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冠状动脉分期杂交技术围手术期凝和血小板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2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接受分期杂交冠状动脉治疗.按照制订的治疗计划,患者首先接受微创不停跳左乳内动脉至前降支搭桥,5d后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非前降支血管.手术前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连续5d以上;手术中使用肝素1~3mg/kg,维持活化凝血时间>300s,术毕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比例为1∶2.手术后第一日起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直至第5日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完成冠脉介入治疗之后终身服用阿司匹林100mg/d及1年硫酸氯吡格雷75mg/d.评价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统计出血并发症,总结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本研究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20例患者均按计划顺利接受冠状动脉分期杂交治疗.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患者出血风险未增加.结论冠状动脉分期杂交治疗所采用的围手术期凝及血小板治疗方案安全、有效.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杂交技术 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100例输血前患者血HBsAg(乙肝表面抗原)、HCV(丙肝抗体)、HIV(艾滋病病毒)、梅毒抗体检验结果,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于2021年3月-2021年9月本院100例输血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检测其血HBsAg、HCV、HIV、梅毒抗体。结果:血HBsAg阳性19例、HCV阳性2例、HIV阳性1例、梅毒抗体阳性5例,共占比27.00%(27/100),其中女性低于男性(p60岁的梅毒抗体阳性者最多。消化科占比40.74%(11/27)、普外科占比25.93%(7/27)、肿瘤科占比18.52%(5/27)。结论:临床为患者进行输血治疗之前加强传染病检测,能够有效预防经血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

  • 标签: 输血治疗 HBsAg 抗HCV 抗HIV 梅毒抗体
  • 简介:摘要:房颤是中风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与其它因素相比,房颤所引起的中风范围较大,预后较差。在心房颤动病人中,使用抗凝剂的病人死亡率和缺血性卒中的机率较低。《2020欧洲心房颤动诊断和管理指南》着重介绍了 ABC路径对房颤进行全过程的控制,“A”是指凝和/避免中风,并突出了对中风的凝控制。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对各种新型口服抗凝剂的药物特性、临床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下面是关于这件事的报导。

  • 标签: 抗凝药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中心磷脂抗体(ACA)和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检测指标,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 选取了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同期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人群ACA与EmAb的阳性率。此外,根据患者自然流产的次数,将RSA患者进一步分为自然流产3次组与自然流产大于3次组,对比这两组中ACA与EmAb的阳性率。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SA患者组的ACA与EmAb阳性率显著增加,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自然流产次数超过3次的RSA患者组的ACA与EmAb阳性率也显著高于自然流产3次组,组间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A患者中ACA与EmAb的阳性率显著提高,并且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这一阳性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对于RSA患者,建议在常规诊疗中加入ACA与EmAb的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干预,以期改善患者的抗体阳性状况,从而提高其妊娠成功率。

  • 标签: 反复自然流产 抗心磷脂抗体 抗子宫内膜抗体
  • 简介:作者简介周国香,女,籍贯江西南昌,本科学历,副主任中医师,主要研究中医针灸。摘要目的观察针配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配合热敏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70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针配合热敏灸治疗法,能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浮针疗法 热敏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钳助产在胎头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本院收治的胎头高产妇中随机性抽选出80例进行研究,将这80例胎头高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徒手助娩,观察组实施小产钳助娩胎头,对比两组胎儿分娩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分娩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而且对照组新生儿分娩Apgar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将数据带入统计学中进行比较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小产钳在胎头高剖宫产术产妇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缩短胎儿分娩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产钳 助产 胎头高浮 剖宫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疗法分期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12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针组(仅使用针法)、刃针组(仅使用刃针法)、刃组(先使用针法,再使用刃针法)、刃组(先使用刃针法,再使用针法),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分析四组治疗效果。结果刃组治疗总有效率82.50%(33/40)高于刃组的75.00%(30/40)、针组的72.50%(29/40)、刃针组的60.00%(24/40);治疗后30min、30d、90d治疗后四组VAS评分从高至低依次为刃组、刃组、针组及刃针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疗法按照不同分期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以急性期治疗效果最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浮针疗法 分期治疗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后肩痛采用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中风后肩痛患者,均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n=30)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n=30)采用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分析治疗前后VA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以及血浆CGRP、BK、SP含量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CGRP、FMA评分、MBI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高,VAS评分、BK、SP含量水平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痛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血浆水平以及上肢活动功能,提高自理能力。

  • 标签: 中风 肩痛 浮针 康复训练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中,针透刺久留针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 76 例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因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行针透刺久留针治疗。 结果: 组间治疗后总有效率 92.11% 、 65.79% ,比观察组增高( p<0.05 );组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比,观察组明显缩短( p<0.05 )。 结论: 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中,常规针灸治疗效果显著,但针透刺久留针治疗效果更优,值得应用。

  • 标签: 顽固性 面神经麻痹 浮针 透刺久留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20年4月~2021年3月收治的肩手综合征患者78例为病例目标。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结合组(39例)与单纯组(39例)。结合组应用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单纯组应用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上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简化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HSS、VAS、NDS、FMA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结合组SHSS、VAS、NDS评分低于单纯组,FMA评分高于单纯组,差异明显有价值(P<0.05)。结论:对于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患者上肢损伤、疼痛水平、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均可改善,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浮针 康复训练 肩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三年在我院进行救治的1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象,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提供毫针针刺,研究组提供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疗效好于对照组。结论: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浮针 再灌注活动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针配合运动康复疗法治疗粘连型肩周炎的效果。方法 随机对我院70例粘连型肩周炎患者(2022.10-2023.10)予以分组研究,n=35。对照组常规电针治疗,观察组应用针配合运动康复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O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粘连型肩周炎的治疗过程中,选择针与运动康复疗法可以获得显著成效,利于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

  • 标签: 浮针 运动康复疗法 粘连型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决护理人员应用平车运送需要输液或同时输血、持续冲洗患者时,取用输液不方便及容易遗失问题,在原来的医用平车上安装可回收式输液,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在医用平车安装可回收式输液。按照手术时间先后顺序选取在我院手术室手术患者160例,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应用安装有可回收式输液的医用平车,对照组应用普通平车及活动旗杆式输液。比较手术结束后需要运送患者时,护理人员从手术室间走出去取平车回来的时间及患者运送完毕后输液遗留率,以评价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巡回护士取平车时间(63.34 ± 4.72)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61 ± 3.82)s(t值为-29.89,P<0.01),对照组巡回护士输液遗留率为6.25%(5/80),试验组为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16,P<0.05)。结论在医用平车上安装可回收式输液,保持了输液的清洁,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使用平车时,也减少了重新拿取输液的时间,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杜绝了输液的遗失,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 标签: 医用平车 可回收式 输液杆 手术
  • 简介:摘要在大多数动物中,表皮是与外界环境接触、抵御外界病原体和损伤的第一道屏障。目前的研究表明,对秀丽隐线虫表皮进行物理损伤可以引起线虫固有免疫应答以及伤口愈合反应,因此研究秀丽隐线虫的物理损伤有重大意义。目前对线虫进行物理损伤的研究通常采用激光照射或显微针刺的方法,这类方法难度较大,若需要批量损伤,操作费时费力。我们研究出一种可以简便的对大批量线虫进行物理损伤的新方法,可用于新药筛选等应用。

  • 标签: 秀丽隐杆线虫 物理损伤 毛细玻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