同样品间差异不太大。结论:溶血素抗体生成抑制试验及小鼠LD50可试作为昆明山海棠生药质量药理学评价指标之一。

  • 标签: 昆明山海棠 溶血素 急性毒性 药物质量的药理学评价
  • 简介:目的:探究黄精多糖对STZ所致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糖尿病组、黄精多糖1000、500、250mg/kg组,后面4组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30mg/kg尾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黄精多糖分别以1000、500、250mg/kg灌胃12周,检测血糖、血肌酐及尿素氮;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形态学变化;考马斯亮兰检测大鼠24小时蛋白尿;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方法测定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皮素-1(ET-1)、型胶原(Col-I)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及24小时尿蛋白明显增加,肾脏组织中TGF-β1、ET-1、Col-I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糖尿病组比较,黄精多糖1000、500、250mg/kg组血糖及24小时尿蛋白明显降低,肾脏组织中TGF-β1、ET-1、Col-I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黄精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糖、抑制纤维因子有关。

  • 标签: 黄精多糖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内皮素-1 型胶原蛋白
  • 简介: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在大鼠体内代谢情况,阐述人参皂苷Rg1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方法:以人参皂苷Rg1微生物转化产物对照品,采用LC—ESI—MS/MS方法,检测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结果:在大鼠体内共检测到6个代谢产物,并利用对照品鉴定了它们结构。结论:表明微生物转化和体内代谢具有相似性;

  • 标签: 人参皂苷RG1 微生物转化 体内代谢 LC—MS/MS
  • 简介:目的:对菊科植物菊状千里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菊状千里光石油醚部位分得4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为过氧化麦角甾醇、环阿尔廷-23-烯-3β,25-二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结论:所有甾醇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标签: 菊状千里光 化学成分 甾醇
  • 简介:目的:制备中药提取物时间依赖型结肠定位释药包衣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影响因素。方法:以金银花提取物模型药物,以EudragitNE30D包衣材料制备包衣片,用释放度测定法考察影响因素。结果:膨胀剂种类、包衣增重和包衣液中致孔剂浓度是影响药物释放关键因素。制备金银花包衣片体外延时时间可达到3—4h。结论:本试验为时间作为开关中药提取物结肠定位释药系统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金银花 结肠定位释药 包衣片 释放度 时间依赖型
  • 简介:在中药研究中经常遇到量化指标的资料,也就是计量资料或量反应资料,如身高(cm)、血压(kPa)、血糖(mg/L)等。在一组测量数据中,均数是其集中性代表值,有十分重要意义。均数通式:(1)X均数,∑x各测量值之总和,n测量数据之个数。要比较同一量化指标的两组测量值,就需采用均数对比资料统计分析方法,最常用是两组t值法及配对t值法,现分述如下。

  • 标签: 对比资料 量反应 代表值 统计分析 集中性 当归补血汤
  • 简介:目的:从红树林植物海漆中寻找具有肿瘤抑制活性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柱层析手段,结合波谱方法(ESI—MS,^1DNMR和^2DNMR)分离鉴定海漆化学成分。结果:从红树植物海漆石油醚部分分离纯化了10个次生代谢产物:蒲公英赛酮(1),3-羰基-18-烯-齐墩果烷(2),3,28-二羟基-羽扇豆醇(3),3-羰基-28-羟基-羽扇豆醇(4),3-羟基-18烯-齐墩果烷(5),邻苯二甲酰正二丁酯(6),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7),4-烯-3-酮豆甾烷(8),脱镁叶绿素A(9),脱镁叶绿素甲酯A(10).结论:化合物1和7具有较弱肿瘤抑制活性.

  • 标签: 红树林 海漆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研究刺蒺藜果实中呋喃皂苷。方法:以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及制备液相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及化学反应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两个皂苷,分别为3-O-{β-D-xylopyranosyl(1→3)-[β-D-xy-l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y}-26-O-β-D-glucopyrano-syl-5α-furost-12-one-22-methoxyl-3β,26-diol(terrestrosideA)和3-O-{β-D-xylopyranosyl(1→3)-[β-D-xyl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y}-26-O-β-D-glucopyranosyl-5a-furost-22-me-thoxyl-3β,26-diol.结论:TerrestrosideA新化合物。更多还原

  • 标签: 刺蒺藜 呋喃皂苷 Terrestrosid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