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为全面分析我院2022年1-12月期间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改进措施。方法: 对我院2022年1-12月期间的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了回顾分析,细致探究了引发检验不合格的多个因素,并进行了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标本乳糜是最常见的问题,占35.24%,其次是标本未扫采样时间、占28.35%,和标本溶血,占19.12%。其他原因如抗凝标本凝集、申请不当等也有较高的占比。各科室的不合格率反映问题可能更与操作流程和人员技能有关。结论: 血液标本不合格的问题复杂且多元,关键在于加强人员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和提高管理监管。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毒供应中心(CSSD)医疗器械清洗效果,并分析清洗不合格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本院CSSD回收的10900件医疗器械,经清洗后,评估所有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并根据清洗效果分为合格组与不合格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分析CSSD医疗器械清洗不合格的影响因素。结果:10900 件医疗器械清洗合格10640件(97.61%),不合格260件(2.39%);两组清洗器械结构、清洗操作流程、预处理规范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疗器械回收至清洗时间、器械使用时间、污染程度、清洗剂选择、操作台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清洗器械结构复杂、未遵守清洗操作流程、预处理不规范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不合格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CSSD医疗器械清洗不合格率较高,可能与器械的日均使用频率高、精细类器械、重度污染、污染器械放置时间长、工作人员相关知识缺乏、预处理不佳等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体液标本检验呈现出不合格的原因,并研究具体的预防措施,以充分发挥其开展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3月~2022年8月阶段的1000例体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所有体液标本合理展开对应检验工作,对不合格标本实施查找,对体液标本检验结果不合格原因展开分析,并研究具体的预防措施。结果:针对所有体液标本的检验结果展开分析,对不合格体液标本进行统计,以尿液标本占有较高比例,前列腺液次之,之后为痰液。对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原因展开分析,主要包括体液标本表现出过长的送检时间、体液标本发生污染、未依据有关要求以及相关规范完成体液标本采集。结论:存在诸多原因会使体液标本检验结果受到影响,对此临床可通过对检验人员展开体液标本检验技能以及相关知识培训、对体液采集相关知识展开健康宣教、针对体液标本检验仪器展开定期维护以及保养,可将体液标本检验结果不合格率显著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中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为减小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率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门诊与住院患者提交的5688份微生物培养标本,对标本中不合格标本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寻求微生物标本培养不合格原因,制定有效解决策略。结果:于5688分微生物培养标本中一共检测出不合格标本712份,不合格标本率为12.52%。按照不合格标本种类进行划分,其中,痰液不合格标本率最好,为42.42%,血液标本 21.21%,尿液标本 16.85%。运输方式不当、容器使用不当和试样放置时间过长均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论:我院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率高。应从患者、医务人员和医院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标本培养质量,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简介:摘要:目的:对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并研究应对策略。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检验科血液标本,本次实验在2019年4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0年4月,血液标本共计1000份。本次实验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选检验科血液标本中不合格血液标本数量进行统计,并分析导致不合理的原因,以此为改进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所选1000份检验科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数量为50份,占比为5.00%;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导致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采血部位不当、延时送检、检验单与血液检验标本患者不符、溶血、容器选择不当、抗凝血存在凝固或是细小凝块、采血量不正确等,份数分别为1份、2份、3份、5份、8份、11份、20份,占比为2.00%、4.00%、6.00%、10.00%、16.00%、22.00%、40.00%。结论:导致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是较为复杂的,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加以注意,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应对,以此保证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临床检验科的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标本在送检化验时发现不合格,找出存在的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检验科进行检验的血液标本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检验结果时找出存在问题的血液标本进行查验。最后发现,存在问题的标本有12例,根据分析得出,标本检验问题主要因素是送检标本污染、送检时间不及时、血液标本遭破坏等因素。根据这些存在的因素给予对应的处理措施。结果:通过对送检的血液标本,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发现一些是由于送检时候不注意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如果对其进行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讨论:在临床检验中,对于血液标本中存在的血液标本送检不合格进行调研可以看出,存在的很多不合格因素都是我们人为可以避免的。应该找出原因,并做好预防,提升标本检验合格率。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血液样本检测不合格影响因素,讨论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本院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采血的1788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血检样本,共368例,平均分成16份,每份23例,对比不同条件下血液样本指标检测水平,研究影响因素。结果 温度在25℃,末梢采血,不合理添加抗凝剂的条件下,相较于4℃、静脉采血和合理添加抗凝剂情况,K+和PHB水平显著更高,pH则显著更低(P<0.05);患者非空腹、服过药、胆固醇和胆红素较高,相较于空腹、未服药、胆固醇和胆红素正常水平,K+、PH和PHB水平明显更高(P<0.05);24h送检的血液样本,TP、ALT和TG水平明显高于0h送检(P<0.05)。结论 影响临床血液样本检测不合格因素较多,应依照相关制度落实检测要求,避免患者血液样本准确率受到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不合格血液标本的类型及分布情况,探讨相关整改措施,以确保检验分析前标本的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地区美年大健康8个分院2020年检验科接受的4410份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 。并于2021年度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2020年905688例送检血液标本 中不合格标本总数4410例,总不合格率 0.48%。不合格原因前3位分别是:重度脂血、漏采血(外送血)、标本溶血。 不合格标本中受检者对检前前置项内容不熟悉导致的脂血占比最高,多为团单和渠道来源的受检者。通过时间月度统计,在4-9月中漏采外送血占比最高。标本溶血占比月份及体检机构护理人员流动比成正相关。2021年通过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的实施,不合格标本率明显降低。结论 健康体检中心控制不合格血液标本并分析产生原因,采取有效对策,以便降低标本不合格率,能有效确保分析前标本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血液样本检测不合格影响因素,讨论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本院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采血的1788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血检样本,共368例,平均分成16份,每份23例,对比不同条件下血液样本指标检测水平,研究影响因素。结果 温度在25℃,末梢采血,不合理添加抗凝剂的条件下,相较于4℃、静脉采血和合理添加抗凝剂情况,K+和PHB水平显著更高,pH则显著更低(P<0.05);患者非空腹、服过药、胆固醇和胆红素较高,相较于空腹、未服药、胆固醇和胆红素正常水平,K+、PH和PHB水平明显更高(P<0.05);24h送检的血液样本,TP、ALT和TG水平明显高于0h送检(P<0.05)。结论 影响临床血液样本检测不合格因素较多,应依照相关制度落实检测要求,避免患者血液样本准确率受到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护理文书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1年7月至9月300份出院病历,设为对照组;抽取2021年10月至12月300份出院病历,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管理模式,观察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历的护理文书缺陷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文书合格率得到显著提升。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法应用于护理文书中,能提高护理文书的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9月在本院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患者500例。采用回顾分析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情况,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结果:1)500例微生物检验标本中不合格标本78例,其中痰液、尿液、血液、其他标本的不合格率分别是27.20%、11.83%、9.68%、30.00%。2)合格标本与不合格标本在标本采集时间、标本送检、标本存储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标本采集量、标本污染、标本存储方式、标本处理方式、检验人员技术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标本采集量不足、标本污染、存储方式错误、处理方式不规范、人员技术不达标,是造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复杂多样,必须从整个检验流程入手加强质量控制,才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9月在本院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患者500例。采用回顾分析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情况,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结果:1)500例微生物检验标本中不合格标本78例,其中痰液、尿液、血液、其他标本的不合格率分别是27.20%、11.83%、9.68%、30.00%。2)合格标本与不合格标本在标本采集时间、标本送检、标本存储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标本采集量、标本污染、标本存储方式、标本处理方式、检验人员技术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标本采集量不足、标本污染、存储方式错误、处理方式不规范、人员技术不达标,是造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复杂多样,必须从整个检验流程入手加强质量控制,才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