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容积成像技术(AutomatedBreastVolumeScanning,ABVS)用于术前手术规划及对术后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5年6月,将我院乳腺外科和整形外科有意愿进行乳房重建手术的3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BVS组。对照组运用手工测量加经验公式进行乳房重建术前的设计工作;ABVS组根据ABVS测量结果进行术前设计工作。将术中实际切下的组织体积与术前不同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术后对双侧乳房相关径线的测量,比较两组患者左右乳房各项径线差值及术后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BVS组测量的结果与术中实际切下的组织体积具有更好的一致性;ABVS组术后两侧乳房各项径线差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ABVS组在乳房对称性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BVS测量方法可以较准确预估手术切除组织体积,提高术后双侧乳房对称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 乳房体积 乳房重建 术后评价 乳房对称性 满意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乳腺肿块患者共196个病灶的术前ABVS和传统手持探头超声(HHUS)图像特征,用BI-RADS分类法对肿块进行分类和评估,将BI—RADS4A和4B之间作为判断良恶性截点,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HHUS与ABVS诊断乳腺肿瘤的正确率,并对乳腺肿块ABVS“汇聚征”和“高回声边界”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ABVS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2%和88.89%,均高于HHUS。且ABVS诊断乳腺肿块的符合率高达84.62%,显著高于HHUS。ABVS冠状面“汇聚征”诊断乳腺肿块恶性的阳性预测值为94.74%;“高回声边界”诊断乳腺肿块良性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75%。结论ABVS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冠状面乳腺肿块“汇聚征”和“高回声边界”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自动乳腺容积成像系统(ABVS)与手持超声(HHUS)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Ovid、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1月。筛选并纳入相关文献,提取文献特征。应用Meta-disc 1.4软件分析ABVS、HHUS诊断乳腺肿瘤的合并诊断比值比(DOR)、合并特异度、合并灵敏度及95% CI、集成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等,评价研究间的异质性及发表偏倚情况。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异质性检验结果提示无阈值效应,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灵敏度、特异度、DOR等效应量。ABVS和HHUS的合并灵敏度分别为0.86(95% CI 0.84~0.87)、0.80(95% CI 0.78~0.82),I2分别为89.7%和82.3%;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91(95% CI 0.90~0.92)、0.84(95% CI 0.83~0.86),I2分别为89.7%和92.2%。ABVS、HHUS、二者联合诊断的AUC分别为0.954、0.883、0.958。漏斗图分析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在乳腺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方面,ABVS较HHUS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Meta分析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系统 手持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癌肿块的超声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 ABVS)的声图像特征探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证实为单侧单发的212例乳腺癌肿块的ABVS声像图特征,根据病理结果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83例和无转移组129例,比较两组患者肿块的ABVS声像图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计算肿块最大径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截断值,并分析各危险因素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转移组伴汇聚征或微钙化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60.2% vs 65.1%)高于无转移组(43.4% vs 37.2%)(P=0.017 vs P<0.001),转移组肿块最大径大于无转移组(Z=2.18,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微钙化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22,P=0.003)。以肿块最大径预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589,最佳截断值为2.85 cm,灵敏度为34.9%,特异度为82.9%,阳性预测值为56.9%和阴性预测值66.5%。以微钙化和汇聚征预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65.1%和60.2%,特异度为62.8%和56.6%,阳性预测值52.9%和47.2%,阴性预测值73.6%和68.9%。结论乳腺癌肿块最大径、微钙化及冠状面汇聚征是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淋巴结 乳腺癌 超声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BVS)联合乳腺癌分子分型在乳腺新辅助化疗(NCT)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0例行NCT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LuminalA型、LuminalB型、三阴型和HER2阳型,利用AVBS对110例乳腺癌患者NCT前后的病灶成像特点进行观察。结果三阴型和HER2阳型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明显高于LuminalA型、LuminalB型(P<0.05);比较患者在行NCT前后病灶长、宽、厚、面积、体积大小、ABVS各切面病灶边界清晰度、内部回声和后方回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乳腺容积成像联合乳腺癌分子分型在乳腺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 乳腺癌分子分型 新辅助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BVS)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9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96个肿块),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常规超声和ABVS检查,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乳腺癌患者分为有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组(53例)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N-ALNM)组(43例),比较两组间各项超声参数的差异,并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乳腺癌ALNM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ROC曲线以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相较于N-ALNM组,ALNM组具有肿瘤最长径更长、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血流分级Ⅱ~Ⅲ级、有汇聚征的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长径、内部回声不均匀、有汇聚征是乳腺癌ALNM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51、4.055、3.493,均P<0.05);3个参数串联联合预测乳腺癌ALN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2(0.653~0.834),敏感性为54.7%,特异性为83.7%。结论超声测得的肿瘤最长径、内部回声不均匀、有汇聚征是乳腺癌患者ALNM的独立预测因素,三者联合可为乳腺癌患者ALNM的评估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腺癌 自动全容积成像 汇聚征 腋窝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容积成像技术评价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左室重构对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SPE患者109例,分为收缩同步(SS)组35例和收缩不同步(SD)组74例,选取同期健康孕妇34例为正常妊娠(NP)组。收集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使用容积成像技术获取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球形指数(SpI)、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收缩不同步指数(SDI)等参数。分别应用双变量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SPE患者左室重构对收缩同步性的影响。结果①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LVEDV、LVESV、SpI、LVMI与SDI呈正相关(r=0.335、0.361、0.635、0.680,均P<0.01);②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高血压病程、降压解痉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LVEF)进行校正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pI、LVMI是SDI的独立预测因子(β=0.228、0.319,均P<0.01);③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SpI、LVMI与左室收缩同步性独立相关[OR(95%CI)=1.288(1.039~1.598)、1.102(1.019~1.192),均P<0.05]。结论SPE患者左室重构导致左室收缩同步性下降,可早期反映亚临床心肌功能损害;容积成像技术可准确评价SPE患者的左室收缩同步性。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子痫前期 全容积成像技术 左室质量指数 球形指数 同步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BVS)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鉴别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 4类病灶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5-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心1)和广东省中医院(中心2)接受ABVS检查和组织活检的BI-RADS 4类病灶患者,分为训练集(中心1)和外部验证集(中心2)。将病灶的最大切面图像(ABVS横切面、矢状面和冠状面各一张)导入影像组学分析软件(MaZda),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七种特征选择方法和十三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两两结合,构建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将诊断性能最优的六种模型在外部验证集进行验证并确定最终的机器学习模型。最后,评估有或无模型辅助下不同经验超声医师(R1、R2和R3,分别有3、6和10年经验)诊断效能和诊断信心的变化。结果①研究纳入251个BI-RADS 4类病灶,其中训练集178个(良性91个,恶性87个),外部验证集73个(良性44个,恶性29个);②训练集中,诊断性能最优的六种机器学习模型分别是基于递归特征消除(RFE)的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自适应提升(AdaBoost)模型,逻辑回归(LR)模型,线性判别分析(LDA)模型,集成算法(Bagging)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972、0.969、0.968、0.968、0.967和0.962;③外部验证集中,DNN-RFE模型仍具有最优的诊断性能,其AUC、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0.886、0.836、0.934、0.776、86.8%和82.5%;④模型辅助前,R1的诊断性能最差,其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0.680、0.750、0.640、57%和81%;模型辅助后,R1的上述指标分别提升至0.730、0.810、0.930、68%和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而R2和R3与辅助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1,0.752);三名医师的总体诊断信心从2.8增加至3.3(P<0.001)。结论基于ABVS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能较好地区分良恶性BI-RADS 4类病灶,提升经验较少医师的诊断性能及其诊断信心。

  • 标签: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乳腺肿瘤
  • 简介:常规超声检查在乳腺疾病筛查、诊断和随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操作者依懒性强。乳腺超声容积成像是基于乳腺构造特征的数据采集和图像重建的超声成像方式,该成像方法较为客观,可为乳腺疾病提供更为全面的诊断信息,是常规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本文就乳腺超声容积成像的发展历史、成像的技术和临床价值做一综述。

  • 标签: 乳腺超声 容积成像 超声成像方式 超声检查 诊断信息 疾病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容积CT灌注成像(VCTP)中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脏左叶、右叶及肝灌注参数在评价肝脏储备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泰安市中心医院影像科2012年11月—2014年2月间,经临床、其它检查证实为乙型肝炎的患者26例(肝炎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24例(代偿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22例(失代偿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正常)30例。采用西门子SOMATONDefinitionAS+128螺旋CT行容积灌注成像,对每组病例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共5个灌注指标进行分析。各组肝脏不同CT灌注参数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肝炎组、代偿组及失代偿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肝脏病变程度的加重,肝右叶、肝左叶及肝灌注参数中的BF、BV、PVP值均逐渐减小,HPI却逐渐增加,4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肝脏右叶、左叶及肝灌注参数对肝功能的评价是一致的,肝脏右叶、左叶灌注参数的走势无明显差异。肝、肝右叶、肝左叶的灌注参数AL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肝VCTP能反映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肝脏右叶、左叶灌注参数BF、BV、PVP都是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减小,肝脏右叶、左叶及肝灌注参数对肝功能的评价是一致的。

  • 标签: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正交三切面观察乳腺肿瘤边缘征象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于陕西省肿瘤医院行乳腺外科手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肿瘤患者206例共计292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ABVS检查,比较ABVS正交3个不同切面病灶边缘征象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并对正交三切面评价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总体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292个病灶中,良性148个,恶性144个。以外科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冠状面毛刺征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68.05%,与横切面的17.36%和矢状面的13.19%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3、41.19,P均<0.05)。冠状面边缘成角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42.36%,与横切面的26.38%和矢状面的22.2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00、21.73,P均<0.001)。ABVS正交3个切面的病灶微小分叶和边缘模糊征象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VS正交三切面边缘微小分叶、毛刺征、边缘成角和边缘模糊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1.94%、86.48%、85.50%、83.11%、84.24%;68.75%、96.62%、95.19%、76.06%、82.87%;47.22%、95.27%、91.89%、64.97%、71.57%;54.16%、57.43%、55.31%、56.29%、55.82%。结论ABVS冠状面毛刺征和边缘成角评价乳腺良恶性肿瘤具有优势,诊断敏感度优于矢状面与横切面。与其他边缘征象相比,微小分叶的综合评价效能具有稳定性,是诊断恶性结节敏感度和准确性最佳的表面特征。

  • 标签: 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 诊断,计算机辅助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技术与普通超声在诊断乳腺肿物的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在我院进行手术诊断的乳腺肿瘤患者96例,对其进行普通超声和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技诊断。结果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技术乳腺癌阳性预估值以及阴性预估值分别是95.4%,70.8%;普通超声乳腺癌的阳性预估值以及阴性预估值分别为71.7%,76.3%;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技术对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性分别为97.2%、61.9%、95.3%;普通超声对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性分别为66.9%、80.3%、73.2%;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对乳腺癌的良恶性诊断具有价值,但在普通超声基础上联合采用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术能够提升诊断的特异度。

  • 标签: 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技术 普通超声 乳腺肿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BVS)联合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对优化乳腺肿块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东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检查的乳腺肿块病例200例,入院后均行传统二维超声检查与ABVS联合ARFI检查,以病理为金标准,分析ABVS联合ARFI检查优化乳腺肿块BI-RADS分类的价值。结果恶性肿块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分值及剪切波速度(SWV)均高于良性肿块(均P<0.05),VTI评分cut-off值>3.45分时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曲线下面积(AUC)为0.990,约登指数最大时(0.938)对应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5.42%、98.46%;SWV值cut-off值>3.78 cm/s时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AUC为0.990,约登指数最大时(0.875)对应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2.16%、95.38%;以病理为金标准,常规二维超声判断BI-RADS 4a分级以上肿块共154个,与病理相符120个,≤4a分级64个,与病理相符31个,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78.43%、47.69%、69.27%;AFRI判断BI-RADS 4a分级以上肿块共150个,与病理相符142个,≤4a分级68个,与病理相符57个,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2.81%、87.69%、91.28%;ABVS判断BI-RADS 4a分级以上肿块共153个,与病理相符146个,≤4a分级65个,与病理相符58个,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5.42%、89.23%、93.58%;AFRI+ABVS联合判断BI-RADS 4a分级以上肿块共155个,与病理相符149个,≤4a分级63个,与病理相符59个,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7.39%、90.77%、95.41%。各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988、13.983、10.987、8.921、12.435,均P<0.05)。结论ABVS联合AFRI可优化BI-RADS 4类乳腺肿块评级准确性,提高良恶性乳腺肿块鉴别准确率,可为早期检出乳腺癌提供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乳腺疾病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不同部位灌注成像检查中的护理技术,为临床精细化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ToshibaAquilionOne320排容积CT对93例行不同部位器官CT灌注成像检查。其护理主要是检查前准备、心理护理、检查中穿刺点个性化选择、呼吸训练及检查后观察等精细化措施,同时对可能的碘过敏反应做出相应护理预案。结果93例中有89例成功完成全器官CT灌注成像检查,均未出现对比剂血管外渗漏及其他护理问题;另外,4例因穿刺部位血管情况不好,无法完成对比剂静脉注射,而放弃CT灌注成像检查。其中检查前有心理恐惧者5例,右肘正中静脉显示欠佳患者41例,腹部CT灌注成像检查中呼吸配合困难者8例,通过相应心理疏导,变换穿刺点及呼吸训练等护理工作,顺利完成CT灌注检查。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器官灌注成像中,精细化护理具有很高的可行性,相应措施的采取对成功完成CT灌注意义重大。

  • 标签: 容积CT 灌注成像 护理 血管外渗探测技术