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下肢缺血动脉重建后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78例(92条下肢)急、慢性缺血病例的治疗经验.结果动脉重建术79条下肢,PTA4条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9条下肢,小腿中段增粗0.8~3.7cm,平均1.8cm;大腿中段增粗1.9~5.6cm,平均增粗3.3cm.超过4cm有7例,其中5例作筋膜室切开.死亡3例,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结论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累及多器官的综合征,其损伤程度与术前缺血程度呈正相关性;氧自由基清除剂在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上有重要作用;全身动脉硬化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简介:目的:观察保留和去除大鼠肾神经后,肾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过程中室旁核电活动的变化,了解肾神经在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时室旁核电活动变化中的作用。方法:20只SD大鼠(250±30g)随机分为二组(n=10):①神经组:分离出左侧肾神经,夹闭肾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②去肾神经组:分离并剪断左侧肾神经,夹闭肾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GeorgePaxinos,CharlesWatson),用微电极全程记录各组肾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室旁核放电活动。结果:保留肾神经组大鼠缺血和再灌注瞬间室旁核电活动明显减少(P〈0.05)。随着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室旁核放电活动逐渐增强(P〈0.05)。去肾神经组大鼠缺血和再灌注瞬间时室旁核放电未出现快速性变化。在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室旁核放电进行性增加,与保留肾神经组比较,去神经组缺血和再灌注期间各观察时间点室旁核放电均显著性增强(P〈0.05)。结论:急性肾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室旁核放电活动增强;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室旁核放电活动的快速性变化与肾神经有关;肾神经具有抑制肾缺血再灌注时室旁核紧张性的作用。
简介:目的通过对AMI再灌注治疗时间延误原因分析及对策,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对冠心病患者38例AMI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的调查,同时对90名急诊科护士、它科护士、CCU护士进行“对AMI再灌注治疗认识程度”进行调查。结果院前延误时间为180min—72小时(自身延误120min或2天,交通延误60min),院内延误146min至12小时(急诊科延误56min,他科延误60min至12小时,CCU延误30min);38例患者和家人中仅有3例对AMI的知识有所了解。CCU护士对AMI再灌注认识程度显著高于急诊科和它科护士。结论加强对AMI患者和家人关AMI再灌注治疗有关知识的宣教,提高认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加强对“AMI临床路径”的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专科专治,建立“绿色通道”,加强科间紧密协作,减少致死率和致残率。
简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目前仍是冠状动脉再通术(溶栓、PTCA或搭桥术)后一个重要的并发症,也是致死原因之一.其病因复杂,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新近分子心血管病学的研究进展发现,细胞凋亡现象存在于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1].
简介:摘要: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为缺血性心脏病在治疗过程中的常见损伤,可归属于中医学“胸痹”“心悸”范畴,其发生发展与气血失和导致的血脉损伤相关。气血同病是MIRI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气血辨证是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气血交互于脉”由本团队基于“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气血理论,结合相关研究而提出,具体内容为“气以脉而帅血,血由脉而载气,气血交互于脉”。MIRI阶段线粒体功能失常、血小板功能异常、血管内皮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气虚、血小板功能异常与血瘀、血管内皮损伤与脉损具有相关性,线粒体、血小板与血管内皮相互影响引发的结构与功能改变是气虚血瘀脉损导致MIRI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本文通过探讨中医理论“气”与线粒体,“血”与血小板,“脉”与血管的相关性,阐释中医“气血交互于脉”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与MIRI机制。根据核心病机“气血失和于脉”探讨“益气”中药、“活血”中药与“益气活血”复方对MIRI防治的中药药理学机制。结合本团队以“气血交互于脉”理论为指导开展的益气活血中药防治MIRI的相关研究,分析益气活血中药对气血脉的影响,传承和发展气血理论,揭示其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内涵,以期为临床应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