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临床乳腺微小钙化诊断中,浅表超声的应用效果展开深入探讨与分析。方法 回顾性截取100例乳腺肿块患者(我院2021年4月-2022年5月收治)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行浅表超声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基于组织病理学检查下,深入分析和探讨浅表超声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的结果。结果 入组100例乳腺肿块患者中,共检出28例(28.00%)乳腺微小钙化;其中良性病变2例(7.14%),恶性病变26例(92.86%)。对比组织病理学检查,浅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100=83.00%,良性病变患者中,检出34例,诊断符合率为34/38=89.47;恶性病变患者中,56例被检出,诊断符合率为56/62=90.32%。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乳腺肿瘤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7月到2020.12月期间因乳腺肿瘤来院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实施临床检查,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视为金标准,对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研究。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1.67%(77/84)、误差结果中,漏诊及误诊的占比分别3.57%(3/84)、4.76%(4/84),直接征象中清晰占比为57.14%(48/84)。结论:通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瘤患者实施检查与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促进临床诊治工作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与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9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96个肿块),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常规超声和ABVS检查,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乳腺癌患者分为有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组(53例)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N-ALNM)组(43例),比较两组间各项超声参数的差异,并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乳腺癌ALNM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ROC曲线以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相较于N-ALNM组,ALNM组具有肿瘤最长径更长、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血流分级Ⅱ~Ⅲ级、有汇聚征的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长径、内部回声不均匀、有汇聚征是乳腺癌ALNM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51、4.055、3.493,均P<0.05);3个参数串联联合预测乳腺癌ALN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2(0.653~0.834),敏感性为54.7%,特异性为83.7%。结论超声测得的肿瘤最长径、内部回声不均匀、有汇聚征是乳腺癌患者ALNM的独立预测因素,三者联合可为乳腺癌患者ALNM的评估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扫描背景实质强化(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BPE)程度与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在我院行乳腺磁共振检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选择DCE-MRI注射对比剂后第一期图像评价BPE。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比较BPE程度与临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采用χ2检验比较BPE程度与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间、绝经与否的差异。结果入组病例199例,包括Luminal A型32例,Luminal B型118例(其中HER-2阳性48例,HER-2阴性70例),HER-2过表达型24例,基底样型25例。BPE程度与患者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层呈负相关(P<0.05);BPE程度与患者身高无显著相关性;BPE程度与患者绝经与否呈正相关(P<0.01),绝经患者BPE以极少或轻度强化为主,未绝经患者BPE以轻、中度强化为主,部分为重度强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PE程度与乳腺癌分子亚型存在相关性(P<0.05),但组间分析结果显示BPE程度在各分子亚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2);将BPE程度合并后分为极少强化+轻度、中度+重度两组并观察组间差异,结果显示BPE程度在各分子亚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8)。结论乳腺磁共振BPE程度与患者年龄、体质量、BMI、绝经与否具有相关性,BPE总体与乳腺癌分子亚型存在相关性,但分组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在乳腺触诊阴性病变(non-palpable breast disease,NPBL)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乳腺钼靶引导下三维立体定位精准治疗方式,研究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两年内(即2020.10-2022.10)治疗的NPBL患者(样本数量为60例),均对其实施乳腺钼靶引导下三维立体定位精准治疗,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5.00%,乳腺钼靶影像学检测结果为肿块、结节、致密影、局部腺体紊乱病变、星芒征、钙化灶例数分别为8例、4例、1例、2例、3例、43例。结论:对乳腺触诊阴性病变(NPBL)实施乳腺钼靶引导下三维立体定位精准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早期乳腺癌疾病的检出率,对于改善预后还存在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眼手术前后视力及固视性质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IMH患者25例25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手术前后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微视野检查。BCVA检查采用Snellen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MP-3微视野计测量患眼黄斑12°视网膜光敏感度(MS)、双变量轮廓椭圆面积(BCEA)。采用OCT仪测量患眼黄斑裂孔最小直径(MIN )、基底直径(BASE);应用Image-proplus 6.0图像处理软件测量优选的视网膜注视点(PRL)与黄斑中心凹中心距离。手术后随访1、3个月时采用手术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对比观察患眼手术前后BCVA、PRL距离黄斑中心凹距离、MS、BCEA、黄斑裂孔形态的变化。手术前后各指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手术后3个月BCVA与手术前BCVA、PRL与黄斑中心凹中心距离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手术前MIN、BCVA、PRL与黄斑中心凹中心距离、MS、BCEA与手术后3个月BCVA的相关性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5例25只眼中,男性1例1只眼,女性24例24只眼;黄斑裂孔分期为Ⅲ、Ⅳ期分别为11、14只眼。MIN、BASE分别为(537.68±200.09 )、(905.48±278.79)μm。手术后1个月,裂孔均闭合。手术前及手术后1、3个月,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0.80±0.17、0.70±0.21、0.60±0.25,MS分别为(22.20±3.86)、(23.60±3.14)、(24.38±2.68)dB,PRL与黄斑中心凹中心距离分别为(537.72±426.05 )、(402.00±395.06)、(236.80±219.54)μm,BCEA分别为(7.90±3.43)、(6.40±2.67 )、(4.80±2.32)deg2。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不同时间BCVA (F=7.047、20.104)、MS (F=1.980、5.390)明显提高,PRL与黄斑中心凹中心距离(F=1.265、9.530)、BCEA (F=2.762、13.617)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3个月BCVA与手术前MIN (r=0.810)、BASE (r=0.664 )、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BCVA (r = 0.854、0.940)、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MS (r=-0.548、-0.578)、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PRL与黄斑中心凹中心距离(r=0.833、0.915)、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BCEA(r= 0.636、0.732)均呈显著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PRL与黄斑中心凹中心距离、BCVA是手术后3个月BCVA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结论IMH患眼手术后BCVA、MS明显提高,PRL与黄斑中心凹中心距离、BCEA缩小;手术前BCVA、PRL与黄斑中心凹中心距离是手术后视力不良的风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患者临床信息及甲状腺病灶多模态超声图像特征构建定量诊断列线图模型,以期术前准确预测可疑结节恶性概率,为临床决策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收集在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6月10日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C-TIRADS) 3~5类的933例患者共计1 121个结节,按照8∶2随机分为训练集897个,测试集224个。基于逻辑回归分析筛选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并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①经单因素分析初筛后,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回声、方位、局灶强回声、边缘、后方回声特征、弹性评分与结节良恶性显著相关(均P<0.001),良恶性结节的声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②列线图在测试集AUC为0.903(95%CI=0.862~0.944),并在最大径≤10 mm或>10 mm的结节中分别达到0.889(95%CI=0.832~0.946)、0.960(95%CI=0.925~0.994),显示出较高的诊断性能。结论该列线图能够术前有效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对最大径>10 mm的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和手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NAB)在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中的价值。方法:筛选2020年2月~2021年12月入本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实施常规超声扫描及FNAB,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FNAB在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中的价值。结果:术前超声扫描共发现70个结节,FNAB检查良性检出率89.39%、恶性检出率12.12%,与金标准符合率为96.72%、77.78%。结论:选择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可准确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且作为微创诊断技术对机体损伤较轻,但为确保检查结果准确率需合理掌握穿刺指征、技巧,以便为临床医师诊断及鉴别提供丰富参考。
简介:摘要:胰腺占位性病变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包含良性、恶性病变,而恶性病变难以被发现,如果出现病情发展极其迅速。该疾病很难及时的发现,据资料显示,胰腺癌在胰腺占位性疾病中所占比例过多,其患者预后的效果一般,所以为了提高诊断的效率,要及时发现患者情况,并作出相应的治疗,为预后提供必要保障。胰腺在腹膜之后,周围具有较多的器官,组织活检具有一定的难度, CT平扫是医院常见的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形式,用该形式有助于了解病灶的情况,可以为疾病诊断提供良好的保障。相关资料显示,增强CT扫描有助于提升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效率,此次研究把增强CT检查应用到了胰腺占位性疾病性质诊断环节之下,有助于改善诊断的效率。此次研究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